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欄目「文化學堂」連載憬珩老師的書法特輯,深入淺出分享書法的源流、類型、寫法與當中的小故事。(設計圖片)
全新欄目「文化學堂」連載憬珩老師的書法特輯,深入淺出分享書法的源流、類型、寫法與當中的小故事。(設計圖片)

漢字與書法的關係密不可分,漢字因書法而彰顯,透過書法表現當中的氣韻,書法中的字體演變也大有乾坤。書法老師黃憬珩以字體演變為軸,分享書法藝術的源流。全新欄目「文化學堂」將連載憬珩老師的書法特輯,深入淺出分享書法的源流、類型、寫法與當中的小故事。

上一期簡單分享了草書和行書的發展與特色,前者飄逸灑脫,字體重視藝術性,後者則自由易辨,便於習得書寫。最後還跟大家賣了一個小關子,這期所要介紹的字體,是我們日常生活大量接觸和運用的,不知道你有沒有猜到呢?沒錯,它就是楷書。

通用字體——楷書

無論你平日是用硬筆、鉛筆、鋼筆或圓珠筆(原子筆)書寫,你也一定會經常看到和使用的字體,它就是楷書。楷書起源於漢朝,不知細心的你有沒有發現,漢朝產生了很多字體,如隸書和草書。這是因為漢朝普及了毛筆、墨硯和紙張都大大有利於書法的發展,所以多種字體相繼在漢朝嶄露頭角。但楷書真正的運用成熟期其實是在晉代以後。

南幼北粗的楷書體

東晉後到底發生了甚麼事呢?東晉結束後,中國正式進入了南北朝時代。當時南邊有四個王朝輪流更替,北邊則有五個王朝。它們的書寫風格迥異不同。楷書在南朝而言,是十分正規的一種書法。當時身處北邊的北朝,由於是遊牧民族鮮卑人立國,雖有自己的語言但沒有文字,所以他們會主動去吸取一些優良的文化。於是他們就開始學習南朝一些先進的字,其中就包括楷書。

他們所寫的楷書十分有趣,字體較為粗獷,所謂字如其人,這也正好反映出他們的性格特色。這種粗獷的書法被稱為北魏的一種「真書體」,也叫做「北魏碑書」。它們多數見於一些墓碑,或佛像的碑,甚至抄寫的經書之中,其中包括1500年的敦煌抄經。整體而言,北邊的字體比較雄渾,而南邊的字體則是較為柔潤。南邊的楷書也常用於刻碑,線條較為幼細。若將兩方的字體並列比較,從字形線條的粗幼,你便可分辨出南北的字體風格。


 北魏楷書直接轉化自隸書,從《元懷墓誌》(拓本)可感受到雄渾有勁的獨特字體風格,在晚清開始受到書法家的追捧。(維基百科)
北魏楷書直接轉化自隸書,從《元懷墓誌》(拓本)可感受到雄渾有勁的獨特字體風格,在晚清開始受到書法家的追捧。(維基百科)


王羲之原來寫小楷非常了得,傳世《黃庭經》(宋拓本)最能顯示當時南方書法風格的代表作。(維基百科)
王羲之原來寫小楷非常了得,傳世《黃庭經》(宋拓本)最能顯示當時南方書法風格的代表作。(維基百科)

楷書的成熟期——唐宋

唐朝時期,楷書進入成熟階段,當時出現了諸多的書法名家,如顏真卿、虞世南、歐陽詢等等。他們也是歷代大眾的書法啟蒙老師,相信大多數人在幼年時都曾臨摹過他們的書帖,所以說他們是大家的老師名副其實。不同的楷書字體,在唐朝終於有了規範,逐漸成為後世日常書寫之字。


唐代顏真卿晚年紀念曾祖父所書的《勸禮碑》。雖然顏體字型豐潤,卻反映到完成轉變的成熟楷書。(維基百科)
唐代顏真卿晚年紀念曾祖父所書的《勸禮碑》。雖然顏體字型豐潤,卻反映到完成轉變的成熟楷書。(維基百科)

及至宋朝,印刷術崛起,更加速了楷書的傳播。其實印刷術在隋唐時期已經存在,只不過到了北宋畢昇發明了活字印刷術,即廣東話所稱的「執字粒」,大大減短了雕版印刷需時間長,成本高的問題,增加了文字書籍的流傳性。這些書籍便是以楷書表現和傳播,所以大家現在所看到的字,雖是用電腦排版,沒有「執字粒」,但也還是楷書的樣式。


南宋初年的《後漢書》刻本書影。在宋以後的印刷書籍,楷書主要作為印刷字體,一直至今演變出各種電子楷書體。(維基百科)
南宋初年的《後漢書》刻本書影。在宋以後的印刷書籍,楷書主要作為印刷字體,一直至今演變出各種電子楷書體。(維基百科)

*********

以上便是楷書的小簡介,五期的書法源流至此也要畫上一個小小的句號。篇章較多,簡略介紹之餘,希望讀者能對書法有一個簡單的認識。往後我還會跟大家分享一些別的課題,會是甚麼題目呢?我還是喜歡賣個關子,希望能吸引大家繼續關注我們這個專欄。下期見!◇

(資料由黃憬珩提供)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