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共病毒(武漢肺炎)疫情造成的全球危機中,世界衛生組織(WHO)及總幹事譚德塞多次爲中共背書、貽誤抗疫時機。美國總統特朗普7日譴責WHO偏袒中共,表示擬停撥款並將調查。譚德塞次日攻擊美國及台灣,受到雙方嚴厲回擊。

同時,美國政府多位政要紛紛表示將追責調查WHO;全球民眾呼籲譚德塞辭職的聲浪空前高漲,連署已逾80萬人;英國下議院呼籲在WHO之外另起爐灶。分析指,WHO已成爲自由社會與共產政權「正邪大戰」的風暴眼。也有專家認為,罷免由中共扶持上台的譚德塞既非易事,也不是重點。

暫停撥款遭譚德塞攻擊「政治化」 特朗普:不敢相信

特朗普周二(7日)批評WHO一味袒護中共,「拿著主要來自美國的錢,卻圍著中共轉」。「基本上,WHO沒一件事做對,他們不想說出(病毒的)來源。」特朗普說,「我認為他們所做的每一步,他們所說的一切都是錯誤的,始終在支持中國(中共)。」

他還表示,美國將會對WHO「進行非常強有力的檢視」,並暫停向WHO繼續捐款。

8日,譚德塞回擊特朗普稱,「如果想被病毒利用,想見到更多的裹屍袋,那就請便。如果不想有更多的裹屍袋,就不要政治化。」語氣似帶挑釁和威脅之意。

特朗普回應時再度強調,WHO所有事情都以中共為中心,「說一切都會很好,沒有人傳人,他(譚德塞)想讓我們保持邊界開放。儘管他這麼說,我還是關閉了邊界,在當時這是艱難的決定,我們做了違背WHO的決定。」

特朗普說,「當他說政治化的時候,我想他才是政治化……我簡直不敢相信他居然敢談政治,看看他們與中共的關係。」他批評,WHO的做法對美國和世界不公平。

特朗普還表示,中共去年才給世衛4200萬美元,而美國捐助了4.5億美元,「WHO大錯特錯,很多事都搞砸了,也大大低估了疫情的威脅」,「他們做的必須要比這更好一些。」

譚德塞攻擊台灣「種族歧視」 台外交部民眾抗議 蔡英文邀訪台

此次防疫工作做得最好的是台灣,一直將台灣排除在外的WHO,一直拒絕和世界分享台灣經驗;非但如此,譚德塞在攻擊特朗普的同天(8日),也在日內瓦總部點名台灣,用了3分多鐘砲轟台灣因他是黑人而人身攻擊和種族歧視,直指三個月來收到的侮辱言詞均來自台灣,引發外界嘩然。

中華民國(台灣)外交部9日發聲明,對譚德塞抹黑造謠表示強烈遺憾與抗議。聲明強調,「台灣2300萬人受到國際衛生體係政治的嚴重歧視,我們感同身受,我們譴責任何形式的歧視與不公」。

聲明批評譚德塞「無端對台灣的不實指控」,「類此誣衊行為極不負責」,要求譚德塞立即澄清道歉。

台外交部同時敦促WHO,協助台灣完整參與國際醫衛及防疫體系,並恢復邀請台灣以觀察員身分出席WHO大會。

台灣總統蔡英文亦於同日發表中、英文聲明表示,「台灣向來反對任何形式的歧視,我們長年被排除在國際組織之外,比誰都知道被歧視和孤立是什麼滋味。」

「如果譚德塞幹事長能抵擋中國(中共)的壓力,踏上台灣的土地,就能了解到我們對防疫的努力,並且理解真正受到不公平待遇的,其實是台灣人民。」蔡英文說,「我相信只有台灣的加入,世界衛生組織的拼圖才會完整。」

而譚德塞隻字不提隱瞞疫情導致的災難,也在台灣演藝界引發眾怒。炎亞綸在臉書用全英文嗆聲,「我很驚訝你敢在國際會議上胡說八道。閉上你的嘴,做好你的工作!」

藝人陳嘉行發文痛批譚德塞,「你私下是拿了中共的多少好處?你要不要去查證台灣每年提供多少醫療與拉里拉雜的資源援助你的國家?再送世界衛生組織一句話:『相信中國(中共)的國家,沒一個好下場。』」

