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歡迎大家關注新聞看點,我是李沐陽。

美國總統特朗普和中共副總理劉鶴1月15日簽署了第一階段貿易協議後,中共官媒16日發表評論,引述「專家解讀」稱,第一階段經貿協議是「平等互利雙贏」,「中美雙方權利義務完全對等」的。

15日在白宮東廳,在滿屋子的人員見證下,特朗普發表了半個多小時的講話。他歷數了中共的種種不公平貿易行為,使中方官員表情相當尷尬。中共副總理劉鶴接著宣讀了習近平的來信,呼籲加強互信合作。隨後兩人在眾目睽睽之下,簽署了第一階段貿易協議。

中美關稅大戰打了18個月,終於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協議的簽署,使貿易戰火暫時緩和了下來。但人們的懷疑依然存在:北京真的會認錯改變嗎?

中共官媒:「平等互利雙贏」

對這次的協議簽署,中共官媒有些反常。央視15日做了直播,《人民日報》16日又發表了評論。標題是「平等互利雙贏」,副標題是「專家解讀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

文章引述專家的評論稱,「在這個機制中,中美雙方權利義務完全對等」。文章稱「它絕不是美國監督中國的單邊機制」,因為「不僅允許美國就擴大商品進出口發起磋商,中方同樣也可以就擴進出口發起磋商」。聲稱這有助於解決以往中國進口美國某類商品「想買,買不到」的問題。

那麼這份協議果真如中共官媒所說,是中美「雙贏」,而且不是「單邊機制」嗎?

特朗普數落中共貿易不公行為

這場簽字儀式,特朗普政府邀請了至少兩百位政商界人士。咱們可以認為特朗普對這場簽字儀式很重視,但也可能是故意「寒磣寒磣」北京。

特朗普在台上講了半個多小時,他直來直去,保持了有話直說的特點。他說習近平是「非常、非常要好的朋友」。隨後就當著劉鶴等這些中方官員的面,一一數落中共對美國的種種貿易不公行為給美國造成的傷害。

特朗普表示,「數十年來,美國的工人、農民、牧場主、製造者和發明家一直被不公平的對華貿易所傷害。強制技術轉讓和知識產權盜竊一直是非常嚴重的問題。」他還提到了巨額中美貿易逆差,美方損失了數以百萬計的製造業工作,數萬家工廠被迫關閉等。

特朗普特別提到了在現場的美國企業代表波音公司,告訴他們以後與中國做生意,再也不用被迫分享自己得來不易的知識產權研發成果。他叮囑波音公司面對中共「be strong」(要堅強),而且是連說了兩次。這個時候,劉鶴面無表情,眼神望向遠方。

特朗普就這樣講了半個多小時,劉鶴就站在特朗普的身邊,像聽講一樣足足聽了半個多小時。影片中可以看到,劉鶴站在台上非常不自在,一會陪著笑臉,一會面無表情。不知道他當時心裏在想些甚麼。

數落完之後,特朗普在與中方官員共進午餐時表示,將「很快」去中國。

「關稅」是美國的牌

簽字儀式後,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公佈了長達96頁的協議文本,分為八個章節。整個協議文本中,幾乎沒有出現「關稅」的字樣。

不過特朗普在簽字儀式的講話中說的很明確,對2,500億美元中國商品課徵的25%關稅維持不變,對1,200億美元中國商品15%的關稅調降到7.5%。這些關稅將一直保留到11月的美國總統大選。

3,700億美元,相當於中國出口到美國商品的2/3。

特朗普在中方官員面前直言不諱:「關稅是美國在談判桌上的牌」,如果把所有關稅都撤銷了,美國也就無牌可打了。要想全部撤銷關稅,只有等第二階段談判完成了,才有可能撤銷。

美國億萬富豪尼爾森・佩爾茲(Nelson Peltz)表示,這是一次「令人震驚的事件,我們做到這一點,並保持關稅到位」。

北京允許「干預內政」?

協議的最後一個章節,是為確保協議得到迅速有效履行,專門訂立了強有力的「爭端解決機制」。協議明確表示,要設立一個「雙邊評估和爭端解決辦公室」,專門接收和評估投訴。然後逐級解決問題,直至到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和劉鶴這裏。

這個設在北京的執行辦公室,要負責監督協議執行情況。除了中方每年要大批量地採購美國農業、工業和能源產品外,甚至還可以對中方指指點點。

時評人士桑普在自由亞洲的節目中說,這是「奉旨」對中國的內政「說三道四」。而北京不得不允許美國「堂而皇之干預中國內政」。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貿易專家瑪麗・洛夫利(Mary E. Lovely)指出,這個爭端解決表面上是磋商性質,實際的「最終裁判方是美國貿易代表」。

就是說,當雙方出現的分歧不能通過磋商解決,那麼將由美國最終拍板定調。中方不能爭辯,只有接受。否則美國就會重新加徵關稅,貿易戰重新開打。

很多「中國應該」

特朗普並沒有說美國贏得了貿易戰,他只是強調美國邁出了與中國從未有過的一步。簽署「歷史性的協議」,意味著未來中美貿易是「公平對等的」。

特朗普指出,新的協議修正了過去的錯誤,為美國工人、農民和家庭創造了有經濟正義和安全的未來。美國企業去中國做生意,不再需要放棄知識產權與中方企業合作,未來也會限制中共操縱貨幣。

副總統彭斯(Mike Pence)表示,經濟投降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美國要求中方必須做出改變,「這一天到來了」。

相比兩位美國領導人的說法,白宮前首席策略師班農(Stephen K. Bannon)說得很直接,他認為特朗普的強硬態度,最終為美國贏得了勝利。

班農對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表示,「我們(美國)幾乎甚麼也沒有放棄」,特朗普總統「堅持關稅,打垮了中國共產黨」。

