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唐浩,今天都好嗎?

2020年台灣大選將在2020年1月11日登場,超過1930萬選民將用手中選票決定下一任中華民國總統。這次選舉不但在台灣社會引爆激烈選戰,並吸引國際社會高度矚目,超過200位外籍記者來到台灣觀選;加上中美貿易戰、香港反送中運動、中共介選等因素的交互作用,讓這次大選更顯得複雜難辨。

究竟,這次台灣大選為何格外受到國際社會關注?這次選舉有哪些重要看點?選舉結果又將對中國、香港等地帶來甚麼影響?本集節目,與您探討。

⊙Opening

首先跟大家說聲抱歉,因為最近到海外出差,耽擱了幾天沒出節目。很多朋友也很厲害,都猜到了我是到台灣出差。因為中華民國總統大選馬上要在這個星期六登場,吸引超過200位外籍記者來台灣觀選。

因為我們有不少觀眾是在海外地區,對台灣大選有點陌生,所以在大選登場之前,我們來帶大家預熱一下,帶您了解有這次台灣大選有哪些關鍵問題是你必須知道的?這次台灣選舉為何這麼受到國際社會關注?而這次選舉結果,又會跟你有甚麼關係?這都是我們今天要跟大家聊的重點。

接下來,我們就通過一連串的問答方式,來跟大家說明。

⊙Comment
問:這次總統大選有哪些主要人物參戰?

這次台灣大選,除了有大家熟悉的國民黨與民進黨參戰之外,還有親民黨。

現任總統蔡英文是這次民進黨的候選人,蔡英文這次搭檔前行政院長賴清德要挑戰連任。蔡英文現年63歲,過去曾經擔任法學教授、行政院大陸委員會主任委員、立法委員與行政院副院長等職務,在2016年首度當選總統,是中華民國第一位女性總統。

國民黨則由高雄市長韓國瑜搭配前行政院長張善政參選。62歲的韓國瑜曾經擔任台北市議員與立法委員,在2018年當選高雄市長,讓民進黨在高雄市連續20年的執政暫時中止。韓國瑜曾經承諾要做滿四年市長任期,但上任後不到半年,便宣佈投入總統選戰。

親民黨主席宋楚瑜再次代表親民黨參選總統,他的搭檔是沒有政治經歷的資深廣告人余湘。77歲的宋楚瑜曾經是蔣經國的英語秘書,後來出任新聞局長、台灣省省長、總統府資政等職務。這次大選已經是宋楚瑜第五度參選總統,創下台灣史上新紀錄。

不過由於台灣選舉法規規定,在選舉前十天,不得公佈或引述任何選舉相關民調數據,所以我們就不方便跟大家介紹目前各陣營的民調支持度了。

問:上一屆總統大選的結果如何?

中華民國從1996年首度實施總統直接民選,每四年改選一次。今年已經是第七次總統直選。

2016年的總統大選,由民進黨的蔡英文,挑戰國民黨朱立倫以及親民黨宋楚瑜。結果蔡英文獲得689萬票、得票率超過56%,首度當選總統。

朱立倫獲得381萬票,得票率31%;宋楚瑜則得到157.6萬票,得票率12.8%。

2016年的總統大選,不但出現中華民國第一位女性總統,也是台灣政治史上第三次「政黨輪替」。台灣三次「政黨輪替」過程都相當平和順利,也因此受到國際肯定。

今年台灣是否會出現第四次政黨輪替?還是由女總統繼續執政四年?都是這次選舉的焦點話題。

問:台灣的立法委員選舉是甚麼?

與這次總統大選一併舉行的還有立法委員選舉。

立法院是中華民國的國會,地位相當於美國的參議院與眾議院、香港的立法會。立法院目前有113名立法委員,負責制訂法律、審查法案與預算,以及代表人民質詢政府施政。

立法委員是中央級的民意代表,每四年改選一次,經常與總統大選合併舉行,同步改選。目的是讓新任總統與新任國會能夠同步體現最新的民意需求與社會動向,避免出現舊國會牽制新總統,或者舊總統對抗新國會的矛盾,影響了政府施政。

問:為甚麼這次台灣大選格外受到國際矚目?
這次選舉吸引超過200名外籍記者來到台灣觀察、記錄大選,主要有幾個原因:

1)中共對台灣選舉的高度滲透。

中共滲透台灣,不是新鮮事,但近年中共擴大滲透其它國家,特別是歐美自由國家,引發西方社會的高度警戒。包括美國、澳洲、紐西蘭(紐西蘭)等國的選舉也傳出中共滲透的現象,因此許多國家特別來到台灣,關注中共對台灣選舉滲透的各種方式與手段,作為他們防範中共介入選舉的參考。

特別是美國今年底也將舉行總統大選,因此美方格外關注。

2)這次選舉是台灣的反共大戰。

中美貿易戰開打以來,在美方的領軍之下,全球社會漸漸看清中共對各國的滲透戰略與威脅,並逐漸形成一個「反共聯盟」,防堵中共的滲透擴張。

台灣位於第一島鏈的中心戰略位置,被認為是抵擋中共向西太平洋擴張的「反共最前線」;加上中共方面祭出了所謂「台灣介選計劃」來干預選舉,大舉動員台灣的「紅色代理人」投入選戰,因此國際社會格外關注,台灣能否在這次選戰裏守住自由民主地位,抵抗中共的紅色擴張。

