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 be or not to be?驗還是不驗?我問朋友:「全城篩檢防疫,可找出隱性病人,你會去驗嗎?」有位朋友說:「早前回港也有出去做化驗,自己在大陸有商務,揸車回來,不必隔離,但不等於無事,最怕就是傳染家人,所以也先住幾天酒店,看一切正常,才敢回家。病毒不會因為我做生意而有exemption,都係小心為上。」

要不要全民普篩,其實都是防疫與戰勝疫情的一個議題,但現在看社會的反應,確實有點好笑。支持和反對,都好像懷疑對方有陰謀,借題發揮,別有用心!其實免得公眾疑慮,最好做一場公開辯論,各方專家公開透明,擺出科學論據,理清議題。推行政策,必須要有充份解說,才能取得大眾支持,現在社會有這麼大的疑慮,是否需要檢討?

之前派可重用口罩及午市禁堂食等倉促政策,口碑不佳。既有過去不良記錄,就別怪他人有疑心。好比一個欠債賭徒,想呃別人的錢去豪賭,希望僥倖能贏,可以本債俱還。但世事,特別是疫情,能有僥倖嗎?被呃第一次,是行騙者的道德有問題,再被人呃第二、第三次,就是被騙者的智商有問題。本地人的智商應不低,怎能沒疑心?

根據網上資料,德國也有做大型普篩,但其後卻叫停,因為「偽陰性」,「偽陽性」的比率可能帶來大量問題,甚至做成防疫的破口。普篩不是百分百準確,「偽陰性」的人以為無事就到處走,可能導致大量社區感染。「偽陽性」的無事以為有事,除了加重醫療負苛,也可做成「汚名化」的問題。例如有的士司機懐疑是陽性,全城人還敢搭的士嗎?又或者某商場員工有疑似,誰又敢逛那商場?以現在全城經濟快死就死的狀態,輕微的疫症恐慌,也會加重現時慘不忍睹的經濟壓力,使社會更難再有起色!

曾幾何時,本地疫症也有歸零的日子,可惜入境沒有堅持14日的自我隔離期,以致外來輸入再次引起社區爆發。隔離14天,就是要觀察入境者有沒有染病徵狀,因無症狀感染,大概只有5%,所以隔離人有感染,在這期間大多數會被發現,而病人即使受感染,十天後的病毒傳染力也會大大降低甚至沒有,所以能守好14天的入境隔離期,看似甚為重要。

多月來的疫情已引發各類的社會經濟問題,市民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無須陰謀論,全城都希望能找到解決方法使社會復原。若能一次過準確知道所有人的感染狀況,當然是好事,但這樣大型的篩檢,先不去計算金錢效益等問題,真能確保沒有群聚感染?或準備防禦能做足百分百嗎?否則無事使錢又捉蟲入……就冤枉!

「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豫者備也!這個小社會,已再受不起一次又一次缺乏準備的疫情打擊,本土經濟已瀕臨崩潰及接近死亡邊緣,若因政策準備不足,再引發問題,大家便會等著看更多公司逐間結業,商舖逐個熄燈,街道逐條冷清!自己沒有專業知識認定普篩與否,但有普通常識要求專業論辯分析。意氣說話沒意思,科學理據才是大家必須要提出。公開理性論辯應該沒有甚麼陰謀,更無須為雞肋普篩互扣帽子!◇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