在日本最大論壇網站「2ch」和日本雅虎新聞網站,譚德塞點名罵台灣的新聞下面湧入大量留言。有網友表示,他抓狂罵美國還可以理解,點名罵台灣,是連裝都不想裝了,「果然是中共的發言人」。

WHO高層辯白 中共和法國力挺

在美國宣布暫停資助後,WHO歐洲區辦事處主任克魯格(Hans Kluge)和助理總幹事艾爾沃德(Bruce Aylward)等官員8日相繼出面,否認該組織圍著中共轉,並稱歐洲疫情仍嚴峻,削減經費不是時候。

艾爾沃德今年2月率專家小組前往中國,隨後稱頌中共防疫成功,甚至表示「如果我感染了,希望在中國治療」。近日他在香港電台英文台節目《脈搏》中出鏡,被問到WHO是否考慮吸收台灣的問題,停頓幾秒後稱「聽不見問題」,雙方連線隨之掐斷。

在對WHO的舉世譴責聲中,中共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8日稱,中方將一如既往堅定支持WHO工作,「在全球抗疫合作中繼續發揮領導作用」。官媒《人民日報》同日發表評論稱,「對WHO大肆進行詆毀和污衊」係「置人類生命安全於不顧的『拆台』行徑」,危害不亞於疫情本身。

法國總統馬克宏8日與WHO通話中,亦向其表達大力讚賞,幕僚透露,馬克宏對WHO重申信任和支持,表示拒絕看到它陷入美中之間的戰爭。

WHO在3個關鍵點上為中共背書

被譏諷為中共下屬機構的WHO,對中共言聽計從,時下已處於輿論漩渦。其實,審視其三個多月以來的表現不難看出,在世界對於中國疫情一無所知之時,該組織至少在3個關鍵點上與中共保持一致口徑。

1. 延遲宣布「人傳人」

2019年12月31日,台灣疾管局首度向WHO示警中共病毒有「人傳人」跡象,並於同日宣布開始登機檢疫。WHO非但不加理會,反而在1月14日發推向全球通報稱「中國當局初步調查未發現人傳人明確證據」。

直到1月20日中共官方定調,官媒新華社首度報道存在「人傳人」,WHO才於次日改口附和「可能持續人傳人」。

權威期刊《自然-微生物學》(Nature microbiology)4月7日刊發武漢疾控中心專家劉滿清的論文確認,中共肺炎12月初就出現了人傳人。

2. 延遲宣布「全球公共衛生緊急事件」

在多國已傳出疫情的情況下,WHO於1月22、23日召開緊急會議,討論是否將疫情列為「國際關註公共衛生緊急事件」(PHEIC),最終在北京反對下未予定性。譚德塞還於1月28日赴中國訪問,在習近平面前誇讚中共防疫有力。

1月30日,WHO坦承錯估疫情,宣布中共肺炎為全球公共衛生緊急事件。

3. 反對貿易及旅遊限制 堅稱疫情可防可控

1月30日,譚德塞在記者會上仍強調,「不建議限制貿易與人員流動。」特朗普則不顧WHO反對,於次日宣布對中國實施旅行限制。不過《紐時》報道指,在旅遊禁令實施前一個月,已有43萬餘人從中國直航飛抵美國。

2月3日,在WHO執行委員會會議上,各國代表紛紛對疫情表達擔憂,中共批評各國對中國的貿易及旅遊限制。譚德塞再次附和稱「根本沒有理由採取不必要的措施,來幹擾國際旅行和貿易」,「這場瘟疫是可以控制的」。

遲至3月11日,WHO才宣布中共肺炎為全球大流行疾病。專家直言,WHO的「慢半拍」導致各國錯失寶貴的防疫準備時間。

近日《紐約時報》的報道還點出,2003年非典期間,中共為躲避前來調查疫情的WHO代表團,竟開著救護車載著確診病患玩起躲貓貓。而此次疫情中,譚德塞仍多次對中共的「透明度」大加讚揚、淡化疫情嚴重性。