美國對沖基金大佬、海曼資本管理公司(Hayman Capital Management)創辦人卡爾・巴斯(Kyle Bass)也表示,「協議看起來是考慮到雙方,但實際上中方讓步了很多」。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IIE)高級研究員查德・布朗(Chad Brown)看過了協議文本,他指出文本中確實有很多「中國應該( China shall)」的字樣。

布朗表示,從協議措辭上看,確實是中方需要改進的很多,特別在知識產權保護部份,「大多數是單方面的。中方同意做這個、那個。然後有一條說『美國已經很有效地做到了』,美國無需為了與中方達成協議而修改任何法律」。

簽署這樣的協議,不知道北京是真的要認錯改過,還是又一次韜光養晦。如果是真的認錯改過,對中國人民來說,可能就是一件好事。如果是再次韜光養晦,那麼未來的某個時候,很可能會一拍兩散,貿易戰烽煙再起。

習近平為何不來簽協議?

這次簽協議,從外交層面來看,簽署人員嚴重不對等。美方是總統親自出面,按道理中方應該是習近平來簽。特朗普12月24日曾經說過,第一階段協議已經完成,將由他和習近平舉行簽署儀式。

就是說,中美之間可能已經討論過了兩國領導人簽署的問題,否則特朗普不會這麼說。但是習最終沒有來美國,只是派出了劉鶴,而且劉鶴的頭上也沒有冠上「習近平特使」的頭銜。

為甚麼習近平沒有親自簽署呢?這會不會真的是北京再次「韜光養晦」?

聖托瑪斯大學國際研究中心教授葉耀元認為,習不去親自簽協議,可能反映著北京的一種顧慮:說不定甚麼時候毀約。就像中共簽署的人權條約、環境保護條約一樣,簽了不去執行。因為中共的本性就是這樣,說話從來不算數。

葉耀元認為還有一種可能,中方沒有在協議中得到太多好處,習如果來簽這樣的協議,面子上太難看。他對美國之音表示,北京已經看到中國因為貿易戰在流血,不得不採取「止血」的方式,簽署這份協議。

時事評論員秦鵬也表示,習近平必須要讓劉鶴簽約,借他來安撫國內反對派的不滿情緒。因為中共體制內的強硬派認為,這個貿易協議是「賣國協議」。習近平如果親自簽署,可能會被罵「賣國賊」,所以只能把劉鶴推到前台。

劉鶴背鍋

其實不只是中共內部有反對的聲音,網絡上的罵聲也很多。美國保留大部份關稅,而且附加「美國說了算」的執行機制,在很多中國人看來,這個協議對中國是「不平等」的。

在新唐人和《大紀元》進行直播當中,我們看到很多人在線留言。有的把劉鶴比做「李鴻章」,罵他簽署了新的《馬關條約》。有的罵「李中堂喪權辱國」,有的嘲諷讓劉鶴「直接申請美國的政治庇護」等等。

相信這樣的留言,劉鶴可能看不到。因為中共網信辦在控制著網絡輿論,網警很負責任,在逐條地過濾刪帖,引導人們發言。中共可以向美國認錯服軟,但是對國內還是要控制言論的,而且必須強硬。

不過即使這樣,劉鶴心裏應該想得到,替北京幹這種事,罵聲肯定少不了。

其實說起來,劉鶴純粹是替北京背鍋挨罵。因為北京一系列「誤判」,導致貿易戰全面開打。北京當局和中共官媒把「硬話」都放出去了,又是「以牙還牙」,又是「奉陪到底」。但是中國經濟實在不爭氣,迫於壓力,中方不得不向美方服軟。

不過出面服軟的,人們只看到了劉鶴。因為北京領導人一直藏在後邊,把劉鶴推到了前台。劉鶴如果幹好了,可能得到一句誇獎「有能力」;幹不好,責任和罵名都落在劉鶴的頭上。

說起來,劉鶴挺不容易的,。受累不討好不說,還得陪著笑臉,當面聽著特朗普的數落。

厭倦北京的虛假承諾

雖然中美雙方簽署了協議,而且有切實可行的執行機制,但是北京會不會真正履行協議,美國兩黨議員普遍持懷疑態度。

參加了簽字儀式的共和黨參議員蘇利文(Dan Sullivan)對美國之音表示,特朗普總統重塑與中方的關係做得很好,但要看中方。「長期以來中國(中共)有著不履行承諾的歷史,人們已經厭倦了北京的虛假承諾,出現了『承諾疲勞』。」

蘇利文認為,中方會不會遵守這些承諾,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北京需要清醒了」,美國等國家不會再允許他們破壞國際貿易體系,不會再允許他們以不對等的方式行事。國會議員會密切關注中方,看他們是不是會「切實履行承諾」。

另一位共和黨參議員斯科特(Rick Scott)在聲明中指出,共產黨政府執政的中國從來沒有遵守過協議,「我們現在為甚麼要相信他們?」

斯科特還指出,與中方的問題並不只是經貿問題,還「必須談論人權,必須談論中共在世界範圍內不斷增加的影響力」。他表示,中共把南中國海軍事化,違背了對香港「高度自治」的協議,而且對宗教信仰自由進行攻擊等等。

資深參議員魯比奧(Marco Rubio)認為,單有一項協議,還不能解決中美之間至關重要的結構失衡,「美國需要增強國家實力」。

魯比奧的意思是說,美國的國家實力增強以後,才能迫使中共正視自身的問題,可能會迫使它改變不公平的貿易政策。

魯比奧指出,美國企業面對的不是中國的私營企業,而是中共政府。美國需要有自己的產業政策,以應對中共的挑戰。

好的,感謝您關注新聞看點,再會。#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