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美國總統特朗普與中共副總理劉鶴簽署了第一階段貿易協議。專家指,中共不得不簽署該協議,否則會吃更大虧;從現場看,劉鶴的處境很尷尬,習近平最好不在場。

中美簽署的第一階段協議,被指一邊倒地對美國有利,而中方做出更多讓步。

包括:在美方未解除對約3,700億美元中國商品的關稅前提下,中共還承諾兩年內將增購2,000億美元的商品;不強制美國公司轉讓技術;保護和執行知識產權;不進行競爭性貨幣貶值;消除貿易和投資壁壘,增加美國公司進入中國金融服務市場的機會等。

時事評論員橫河、社會經濟學博士程曉農在新唐人電視台的「熱點互動」節目中,分享了他們對中美簽署第一階段協議的一些看法。

橫河表示,美中第一階段貿易協議簽字儀式,自己從頭看到尾。特朗普總統邀請了眾多的白宮、國務院官員、各州州長或者參議員、眾議員,以及與中國有很多貿易關係的美國世界級的大公司高管。

當天在白宮出席簽字儀式的美方代表包括:美國總統特朗普、副總統彭斯、美駐華大使布蘭斯塔德、財長姆欽、商務部長羅斯、貿易代表萊特希澤、白宮首席經濟顧問庫德洛等20名白宮和政府官員,32名各州參議員、眾議員和州長,以及200名特邀客人。

而中方僅有10名官員,包括副總理劉鶴、商務部長鍾山、中共駐美大使崔天凱、央行行長易綱、發改委副主席寧吉哲、財政部副部長廖敏等。

橫河說,特朗普總統花了很長時間,一個個介紹了嘉賓。介紹時,涉及到很多跟中共有關的微妙關係,這時候站在主席台上劉鶴就比較尷尬,因為鏡頭一直對著主席台上的特朗普和劉鶴。

「談到中國問題的時候,他就比較尷尬,就是大家都鼓掌的時候,劉鶴是鼓掌還是不鼓掌?」橫河說,從現場的感覺看,這個協議美國贏了,中共輸了。

特朗普在台上講了45分鐘,列數中共數十年來對美國工人、農民、牧場主、製造者和發明家的傷害;中共強迫轉讓技術和盜竊知識產權;中美巨額貿易逆差,讓美方損失了數以百萬計的製造業工作,數萬家工廠被迫關閉等。

特朗普特別提到了在現場的美國企業代表波音公司,告訴他們以後與中國做生意,再也不用被迫分享自己得來不易的知識產權成果。他叮囑波音公司面對中共「be strong」(要堅強),而且還連說了兩次。而這時,劉鶴面無表情,眼神望向遠方。

橫河認為,特朗普把簽字儀式搞得很高調,是因為習近平不來簽協議,而特朗普必須表示該協議是國家與國家之間的協議,不是國家部門和部門之間的協議。所以說只要特朗普出席了,那麼這個協議就是聯邦政府對中共中央政府間的協議。同時,特朗普還讓二百多名美國重要人物現場見證了這一歷史時刻。

他說,不管習近平出席不出席,都是一回事。所以中方也表示一點意思,讓劉鶴帶來了習近平的信,最主要可能就是因為這個原因,把這個決定性的協議定下來。

橫河認為,從現場情況來看,習近平還是不來好。還真的是沒法來,如果說來了,也可能特朗普就不搞這個形式;這個形式就是針對習近平不來搞的。最終把協議提到一個比較高的層面,就是習近平不承認也好,或者是想儘量避免公開也好,但是特朗普把簽署儀式放到很高的位置上了。

程曉農博士也非常認同橫河的說法。程曉農說,習近平不來更好。因為這個協議其實標誌著中美關係根本性轉向,扭轉,改變了中共長期以來在經濟上佔美國的大便宜。同時,在軍事上對美國挑釁,施加壓力,這樣一個基本模式。

程曉農表示,中美簽協議,是個標誌性的日子。不光標誌著中國世界工廠的頂峰過去了,中國的經濟不會再繁榮;同時,中共講的崛起啊等等,也都成為歷史了。

因為中共的崛起實際上靠的就是佔美國便宜。一個就是大量的出口,最後中國通過積累鉅額的外匯儲備來購買美國的國債,這樣來維持貿易平衡。第二個就是不斷地盜竊知識產權。偷美國的知識產權,把偷來的東西當作財富,再變成商品賣回美國賺美國的錢。這些把戲到現在也都告一個段落。

程曉農指出,中共此前一直想拖,想找空子,看能不能躲過去,去年5月曾毀約,但最後躲不了了只能來簽這個協議。

他說,中共不簽更栽!因為美國2019年12月15日馬上要加關稅了,中共駐美大使崔天凱曾經去找對華溫和的特朗普女婿庫什納打探消息,庫什納卻說,現在不要考慮要求美方給降低關稅的問題了,想想如果達不成協議會有甚麼後果?

程曉農說,崔天凱把這個消息如實報告給北京,北京最後決定:可千萬不能讓12月15日的關稅加上去,加上去就下不來了,那就吃更大虧,因為中國現在經濟已經很慘了,承受不起那樣的壓力。

程曉農表示,中共簽協議,標誌著中共第一次不得不承認中共盜竊知識產權,「其實美國此前對中國(中共)的指責都是事實」。

美國此前指責中共盜竊知識產權、強迫技術轉讓、操縱人民幣匯率、設置關稅壁壘等。而這些內容在美國第一階段貿易協定中都有涉及。#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