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像。(公有領域)
項羽像。(公有領域)
韓信彩像。(清殿藏本)
韓信彩像。(清殿藏本)

劉邦被項羽封到偏遠的四川,心中又氣又恨,但因打不過項羽 ,也只能委曲求全。現在聽蕭何說,韓信可以幫助他與項羽爭奪天下,便聽從了蕭何的勸告,準備拜韓信為大將軍,但蕭何還告訴劉邦,要想拜韓信為將,必須先做好四個準備工作。 ◎劉邦拜將

蕭何勸劉邦,授命韓信為大將軍,一定要顯出誠意。蕭何建議劉邦做四件事:第一件事情是要「擇良辰」,要找一個好日子;第二就是「齋戒」,酒肉女人都不能碰;第三是「設壇」,專門築壇;第四是「具禮」,要禮儀周全,把禮節上所需要的一切都準備好,然後才可以拜大將。

劉邦那時候可能也沒甚麼別的辦法了,因為底下的人都在逃跑,於是就聽從了蕭何的建議,開始築壇。劉邦築壇的時候,他底下的那些將軍聽說漢王要拜大將軍了,每個人都開始在心裏掂量,我的功勞夠不夠做大將軍呢?是不是要拜我做大將軍呢?很多人都這麼想。拜將的時候,他們突然間發現,上來的人是一個他們從來都沒見過、也從來都沒有聽說過的人。結果「一軍皆驚」,大家都非常吃驚。

就這樣,韓信就被劉邦拜為大將軍──三軍總司令。拜將的儀式完成以後,劉邦跟韓信就有了一次談話。我讀史的時候,就覺得這很有意思。劉邦拜大將軍之前 ,跟韓信都沒聊過天、沒見過面,也不知道韓信是怎麼回事,聽蕭何一推薦,就拜韓信做大將軍,拜完了之後,才開始跟韓信談話。

劉邦跟韓信說:「丞相蕭何推薦了你很多次,你是不是真的有甚麼好的主意,可以教導我呀?」韓信對劉邦說:「我想問你一個問題,如果你要想爭天下的話,你的對手是不是項羽?」劉邦說:「是。」韓信說:「你覺得你自己的勇敢、你對老百姓的這種仁義、你的軍隊的實力,能夠和項羽相比嗎?『勇、悍、仁、彊』,這四個方面能夠跟項羽相比嗎?」《史記》上記載的是「漢王默然」。過了一會兒,劉邦問道:「那該怎麼辦呢?」

◎漢中對策

韓信說甚麼呢?韓信說:「我也覺得你確實是打不過項羽。但是我曾經在項羽手下做過執戟郎中,我對項羽這個人非常了解。我告訴你,項羽他有兩個重要的人格缺陷和幾大嚴重的政治錯誤。兩大人格缺陷,一個是『匹夫之勇』;一個是『婦人之仁』。」他說項羽這個人「喑噁叱吒,千人皆廢」,就是說,項羽這個人如果大吼一聲的話,對面一千個人都會嚇得兩腿發抖,沒有一個人敢吱聲的,就是說項羽他的氣場非常強大,他非常勇敢,打仗衝鋒在前,但是他有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就是他不知道用人才,這叫「匹夫之勇」。

第二個問題是,項羽這個人非常小氣,他對別人可以非常好。比如說有一個士兵生病,項羽可以親自把飯端到你的病榻之前,餵你吃飯,而且問你的傷口情況怎麼樣,然後跟你聊天,對你非常、非常地好。但是如果一個將軍立了戰功,一到實質的封爵加官的時候,就連大印都刻好了,項羽還把這個印放在手裏捏來捏去,一直到邊角都磨禿了,還捨不得給人,他捨不得封賞別人。這是「婦人之仁」。

韓信認為,這兩個問題是項羽的重大人格缺陷,因為這樣一來,沒有人才幫助他出謀劃策,靠他的「匹夫之勇」是難以成器的。我們看到,無論是在後來的楚、漢戰爭中,還是在之前的反秦戰爭中,項羽從來沒打過敗仗,一直到最後烏江自刎那一刻之前,項羽從來都沒打過敗仗。項羽是百戰百勝,但是他越打越弱,為甚麼?他全靠自己的勇敢往前衝。這點被韓信看得非常透徹,所以他才會跟劉邦說,項羽的問題在於「匹夫之勇,婦人之仁」。

同時,項羽還犯了幾個嚴重的政治錯誤。我們在「西楚霸王」那一章做了分析。項羽他沒有遵守當時跟楚懷王之間的約定,就是沒有讓劉邦在秦地稱王;再一個是定都彭城,這也是他的一個失誤。然後分封諸侯時,分封不公,造成諸侯之間的離心離德,引發天下叛亂。

韓信跟劉邦說:「你想要贏項羽的話,很簡單,就是反其道而行之。項羽不是逞『匹夫之勇』不知道重用人才嗎?那你就重用人才。項羽捨不得封賞別人,那你就大方去封賞那些作戰有功的將軍。」項羽在關中封了三個王,非常不得民心,章邯、董翳、司馬欣,這三個人都是秦的降將。他們當年把秦國的二十萬主力部隊帶出去,然後被項羽給活埋了,所以秦地的老百姓對這三個人恨之入骨,因為他們的子弟等於是被這三個人給坑了,而這三個人現在回到秦地稱王,所以秦地老百姓根本不服氣。韓信對劉邦說:「你現在想打回關中的話,很簡單,你把當年楚懷王的約定跟關中老百姓再聲明一遍,然後寫一道檄文,用箭射進關中。關中這個地方可『傳檄而定』。」意思是就靠一封討伐關中地區的檄文,就可以把關中這地方搞定。然後以關中為基地,向東推進,滅項羽沒有問題。

韓信當時這番話讓劉邦頓覺相見恨晚。劉邦就問韓信:「如果我們想進襲關中的話,我們具體應該採取甚麼樣的戰術呢?」韓信就給劉邦出了一個主意。請看下一章《暗度陳倉》。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