3)這次選舉是中華民國保衛戰。

不論是國民黨或民進黨,在這次選戰中都特別強調「中華民國」。韓國瑜陣營強調這次選舉是「中華民國保衛戰」,聲稱只有他們當選,才能保住「中華民國」的國號與存在。不過,當韓國瑜被問到誰是台灣的最大威脅、還有他要怎麼保護中華民國主權時,卻經常迴避,不直接回答。

國民黨總統候選人 韓國瑜2019年10月27日「我背上刻四個字:我愛主權。可以嗎?夠不夠?夠不夠愛?還是要臉上刻『我愛主權』?無聊嘛!」

直到投票前幾天,韓國瑜在媒體追問下,才終於明確地說,在主權與經濟之間他會「以主權為優先」,也說出「對台灣威脅最大的就是中共」。

蔡英文陣營則強調要守護中華民國台灣的主權,避免中共併吞台灣、剝奪主權,丟掉台灣現有的自由民主。

儘管各陣營的說法有所差異,但雙方不約而同打出「中華民國」牌,強調中華民國的存亡,也因此引起國際社會矚目。

問:哪些因素可能影響這次台灣選舉結果?

會影響這次選舉結果的因素,可能有幾項:

1)中共介入選舉:我們之前跟大家介紹過,中共幾乎動用了方方面面的手段、渠道(管道)來試圖影響這次的台灣大選,包括收買政商界、紅色媒體宣傳、網軍、假訊息攻擊、滲透宗教宮廟、地下賭盤等等,實際的介入滲透規模有多大,目前還無法得知。至於這些介入手段會起到多大的干預作用,值得我們後續觀察。

2)中美貿易戰:這次中美貿易戰加速了台商企業相繼撤出中國市場,或者將產能逐漸轉移到海外地區,或者轉移回台灣,讓部份台商企業降低了對中共政府的依賴。這些台商與員工會不會因此而改變投票意向、不再輕易配合中共指令,值得觀察。

3)香港反送中運動:香港反送中運動遭到中共與港府當局的嚴酷打壓,造成許多香港青年人遭受酷刑、性侵,甚至「被自殺」等等,讓台灣社會目睹了所謂「一國兩制」的虛假以及中共的殘暴本質。因此這次香港反送中,很可能促使許多台灣民眾,特別是年輕人,因為他們對香港反送中運動有比較多的了解,所以不願選擇親近中共的候選人。

4)青年投票率:雖然台灣許多年輕人反對中共,但是他們這次能否走出來投票,將是影響選情的一大主因。


從2016年總統大選的數據可以發現,年齡越高,投票率也越高。而20歲到29歲的年輕人投票率只有55%,30到39歲的族群投票率也只有57%,明顯偏低。因此,這次青年族群實際投票率能有多高,將牽動這次的選舉結果。

問:民進黨當選就會走向「台獨」?國民黨當選就會走向「統一」?

目前的答案應該是「未必」。

關於台灣將來走向統一還是獨立,蔡英文陣營強調,台灣的前途要由2300萬人民來共同決定。韓國瑜陣營則表示,「兩岸目前不存在統一或獨立條件,這代人沒有權利限制下一代人的選擇。」

而根據台灣《遠見》雜誌調查發現,目前贊成「台灣獨立」的民眾與贊成「統一」的民眾都不是人口多數——但是因為台灣選舉法規限制,所以我們暫時不能說具體數字。

因此,只要台灣能守住自由民主的憲政體制,不被中共入侵或併吞,那麼兩岸關係的未來走向,基本上仍將由台灣的民意來決定。

問:這次台灣大選結果,可能對中國有何影響?

簡單說,台灣大選結果只要和平落幕,就可以讓中國人民看見,華人是適合自由民主體制的。過去中共一再謊稱,說「中國人質素差,不適合民主」,所以要把政權交給中共來掌管。但台灣在過去20幾年來,完成了六次總統直選,實現了三次政黨輪替,用行動證實了華人是可以擁有自由民主。

並且,台灣大選可以讓中國人民知道,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核心差異是在於「對人民的尊重」。真正的「民主」是讓人民都可以投票作主,而非中共少數幾個寡頭高官來作主,還自稱是所謂的「民主集中制」。

當然,台灣大選最後由哪位候選人勝出、立法院選舉又由哪個政黨取得多數黨地位,也都會進一步影響中共對台灣的後續統戰進程與戰略佈局。至於具體會怎麼影響,還有待選舉後再觀察。

問:這次台灣大選結果,可能對香港有何影響?

我們知道,香港反送中運動對這次台灣大選帶來了相當程度的影響,特別是反送中就像一面照妖鏡一樣,幫助許多台灣人看清了中共極權體制與「一國兩制」的真相,也看清了不少台灣政客的真實面貌。

然而,台灣的選舉結果,也很可能進一步反饋到香港,影響香港今年的立法會選舉。雖然香港人仍然在名存實亡的「一國兩制」底下,艱困地爭取原有的自由、人權與法治,但是只要台灣選舉能順利落幕,守住自由與民主,就能帶給香港人希望,也讓反送中抗爭者能持續獲得支持與協助。

‧ 小結

好,以上我們通過八個問答,帶出了這次台灣大選的概況、為何受到國際矚目以及幾個重要問題,同時也初步說明這次選舉對中國、香港等地的影響。

接下來,我們會再推出一系列的人物專訪,帶大家進一步掌握這次台灣大選以及美中港台關係的未來趨勢與演變。所以,請繼續鎖定我們的頻道。

⊙Ending

今天就先聊到這裏,如果你喜歡我們的節目,請記得訂閱、留言、按讚,跟你的親朋好友分享。

我們下次再見。

勝敗

世事棋一盤
塵眾迷中看
勝敗過眼煙
浪淘存德善#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