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4日,就在中共強推「港版國安法」、以疫情為藉口,禁止「六四」31周年悼念集會之際,突然劇情反轉,一場未經警署批准的聚會,卻在警察安靜的陪伴下如期舉行。

康文署和警隊轉變態度還主動告知

此前,警方以政府延長疫情控制措施——限聚令——為由,對今年的「六四」燭光晚會發出反對通知書。眼看連續堅持了30年的香港維園「六四」燭光悼念活動將在第31個年頭中斷,全世界都感到痛心。

香港人更痛心的是,不但「六四」冤情未能平反,如今香港可能也會很快喪失自由,淪為北京那樣的大陸城市。

然而奇怪的事發生了。

6月3日晚,港府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康文署)連夜將悼念晚會場所維園球場的多個入口設置鐵馬。4日中午,康文署向外釋放「放行」的信號,警方再在傍晚6時左右放話說,只要活動和平進行,儘量不干涉和強硬執法。

康文署和警方的主動讓步和主動告知,令人感到吃驚。外界猜測,他們的統一行動,很可能是得到了港府的指示。

康文署稱,因應疫情,將足球和籃球場等設施暫時關閉,阻止市民悼念六四。(宋碧龍/大紀元)
康文署稱,因應疫情,將足球和籃球場等設施暫時關閉,阻止市民悼念六四。(宋碧龍/大紀元)

北京誤判美國 猶豫不決後態度放軟

一天前,香港大紀元發表了「林鄭一行入京只見上韓正 未提收集意見截止日期 傳中共誤判美國」的文章,介紹了林鄭在北京遭受的絕望,以及原因。

6月2日晚,香港特首辦發稿稱,中央政府將就「港版國安法」聽取香港的意見,於是特首林鄭月娥一行人去了北京。

外界原本以為是林鄭要去北京匯報,現在來看是北京要求林鄭進京,在聽取香港意見的同時,也讓香港聽取北京的最新指示。

此前,為了收集香港各界「支持國安法」的意見,港府和中聯辦花了大力氣。一方面讓親共社團在報紙上花錢做廣告,表態支持中央決定,一方面下令中資企業員工每個人都要到地鐵站門口簽名,而且每個人的家屬也得去簽名支持。另外,很多名人的名字被人「寫進」了簽名中,包括那些死去的藝人和沒有表態的明星。就這樣湊了近300萬人「支持國安法」的簽名,林鄭才去了北京。

原本以為北京會表揚港府,習近平也會像反送中時那樣接連幾次會見林鄭,但結果卻是只有韓正出面,與他們談了3個小時。

具體談了甚麼,外界還不知道,但從林鄭會見出來後的表情,和隨後港府的轉變來看,發生了出乎他們意料之外的事。

華府專家分析 國安法不會很快實施

華府中國問題專家石藏山分析說,自從美國強硬表態要制裁香港後,北京亂了手腳。中共根本沒有想到,這次美國會這麼強硬,哪怕美國經濟受損,也要讓中共吃盡苦頭。

「美國人也敢來攬炒,這令北京非常驚慌。他們意識到,不能再像兩會提的那樣強制實施『國安法』了。

我猜測,韓正花3小時給他們講的就是大陸現在經濟如何差,美國要再一制裁,中國就承受不住了,所以中央決定,暫時不要激怒國際社會,『國安法』今後改成由香港自己立法。」

他還表示:「等到林鄭一行回到香港後,估計鄧炳強他們就會通知手下,不要太強硬,過去30年『六四』集會還是照常進行,國際社會都在看著香港叻」。

6月4日從中午開始,人們就陸續朝維園行進。(宋碧龍/大紀元)
6月4日從中午開始,人們就陸續朝維園行進。(宋碧龍/大紀元)

6月4日從中午開始,人們就陸續朝維園行進。(宋碧龍/大紀元)
6月4日從中午開始,人們就陸續朝維園行進。(宋碧龍/大紀元)

美國的介入令香港對抗北京多了力量

6月4日從中午開始,人們就陸續朝維園行進。「天安門母親運動」和支聯會都在維園入口派發蠟燭和電子蠟燭,他們希望市民無論當晚8時身在何處,一同點起燭光,延續港人的堅持。

6時半,支聯會常委身著黑衣,在維園噴水池一同燃起蠟燭,支聯會主席李卓人與在場市民一起高喊「平反六四」與反修例口號,隨後他們推開鐵馬,進入維園足球場。

從現場來看,人們估計,近萬人來到了維園足球場。他們表示,「人身不死 燭光不滅」,再次令世界感動。

石藏山表示,香港人的堅持感動了全世界,也鼓舞了國際力量,「香港人的堅持非常重要,如果香港人都不堅持了,國際社會可能就更懈怠了,所以堅守香港是前提」。

他認為,與以往30年不同的是,這次針對「六四」,美國的態度是前所未有的積極,主要原因是中共病毒導致美國死亡超過10萬,比1950年之後美國參與的所有戰爭的死亡人數總和還多。中共的隱瞞疫情、栽贓病毒來源,還有疫情對美國經濟造成的巨大損失,美國民眾對中共的仇恨,這些都促使特朗普總統必須以最嚴厲的態度來對待中共,才能贏得今年11月的總統大選。

「美國人的加入,徹底改變了香港與北京的力量對比,只要美國一直積極地站在香港這一邊,中共想輕舉妄動時,就多了幾分顧忌。」@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