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淨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這首禪詩在人生的哲理上闡釋了以退為進的道理,亦說明了謙沖為懷的宏大心胸。

班上學生常常為了綠豆芝麻小事,吵得沸沸揚揚,有時甚至鬧得不可開交。因此我經常會勸他們以退為進,不要斤斤計較,有時候其實吃虧就是佔便宜,先哲曾經告誡我們「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

其實在日常生活中,有許多「退後其實就是向前」的現象。例如扔石頭,手臂一定要往後拉一下,再往前扔,才會扔得遠;再如立定跳遠,一定要先蹲下,再往上跳,才會跳得遠。我們仔細瞧瞧農夫插秧的動作,他們是一排一排退後插的,動作看來是向後退,其實成就是向前推進的,因此我們就不難理解這首禪詩的意境了。

有一句話「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十年寒窗苦心鑽研,韜光養晦,潛心修持,專心致志,戮力奮發,在艱辛寂寞的道路中,終於淬練出邁向高峰的能力與勇氣,諸如此例,不勝枚舉。

越王勾踐決心興越滅吳,勵精圖治,臥薪嚐膽,與越民同甘共苦,十年如一日,終於完成了十年前的願望,復興自己的國家。

舉凡古今中外,在專業領域上卓然有成的科學家、藝術家,乃至企業家,往往都是嘗盡了無數的辛酸和艱苦而造就的。

美國大發明家愛迪生,在研究電燈的過程中,有過上千次失敗的紀錄,因失敗累積了無數的經驗,終於獲得成功。王羲之刻苦自學的精神,在在令人動容;他精湛的書法藝術,來自長久的、潛心的訓練,終於成就一代「書聖」。

進德修業,如果有謙沖、禮讓、自我要求的心,就會不斷的向前進步。其實以退為進的「退」,是一種謙沖、禮讓、自我要求的決心與毅力,不是退縮、膽怯、呆滯不進的鼠輩之類。

美國總統林肯十分重視大眾對政府及他本人的批評,即便是罵自己的,只要言之有理,必定欣然接受。有一次他和兒子驅車上街,遇到一列軍隊通過街市,林肯隨口問一個路人:「這是甚麼?」他原本想問的是「這是哪個州的兵團?」,但沒說清楚,路人以為他不認識軍隊,便粗魯的回答他:「這是聯邦的軍隊,你真是個他媽的大笨蛋。」林肯面對路人的斥責,只說了聲「謝謝」,毫無半點怒容。

大哉!林肯總統!豁達的胸襟,優雅的風度,何等高明的政治家呀!

明代楊守陳的官職是洗馬,是太子外出活動的先行官。有一次,他告假返鄉探親,途中住在驛站,驛站長不知洗馬是甚麼官,跟他平起平坐,並且冒冒失失的問道:「你官職是洗馬,一天要洗幾匹?」楊守陳故意答道:「勤快就多洗,偷懶就少洗,沒有定數。」不久,驛站長接到通報,說一位御史要來,他就叫楊守陳讓出上房,楊守陳說:「等他來了,再讓也不遲。」御史到了,一見是自己的老師,立即向他行禮請安。驛站長見狀,慌忙撲倒在地,乞求饒恕,楊守陳卻一點也不怪罪他。

雍容大度的人,無須逞口舌之爭,只要有一些雅量,就能夠得到他人的感激和信任。◇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