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病毒(俗稱武漢病毒、新冠病毒)疫情造成美國大量人口死亡和巨大經濟損失,已使得白宮和國會積極討論如何將美國醫藥產業鏈轉移回國。業內人士表示,目前美國這方面的努力還停留在討論階段,但預計年內國會就會有相關立法出台。

疫情已凸顯中共治下的中國——在全球非處方藥產業鏈中的主導地位,以及中國在體溫計、防護服、口罩等一系列防護設備供應鏈中的優勢——對美國造成的安全威脅。

美國有很大一部份藥品原料來自中國和印度,在遭遇中共疫情後,業界一度擔憂美國的抗生素等藥品將出現短缺。特朗普政府也對美國製藥產業鏈以及個人防護用品的對外依賴程度表示擔憂。

「總統先生,我們甚麼時候能達到你說的目標,全美使用的94%抗生素都在本國生產?」這是5月初霍士新聞頻道直播華盛頓林肯紀念堂的在線市政廳大會上,民眾向美國總統特朗普提出的問題。

「我想我們能夠在兩年內完成這個目標」,特朗普承諾,「別國都在生產美國用的藥品,除了我們自己。」

讓產業鏈回流也一直是特朗普政府的施政重點。特朗普在5月14日表示,要對在美國境外生產商品的美國公司徵收新稅,這可能將進一步刺激美國公司回流。

他在接受霍士商業電視台採訪時說,稅收或將是推動美國企業將製造業遷回美國的「誘因」。雖然特朗普並未提及中國,但顯然,中國是其主要的目標,因為中國製造已經成為了國會山和白宮的敏感詞。

「我們目前在國會山可以看到至少10個有關醫藥產業鏈回流的提案」,中美貿易委員會(US-China Business Council)政府事務高級主管安娜·艾希頓(Anna Ashton)告訴美國之音,「在我們與國會的交流中,明顯看到這是一個重中之重。」

其中一類提案是要求包括食品藥品管理局、國防部等在內的一系列政府部門更好的追蹤藥品產地。

目前,美國食品藥品監管局(FDA)並不對從外國進口的藥品數量進行監測,他們只收集生產這些藥品的工廠數量。根據這一數據,在美國藥品生產活性藥物成份(API)的製造廠中,72%都在海外,其中13%在中國。

艾希頓表示,這類議案的目的是衡量美國的藥品產業鏈是否存在原料依賴性,以最終達到原料多樣化以及產業鏈多元化的目的。

另一類議案則側重於將生產線立即搬回美國。其中代表提案是阿肯色州參議員湯姆·科頓(Tom Cotton)提出的《2020保護美國醫藥產業鏈免受中國(中共)干擾議案》(S 35-37 Protecting Our Pharmaceutical Supply Chain from China Act of 2020 ),將 「禁止使用聯邦資金購買一切在中國生產的藥品」。

艾希頓說,由於生產API的工廠需要高精準讀以及冗長的政府審批,「新產業鏈的設置需要幾年時間,而不是一兩年,也不是幾個月或是幾個星期」,製藥公司對這類議案或可能的行政令感到擔憂。

「我們目前還在討論階段」,艾希頓說,「我不認為會馬上有所行動,但是我想今年年內就會有相關立法推進」。

美國藥品研究和製造商協會(PhRMA)發言人尼科爾·隆格(Nicole Longo)告訴美國之音,新的製藥設施從設立到投入使用一般來說需要5~10年的時間,而需要的經費可能高達20億美元。

羅格斯大學(Rutgers)產業鏈教授威廉·麥克勞裏(William McLaury)表示,美國政府可能會出台政策,要求至少某個百分比的API必須原產自美國本土。但這其中需要聯邦政府的政策支持。

麥克勞裏此前在大型製藥公司諾華(Novartis)擔任產業鏈高級總監近30年。

「聯邦政府可能需要為企業提供某種形式的財政補貼,來抵消轉移產業鏈產生的開支」,麥克勞裏說,「與此同時,美國需要加大國內生產力度,而審批新的供應源也需要時間」。

美國藥品研究和製造商協會和中美貿易委員會都表示,目前其會員企業還沒有整體退出中國的意向。

美國商務部、國務院表示,他們已經開始尋找方式來幫助美國企業,討論的方式包括稅收補貼以及回流補貼。

路透社報道說,美國正在推進一個由「可信夥伴」組成的「經濟共贏圈」。這將在數字經濟、能源和基建領域,貿易、教育和商業等方面擁有「相同標準」的私營公司和民間團體。

實際上不僅是美國,包括日本、法國、德國等西方發達國家,在疫情來襲導致的產業鏈斷鏈中都發現,其國內已經缺乏生產基本藥品的設施,同時也缺乏藥品所需的原料,防護服和口罩生產短缺。

目前,多國政府都在行動。日本安倍政府在4月7日宣佈,將提供20億美元的補助和貸款,支持日企將生產線從中國遷回日本。5月12日,日本政府宣佈已經與400多家日企開始合作,開始在本國進行藥品和防護設備的生產。非專利藥品是日本希望鞏固的關鍵。日本近一半的原料藥來自中國和南韓。另外,還有70%~80%的口罩來自中國。

法國總理馬克龍宣佈,法國希望通過加速生產口罩和呼吸機達到「完全獨立」。法國大型製藥公司賽諾菲在2月已提出要加速醫藥產業回流歐洲,並宣佈將建立一個新的總部設在歐洲的公司,來減少其對中國和印度生產藥品的依賴。#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