WHO替朝鮮「零確診」背書 德媒:欲蓋彌彰

在偏袒中共之外,WHO也替另一個共產極權國家背書。朝鮮近期幾乎閉關鎖國,至今宣稱「零確診」,黨魁金正恩並且宣布抗疫勝利,「締造境內無人確診的佳績」。朝鮮的說法獲得世衞肯定,卻被德媒質疑「欲蓋彌彰」。

WHO駐朝鮮代表薩爾瓦多(Edwin Salvador)8日宣稱,截至4月2日,朝鮮當局為709人進行病毒檢測無一確診,只有509人須接受隔離。

《德國之聲》8日報道引述多方分析指,朝鮮「零確診」可能性幾乎為零。其消息源包括:在韓國任教的英國研究人員、前美聯社駐朝鮮記者,以及由脫北者經營、擁有很多消息源的韓媒《每日朝鮮》,該媒體每條消息均獲至少兩名朝鮮線人確認。

《每日朝鮮》早先報道,有180名朝鮮士兵死於中共肺炎、3700多人被隔離;也有囚犯死於呼吸道疾病,官方卻稱死因是「免疫力弱」,而兵營和監獄都進行了消毒。還有染疫的碼頭警衞教官被下令槍決、五口之家被釘死大門滅門。而許多染疫死亡病例都被歸於「急性肺炎」。

美政要響應特朗普 呼籲調查WHO與譚德塞

在特朗普做出表態之際,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明確指控WHO忽視台灣早期通報的人傳人警示,讓政治壓垮公共健康,造成眾多人喪生。

前白宮首席策略長班農(Steve Bannon)8日在自媒體「War Room」痛批中共「手上沾滿鮮血」,轟WHO如中共傀儡組織,並強調特朗普「100%有權向WHO追究責任」。

此前他接受福克斯專訪時還表示,中共早知0號病人,是中共和WHO勾結否認人傳人,導致今天全球巨大的病毒災難。

與此同時,多位共和黨議員連日來發聲批評WHO和譚德塞與中共同流合污,稱譚德塞為「恥辱」,並呼籲調查聽證。

眾議員瑞森紹爾(Guy Reschenthaler)發表書面聲明,批評WHO決策的基點是不得罪中共,「WHO沒有努力挽救世界各地的生命,而是袖手旁觀,對病毒的嚴重性輕描淡寫,以免冒犯中國(中共)官員。」

參議員斯科特(Rick Scott)在聲明中說,「我們知道共產中國在確診和死亡人數上撒謊,掩蓋真相,隱瞞它們獲知(疫情)的時間。WHO從不想做深入調查,他們的不作為讓人們付出生命的代價。」

參議員特德揚(Todd Young)致信譚德塞,呼籲其出席美國參議院外交關係小組委員會的聽證會,就未來美國的撥款問題進行聽證,回答有關WHO應對中共病毒大流行的問題。他在受訪時說,「我不僅是對WHO在所有方面的響應力和表現不能苟同,而且是感到非常憤怒。」

白宮「中共肺炎疫情特別工作組」的協調員伯克斯(Deborah Birx)亦響應特朗普,呼籲調查中共及WHO是否延誤了向全球示警的時機。

參議員格雷厄姆(Lindsey Graham)接受「福克斯新聞」採訪時則發誓,除非WHO撤換領導高層,不然他不會支持為WHO提供任何資金。

副總統彭斯(Mike Pence)在周三(8日)晚受訪時亦確認,世衛將被嚴厲問責,「為何其在新冠病毒(中共病毒)問題上屢屢犯錯?」他表示,「我懷疑我們是否會繼續資助世衛,但這並不意味著該組織可以逍遙法外」,「我們一定會建立問責制,讓世衛給我們一個交代。」

全球罷免譚德塞請願 83萬人連署支持

在民間,全球要求譚德塞辭職的請願聲浪愈加高漲。加拿大華裔網友葉一森「Osuka Yip」1月31日在全球最大網絡請願平台Change.org發起連署,向聯合國請願,截至北美4月10日凌晨已獲近80萬人簽名支持,徵簽目標爲100萬人。

請願書提到,1月23日,譚德塞拒絕宣布中共病毒爆發為全球衛生緊急情況,短短5天內,確診和死亡人數增加逾10倍;WHO未保持政治中立,未作任何調查,還將台灣排除在外。請願人強烈認為譚德塞不適合擔任WHO祕書長,呼籲其立即辭職。

