每年9月10日是中國的教師節。有影片顯示,學生給老師送禮的風氣越來越嚴重。而之前,網傳福建福州某中學教師要求學生送教師節禮物,更是引發網絡熱議。有網民表示,教師節應改為受賄節。

教師節當天,有推特網民發出一段影片,影片中,在老師的辦公室裏,有不少學生手裏拿著各式各樣的禮物排隊給老師送禮,場面火爆,令拍攝者喊出「我的天呀!」影片顯示,老師的桌子上已堆滿了禮物。

另有大陸媒體報道,網傳福建福州一中學班主任在師生群裏要求學生投票,是否同意用班費為各科共12名老師各準備一份禮物,並稱不準備教師節禮物的「請你轉班」。9月7日,福州超德中學回應稱,涉事老師已被撤職處理。

(網絡)
(網絡)

(網絡)
(網絡)

教師節變成了學生給老師的進貢節、送禮節引發熱議。有網民直接表示,中國教師節應改為受賄節。

原首都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副教授李元華對《大紀元》表示,教師節之所以變成受賄節,主要是因為中共破壞中國傳統文化,把過去師道尊嚴作為批評內容而導致的。而當今的教師已經不知道如何做教師了,「這些教師就是像官員一樣,利用自己職位,利用可以要挾學生的機會索取自己的利益。」

中國教師節始於民國時期的1931年,由教育家邰爽秋、程其保等人發起、並議定6月6日為教師節。1938年8月8日,國民政府正式決定把孔子的誕辰日8月27日定為教師節,即陽曆的9月28日,而這個日子被定為國際教師節。

中共建政後,曾一度將五一定為教師節,但「五七」反右後,教師節已名存實亡。1985年1月,中共決定每年9月10日為教師節,當局表示,9月是各大中小學新學年開始,從新生入學之始就倡導尊師重教,可以給「教師教好、學生學好」創造良好的氣氛。不過,有人認為,教師節選在毛的忌日9月9日之後一天,表示只有毛死了,中國人才能過教師節。

中共在全世界大搞孔子學院,卻不願意將中國古代最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誕辰日9月28日(黃曆8月27日)作為教師節。還把成語尊師重道改成了尊師重教。

李元華表示,中共設立教師節不是真正從培養人才和尊重教師的角度上考慮,只是一種形式,真正的目的是「希望教師作為它專制統治的一個幫手,是從讓教師在管束學生、傳達專制集權,控制全民中作為一個重要的一個環節,這個意義上去設立教師節,而並不是像傳統社會中教師傳道授業解惑的角度去尊重教師。」

李元華說,在傳統社會,教師首要責任就是傳道,「即傳遞、傳承人類好的道德,使得學生在受教育過程中,通過老師的言傳身教體會到傳統道德的光芒,或者從教師身上學會做人的道理,這是作為老師最主要的。」

對在教師節給老師送禮,浙江家長蔣女士對《大紀元》表示,浙江當地商業化,受到金錢的侵蝕比較大,學生普遍要給老師送禮,不送禮孩子會被穿小鞋,「我家就沒送,我家女兒一直坐在最邊上的角落,誰經常欺負我女兒,老師就調跟誰坐。老師還要求學生去上補習班,老師在課堂上不教,叫學生去報課外班,家長做了老師的很多工作,要去批改工作等等。」

而近年來,越來越多諸如虐童事件、性侵事件等在教師群體中不斷發生。有網民表示,教師被體製毒化了才出現很多敗類,「這個體制本身極惡,必然收錄惡人,現在的校長不是校長,而是黨棍加官員。」

也有網民表示,很少有人在中國教育體系中感受到人格的成長,「多數人有羞辱的經歷,孩子們學會的是咬緊牙關,用分數說話,好出人頭地,替父母爭光。12年下來,已疲憊不堪……」

李元華表示,今天的老師已不再講為師之道,一切向錢看,「教師也是社會中的一員,他也是在中共破壞傳統文化中、在黨文化氛圍的環境下成長起來的,他也受整個中共所傳遞的全民意識即一切向錢看,一切為了撈取個人利益影響。所以談不上甚麼正義,也談不上那種真正的為師之道。」

而今天師生之間的關係就像中共社會裏面那種官員和百姓間欺壓和被欺壓的關係,「教師對與學生的教育就像中共對於百姓統治欺壓方式的小型化,映射出中共專制集權國家對於百姓的管控是完全一樣。這裏面不是愛的教育,不是關心的教育,不是一個想讓對方受到好的道德傳統熏陶的教育,而是一個以強凌弱的一個教育。」李元華說。

對於教師節送禮的風氣,有網民說,行賄受賄從娃娃抓起,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近日,發生在2018年安徽省懷遠縣某小學,一位小學副班長,因擁有檢查工作、監督背書的權力,在幾年時間內收受同學「賄賂」幾萬元的新聞再次被網民放到網上。

這種風氣對孩子的影響,「就是使得青少年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到的不是教師的愛,而是社會的世俗性,就是整個社會被利益,被互相的利用這種現象所污染著。在他們心目中只要有錢有權就可以為非作歹,或者說要想自己好就得是行賄,這樣就會得到好的待遇。」李元華說。#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