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一五四年,晁錯向漢景帝上「削藩策」。景帝做太子時,就對晁錯的見解學問十分佩服,登基後不斷提升晁錯的官職,並對他言聽計從,但採納「削藩策」之舉卻引發了一場震動天下的叛亂。

晁錯在勸景帝削藩的過程中,得罪了很多人。首先,被削的諸侯肯定是反對他的;朝廷中的大臣也覺得晁錯沒事找事;就連晁錯的家人也反對他。晁錯的父親特意從家鄉穎川趕到京城來見晁錯。他對晁錯說,現在外面輿論洶洶,都在罵你,說你經常給皇帝出壞主意,離間了皇帝和他兄弟們的感情。你這樣做,將來我們晁家是要遭滅門的。晁錯說,父親,如果不這樣做,劉氏的天下就不安全了。他的父親說,劉氏倒是安全了,可我們晁家就危險了。晁錯的父親離開京城回家後說,我不忍心看到大禍降臨在我們家,於是服毒而死。

◎吳王牽頭 七國造反

晁錯的父親自殺十幾天後,吳王劉濞聯合了楚王劉戊、趙王劉遂、膠西王、膠東王、濟南王和菑川王,七個國家聯合作亂,史稱「七國之亂」,又稱「吳楚七國之亂」。七國之亂爆發的時候,叛軍兵勢非常強盛,這相當於春秋戰國時期的吳國、楚國、趙國和齊國聯合作亂,所以中央政府的處境十分危險。

吳王劉濞造反時,發布了一個徵兵令。他說,寡人今年已經62歲,我最小的兒子14歲,我們兩人都在軍中,身先士卒,我們國境之內,凡是比我小兒子年紀大的,就是14歲以上的,以及比寡人年紀小的,就是62歲以下的全部都要應徵入伍。徵兵令一發出,吳國一下就聚集起一支二十多萬人的軍隊。

◎晁錯慌亂 出三昏招

消息傳到都城後,景帝有些緊張。景帝這個時候35歲,他問晁錯該如何應對。晁錯在上「削藩策」的時候,曾經跟景帝說,「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意思是你砍他的封地,他會造反;你不砍,他也會造反。現在削地的話,他反得急,沒準備好,力量小;如果現在不削地,等到他準備好了再造反的時候,他的實力就更強大,到那個時候就更難控制。所以晁錯上「削藩策」的時候,好像他知道這些人要造反。那麼從軍隊的部署上、情報的蒐集上、糧草的供應上、將領的選拔上,我們想像中,晁錯應該已有完整、通盤的考慮。沒想到在景帝問晁錯該如何應對時,晁錯卻傻眼了,他根本就沒有考慮過這些問題。可見晁錯其實並不是一個政治家,他只會發發議論而已。

無奈之下,晁錯接連給景帝出了三個昏招:

第一個昏招是要景帝御駕親征。吳楚七國造反的時候,打出的旗號是「誅晁錯,清君側」,就是要殺死晁錯,因為晁錯是皇帝身邊的小人。所以晁錯要景帝御駕親征,意思就是你們不是說皇帝被我控制嗎?你看皇帝親自來攻打你們。他可能是這麼想的。但這是一個非常糟糕的主意。

第二個糟糕的主意是割地。說,吳楚有兩個城還沒有攻下,一個是徐城、一個是僮城,我們把這兩個城割給吳楚。這個做法就更毫無道理,因為削籓的目的就是為了削減諸侯的封地,現在人家沒打下來的地盤你要送給他。不知道晁錯的腦子是怎麼想的,邏輯都混亂了。

第三個昏招就是要求景帝殺袁盎。晁錯跟袁盎的關係不好,讓景帝殺袁盎,顯然是公報私仇,但晁錯有他的一套解釋。晁錯說,袁盎曾經在吳國做過國相。

讓景帝親征,為甚麼是一個昏招呢?因為七國之亂這個婁子,是晁錯捅出來的。既然你捅的婁子,你就得負責解決這個問題。他最好的辦法是跟皇帝說,這個禍是我闖的,我來負責,我親自帶兵到前線去,打贏了是平定天下的功臣,打輸了是為國殉難的烈士。但他卻說讓景帝親征。景帝非常驚駭,問晁錯,我去親征,那你做甚麼?晁錯說,我在京城守著。

誰都知道在前方打仗是最危險的,把皇帝放到最危險的位置,而自己處在最安全的後方,這怎麼也說不過去。這就導致景帝和晁錯之間的關係出現裂痕。

劉邦與功臣們訂立「白馬之盟」後,分封同姓王時有一個規定:每一個王國的國相都要由中央政府指派。袁盎是一個很正直的人。《史記‧袁盎傳》記載:「袁盎常引大體慷慨」,意思是只要是正確的事情,袁盎就要公開去講,皇帝做錯事的時候他也要公開講。因此,他在朝廷中的人際關係就不太好,很難在朝廷中長期待下去,所以後來景帝就把袁盎派了出去。

袁盎曾經做過隴西都尉,他對士卒非常好,士卒爭為之死,大家都願意為他而死。後來他又擔任過吳國的國相。他去吳國上任之前,他的侄兒袁種對他說,劉濞這個人很難相處,大家都搞不清楚他在想甚麼、他要做甚麼,看樣子可能是要造反。您為人耿直,估計很難和劉濞搞好關係。如果您按照自己的道義行事,結果只有兩種可能,一種是劉濞派人把您殺了;另一種是劉濞派人到朝廷打您的小報告,這樣您的日子也不會好過。袁盎問,那怎麼辦?袁種說,吳國又熱又潮,您到了那兒,每天多喝酒,不要管甚麼事。如果有人問您,吳王會不會造反,您就說吳王不造反。《史記》中的原話是,「但說吳王無反則已」。這句話可以有兩種理解:這個「說」字,如果理解為說(shuì),就是說服吳王不要造反;如果理解為說(Shuō),就是別人問的話,你就說吳王不造反。袁盎到了吳國後,就真的是每天喝酒,別人問他吳王是否造反,他就說「沒有的事」。如此一來,吳王和他的關係還挺好。做了幾年國相後,袁盎就回來了。

袁盎回來時,晁錯已經被提升為御史大夫,負責監察百官,查看百官有沒有不法行為。晁錯很討厭袁盎,袁盎回來後,晁錯就開始調查袁盎。他向景帝彈劾袁盎說,袁盎在吳國收了吳王很多賄賂。當然我想,如果袁盎不收吳王的錢,吳王很可能會殺了他。於是,景帝把袁盎廢為庶人。

吳王造反的時候,晁錯說,袁盎當年整天說吳王不造反,現在吳王反了,說明袁盎和吳王是一黨,所以應該把袁盎殺掉。殺了袁盎之後,我們看看吳王那邊有甚麼反應。他手下的人說,如果吳王還沒造反,殺了袁盎,可以通過這個看吳王的反應;吳王都已經造反了,袁盎現在也已是一介平民,再殺他還有甚麼意思呢?這時,晁錯變得有點猶豫。

但是晁錯建議殺袁盎的消息,不知怎麼傳到了袁盎的耳朵裏。◇(待續)

《笑談風雲》是新唐人製作的影片版中國通史,目前已出版《東周列國》、《秦皇漢武》和《隋唐盛世》三部。第四部《兩宋繁華》將於2018年年底出品,第五部《大明王朝》2019年面世。

點播節目影片和音頻,請訪問《笑談風雲》官方網站 https://xtfy.ntdtv.com

點閱【章天亮:笑談風雲】系列文章。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