此外,白宮請願網站(We the People)3月11日也出現連署請願案,要求美國提名台灣衛生福利部長陳時中取代譚德塞,迄今已有3萬餘人簽名。

譚德塞提前離職可能性小 英議會籲成立G20衛生組織

不過,不同專家表示,鑑於譚德塞的發展中國家背景,要將其逼退困難重重。

台灣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研究員嚴震生9日告訴自由亞洲,譚德塞的背景使他深受中國和其它發展中國家支持;美中在聯合國的角力當中,發展中國家與中共的互利關係無疑佔有優勢。而美國特別是特朗普不願結盟,為中共在國際組織中發揮留下了缺口,未必能逼使WHO改組高層架構。

新加坡國立大學政治系副教授莊嘉穎亦表示,特朗普較輕視聯合國組織,並不積極參與推出候選人或幫助拉票,中共則可能支持某個候選人,「再推另一總幹事上台,選舉過程一樣會有拉票和利益分配等等」。他認同美國優勢不明顯,且各國關注點在疫情,譚德塞提前離任的可能性不大。

或許有鑑於此,在特朗普宣布停止向WHO撥款同日(7日),英國下議院外交委員會發表報告,呼籲另起爐灶,成立「二十國集團公共衛生組織」(G20 for Public Health)。報告建議召集世界最發達經濟體的科學家和研究人員,在開放平台上分享準確的數據。參與這個組織的國家或地區,必須透明和誠實。

對於中共爲維護自身形象而操縱有關病毒的重要信息,報告認爲英政府需要與盟友一起,以清晰、迅速的反應來揭破致命的謊言。

知情專家:WHO倚賴美國捐助 有停擺之虞

無論譚德塞是否留任,鑑於美國是WHO最大資助國、撥款佔近25%,專家擔心美國一旦撤資,WHO可能停擺。

倫敦衛生與熱帶醫學院流行病學教授大衛海曼(David Heymann)日前向路透社表示,「如果WHO沒了(美國)經費,將無法繼續開展工作,它(WHO)已經捉襟見肘了」,失去經費「會是災難性的」。

不過對於美國停止資助WHO,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還持保留態度。他表示,「做那樣的改變不是時候,以後會有很多時間回頭來看WHO的表現。」

譚德塞本人在辯駁自己對疫情處理得當的同時,則稱他相信美國會繼續撥款。

結語:WHO陷風暴 成正邪大戰焦點

中共對WHO的影響力越來越大,早已引起國際社會憂心。有評論指,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把強化北京在國際機構的影響力列為優先任務,並把自由社會的美國主導全球局勢,視為其稱霸全球的一大阻礙,收買控制WHO正是其舉措之一。

分析人士認為,美國嚴厲批評、擬終止捐助WHO,其實不僅僅是因為其在防疫問題上瀆職、致使各國民眾喪生,很重要的因素在於譚德塞上任以來,從觀念到行動上深受北京影響,「圍著中共轉」。

白宮貿易顧問彼得・納瓦羅(Peter Navarro)表示,中共的目標是控制世界衛生組織(WHO)等聯合國機構,WHO總幹事譚德塞只是其代理人。

早前共和黨參議員盧比奧(Marco Rubio)和克魯茲(Ted Cruz)已提醒,譚德塞是埃塞俄比亞共產黨成員,這使總幹事成為北京無可爭議的盟友。

美國智庫對外關係委員會研究員柯林斯(Michael Collins)近日撰文點出,2017年5月,譚德塞在北京大力支持下剛上任不久即飛往北京,表達對中共「一個中國原則」的支持,強調將台灣排除在WHO之外。

法國漢學家艾克曼(Alice Ekman)在分析譚德塞2017年8月18日在北京發表的講話後,也發現了一件可怕的事:這篇篇幅不長的講話中,竟使用了十來次中共特有的語彙、觀念和表達方式。譚德塞也被指全盤接受了習近平大力推銷的「健康一帶一路」的觀念。

由此,世界衛生組織面臨失去大金主而停擺,根本原因不在於抗疫不力,而是為共產政權站隊;在普世價值與共產邪惡之間的大戰中,特朗普為代表的正義力量果斷出手,正使WHO等親共國際組織面臨歷史的淘汰。@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