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一顆桑葚,富含多種營養成份與微量元素,而且具有美容、養黑髮、護眼、保健呼吸道、防癌等效用。桑葚的具體成熟時間各地區不一樣,南方會早一點,北方會晚一點,通常每年的盛產期是在4月~6月,此時不妨吃一些這個酸甜的紫黑色漿果,滋補一下身體吧!

譽為21世紀的 最佳保健果品

晶瑩烏黑的桑葚有如黑色的寶石,富含鉀、鈣、鎂、鐵、鋅、硒、磷、維他命A、維他命C、維他命B群、β-胡蘿蔔素、花青素、菸鹼酸、有機酸、亞麻仁油酸、脂肪酸等營養成份。桑葚富含的營養成份是蘋果的5~6倍、葡萄的4倍,具有多種效用,被醫學界譽為「21世紀的最佳保健果品」。

同時均衡攝取 多種營養成份

營養師夏子雯說,雖然桑葚裏有多種單一營養成份含量並不突出,但是卻是可以同時均衡攝取到多種營養成份,而且桑葚的花青素含量非常豐富,是藍莓的10倍以上,具有超級的抗氧化能力。

理想中醫診所院長林佩蓁表示,桑葚性味甘寒,在中醫裏屬滋陰類食物。清代著名醫家王士雄撰寫的《隨息居飲食譜》中寫道:「桑葚滋肝腎,充血液,祛風濕,健步履,息虛風,清虛火。」

桑葚對人體健康的 六大好處

然而,吃桑葚究竟對人體的健康有哪些好處呢?在此將桑葚的6大好處介紹說明如下。

1.美容護膚、養顏與養黑髮

桑葚中的白藜蘆醇具有抗氧化與清除自由基的效用,藍莓、葡萄等紫黑色的食物也都含有白藜蘆醇。白藜蘆醇能延緩肌膚細胞衰老,減少肌膚水份流失,有助美容養顏與保濕;白藜蘆醇還能抑制酪氨酸的活性,減少黑色素形成,有效預防因紫外線、光過敏等使肌膚出現斑點或變黑的問題。

有長白髮困擾者,食用含烏髮素的桑葚也有改善的效果。不過,因為桑葚偏寒,建議可與同樣具有烏髮素,但偏熱的芝麻一同搭配食用,以避免長期吃桑葚造成腹瀉或長期吃芝麻而上火的問題。

2.延緩老化與記憶力衰退

桑葚中的花青素能延緩老化並防止記憶力衰退。舉例來說,預防失智症的麥德飲食(The MIND Diet)就提倡多吃含有花青素的莓果,即是指英文中有「berry」一詞的水果,像是桑葚(mulberry)、草莓(strawberry)、藍莓(blueberry)等。

預防失智症的麥德飲食(The MIND Diet)提倡多吃含有花青素的莓果。
預防失智症的麥德飲食(The MIND Diet)提倡多吃含有花青素的莓果。

Ž3.提升視覺與眼部血液循環

以中醫的角度來看,肝血與腎水是維持眼睛健康的關鍵,而桑葚能降肝火、補肝腎,所以有明目的作用。而現代營養學觀點認為,桑葚富含的花青素有益眼睛周圍的血液循環,能提高攜氧量,經常戴隱形眼鏡者可多食用;花青素還能增加眼睛感光色素生成,提升視覺敏銳度,以增進暗視力。

4.緩解脾胃不適與加速代謝

桑葚能強健脾胃、幫助腸胃道消化,有效緩解腹脹、腸胃蠕動慢、打飽嗝、排便不順、便秘等症狀,但如果是長期腹瀉或平時喝冰水就會胃痛者,則盡量少吃桑葚。桑葚也可加速身體的代謝,有利廢物排出,對於有解酒需求者,就可以食用桑葚。

5.提升免疫力與保健呼吸道

桑葚含有多種能清除體內的自由基的抗氧化物,也含有鋅,鋅能直接參與免疫功能運作,在細胞合成或製造免疫球細胞時起作用。桑葚中的維他命A與β-胡蘿蔔素則能保健呼吸道,使呼吸道產生抵禦病菌的能力。

由於β-胡蘿蔔素在體內會轉化成維他命A,維他命A可產生醣蛋白,讓細胞彼此間濕潤,提升黏膜上皮細胞的緊密度,細菌、病毒就不易進入人體。相反地,當維他命A與β-胡蘿蔔素不足時,細胞彼此之間比較乾燥,則容易分開,就會製造外來病菌乘虛而入的機會。

6.預防心血管疾病與抗癌

桑葚含有的脂肪酸能分解脂肪、降低血脂,具有活血的作用;花青素除了前述的功效之外,還能增強血管的彈性、韌性,並降低體內的壞膽固醇,而且這兩種營養素皆有助於預防心血管疾病。

桑葚中的微量元素硒與必需胺基酸,具有抗癌的作用。硒在防癌方面,可抑制正常細胞突變、阻斷癌細胞的營養供應、阻止癌細胞分裂並加速腫瘤細胞壞死。桑葚所含的多種礦物質與維他命C能防止致癌物質亞硝酸形成;桑葚也是癌症患者病後的調理食物,有助生血與造血。

食用的叮嚀與保存的方式

桑葚偏寒又偏甜,因此腸胃虛寒的民眾與糖尿病患者在食用時要注意份量,避免一次大量食用桑葚而導致腹瀉。林佩蓁建議,食用桑葚最好搭配其它性味屬平性的食物,例如:蘋果、葡萄等,或是飲用桑葚酒,對腸胃的影響較小,因為酒類是偏溫熱的屬性。

在此,夏子雯提醒民眾,由於桑葚嬌嫩不易保存,在室溫下約1~2天就會軟爛出水,很容易發霉,如果發現桑葚已出水,位於包裝底層的桑葚最好丟棄,避免吃到發霉的果實;對於購買的新鮮桑葚吃不完時,最好先將表面沙塵輕輕用水沖洗掉並瀝乾,再放入冷凍庫冰存,半年內食用完畢即可。◇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