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穿了,Woodstock音樂會,原先就有「反戰」的性質;預定要表演的歌手與樂團,幾乎全是對美國介入越戰有強烈不滿的。

隨便舉個例罷!

當時紅透半邊天的民謠歌手瓊拜茲(Joan Baez),就是壓軸的演唱者之一,這位拜茲小姐與影星珍方達(Jane Fonda)一樣,都曾在越戰正打得難分難解時,冒然造訪北越首都河內,在那兒還召開國際記者會,強烈抨擊美國的越戰政策。

當年有一首讓人聽得餘音繞樑、如癡如醉的搖滾民謠「飄在風中」(Blowing in the Wind),就具有強烈的「反戰」本質,也是這場音樂會的非正式「會歌」。

這首歌是日後得過諾貝爾文學獎的巴布狄倫(Bob Dylan)在1963年所創作的,傳唱至今不衰。

毫無疑問的,狄倫是另一個猶太裔天才,文思、樂思都十分超凡,但是他的唱腔不佳,以致這首詞曲皆優的搖滾民謠問世後,暫時被流行音樂界擱置一旁,直到由三人組合Peter、Paul & Mary合唱團以「美聲」方式重新錄製後,才開始在世界各地風行起來。

哎!講到狄倫這老兄的唱腔,他還有一首名為「青春永在」(Forever young)的作品,被他老先生唱得像是口中塞滿了布條在嘶吼,實在無法恭維。後來他的老相好瓊拜茲於1976年以傳統民謠方式重新詮釋此曲,立即讓它成為風行美國的經典民謠。

這1976年也湊巧是我們家老么達兒在德州達拉斯出生的那一年。當時我遠在紐約州上班,每每在聆聽這首歌時,會想到了襁褓中的達兒,心中還頗感動的。

日後有另一首同名的搖滾樂,也曾經上過錢櫃暢銷排行榜,歌曲雖亦動聽,但是歌詞好像欠缺了狄倫那份「詩情」。不過這只是我的私見啦!

就是因為在美國青少年中,有「反戰」思想的居多,而八月十五日至十八日舉辦的Woodstock 音樂會又正值各學校秋季班開學前,也就是當年暑假結束之前的最後一週,是學生們難得「鬆弛神經」的最後機會,再加上「反戰」的媒體又持續報導這場有著「反戰」主軸的音樂會,導致全國各地反戰意識特別濃厚的「嬉皮」們,傾巢而出地趕來「大會串」,把預定場地擠得人山人海。

有一部當時拍攝的影片,將盛況詳實地紀錄下來,曾在次年的奧斯卡影展上,榮獲紀錄片金像獎。名導演李安於十年前也以Woodstock 音樂會之籌辦經過為題,到盛會的現場(紐約市西北方Bethel鎮的Yasgur 乳牛農場,位於Catskill Mountain的山丘中),拍攝了一部名為 Taking Woodstock的電影,以紀念Woodstock四十周年。

看來每隔十年,就會舉行一次紀念Woodstock的盛會,今年是第五十周年,已經有重回Catskill Mountain山丘的計劃,愛好流行歌曲的讀者們,請別錯過機會啦!◇(待續)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