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有勇有謀、能文能武,敵人攻城時她披甲迎戰,國泰民安時她著書立說,推行女德教育。她篤信佛教,獲菩薩夢授天機。薨逝後,皇帝追思不已,終身不再立后。

明太祖親自提親

徐氏(1362—1407)是明朝開國功臣徐達的長女,自幼文靜,喜歡讀書,人稱「女儒生」,以賢淑才女聞名。

明太祖朱元璋聽聞後,召見徐達,親自為自己的四子朱棣提親。

1376年,十五歲的徐氏頭戴九翬四鳳冠,身著青質九翟衣,在皇家隆重的大典之後,正式成為燕王朱棣的嫡妃,被冊封為燕王妃。當時朱棣十七歲,精通儒家經典和武藝,也是一表人才。

才貌出眾的徐氏,待人處事體貼恭謹,在一大群媳婦裏,她深得明太祖與馬皇后的喜愛,與馬皇后情同母女。

篤信佛教 菩薩夢授天機

徐氏篤信佛教。1399年正月一日,她正焚香讀經,忽有紫氣金光彌漫四周,恍若夢境。隨後,光中顯現出觀世音菩薩,引她去了殊勝的聖地,菩薩告訴她:「國中將要發生大難。」並授她《如來常說第一希有大功德經》,說可消眾災、拔濟生靈。觀音菩薩還對徐氏預言:不久她將「為天下母」。

出離幻境,燕王妃憑記憶,寫下了菩薩所授的經文,從此日夜持誦不輟。觀音菩薩所言,日後一一應驗。

披甲上陣 燕王妃挽救危局

朱元璋駕崩,長孫朱允炆繼位,即建文帝,建文帝採用謀臣齊泰、黃子澄的計略,開始削藩。一年之內,五個舉足輕重的藩王被廢,建文帝直逼燕王。

不想坐以待斃的燕王,1399年七月,宣佈起兵「靖難」,以「清君側」之名,討伐建文帝身邊的齊泰、黃子澄等人。

當朱棣提兵禦侮於大寧(今遼寧寧城西)時,建文帝派大將李景隆,帶兵十多萬人,直撲空虛的北平而來。

北平城內,連老幼病殘都算上也不足萬人。面對城下發起的進攻,徐氏持誦菩薩所授經文,指揮留守北平的長子朱高熾沉著應戰。

徐氏與守城將官一起謀劃,部署守城事務,號召將士誓死守城。她親自登城督戰,同時發動城中將領士民的妻子,發她們每人一副盔甲。在她激勵下,城中婦女披甲上陣,對城下拋石塊、擲瓦礫。當時正是黃曆十月,徐氏命水潑城牆及城下兵將,李景隆措手不及,望城興嘆。

外表文雅貞靜的徐氏,有勇有謀,堪稱女中諸葛,她帶領守軍一直堅守北平,直到燕王朱棣回師救援。

「為天下母」 菩薩預言應驗

1402年,「靖難之役」結束,朱棣在南京稱帝,徐氏正位中宮,果然成為皇后,「為天下母」,菩薩的預言得到了驗證。

1403年正月初八,徐皇后親自為《如來常說第一希有大功德經》作序,發佈《大明仁孝皇后夢感佛說第一希有大功德經》,頒行天下。徐皇后認為,承天地眷祐,朱棣得到了神明的庇祐,才平定禍難,逢凶化吉。她讚歎持誦佛經的無窮威力,她的幾個兒子後來也開始敬奉佛門。

助大臣妻子們做好賢內助

朱棣登基為帝時,徐皇后已40歲了,當朱棣忙於政事忘記吃飯時,徐皇后也不吃飯。兩人同寢共食,幾乎每天都形影不離。

心存仁善的徐皇后博古通今,她向朱棣進言,「每年南北征戰不止,兵民已疲憊不堪,現在應當讓他們休養生息。」 「當今賢才都是高皇帝所留,陛下不可親新人而疏遠舊人。」 「堯帝施行仁治,是從自己的親人開始的。」對這些建議,朱棣都非常認同,予以接納。

徐皇后還向朱棣請求,批准她召見內閣大臣的夫人們。在柔儀殿,徐皇后厚賜她們服飾、金、銀等禮物,勉勵她們體諒丈夫,因為她們的丈夫政務繁忙,一定要好好服侍辛苦的丈夫,讓他們免於後顧之憂,一心一意輔佐皇帝。

她對她們說:「妻子侍奉丈夫,哪裏單單只是為他準備飯菜、衣服而已,應該還有更多的幫助。男人一般不容易採納朋友的勸告,同樣的話,經妻子說,他們就容易入耳。我與皇上朝夕相處, 從不以私慾開口,總是討論如何才能讓百姓過上好日子。希望你們也能以此自勉。」

一次,朱棣想要追贈爵位給徐皇后的弟弟徐增壽,徐皇后不希望自己的外戚獨大,拒不同意,她認為弟弟在「靖難之役」中已經過世,沒有必要再封賞了。

但朱棣還是暗暗封徐增壽為定國公,命其子繼承爵位,對此事,徐皇后始終不表感謝。

寫《內訓》與《勸善書》

徐皇后認為,古代賢婦貞女的美好德行,都是通過教育而形成的。她非常重視女子的教育,1404年,為了教育宮中婦女,她結合歷代有關女子教育的著述《女論語》、《女戒》,採輯古聖先賢關於女子品德的教誨,及孝慈高皇后的有關言論,編著成《內訓》,頒行天下,推行女子教育。

《內訓》有德行、修身、慎言、謹行、勤勵、節儉、警戒、積善、遷善、崇聖訓、景賢範、事父母、事君、事舅姑、奉祭祀、母儀、睦親、慈幼、逮下、待外戚等二十章,倡導女子學習修德勸善,治理家事,相夫教子之德操。

徐皇后還類編了儒、釋、道三教的嘉言善行,寫成二十卷的《勸善書》,此書開始頒給太子及諸親王,後被大量印刷,廣傳於各地的府、縣學。

女德實踐者

從小誦讀典籍的徐皇后,時時處處遵循先賢教導,小心謹慎地做女人該做的事。入宮後,她將馬皇后的儀容舉止奉為典範,言動有則,喜怒不形於色。奉侍朱棣三十餘年,她孝親恤民,恭儉仁厚,使內政肅然有條,同時她諫言朱棣治理國家。

朱棣深深依戀徐皇后,徐皇后生前,朱棣從沒有冊封過一位妃子。朱棣的九個子女中,七個為徐皇后所生。徐皇后主張立溫和好學的高熾為太子,屢次向朱棣進言,不能重用生性驕橫的高煦與高燧,並且,要為這兩個兒子挑選敢於勸誡的幕僚,進行監督。

皇后薨逝 朱棣再未立后

1407年七月,徐皇后病重。臨終之際,她最後一次勸諫朱棣,要體恤百姓,廣求賢才,恩禮宗室,不能驕慣自己的娘家。

她還叮囑太子朱高熾:「以往北平將校之妻為我負戈守城,很遺憾,如今我已沒有機會隨皇帝北巡,去對她們一一加以慰勞了。」

史料記載,朱棣與妻子生離死別時,忍不住涕淚縱橫,徐皇后也跟著流淚了,她對皇帝說:「人生死有定數,唯上割恩自愛,無以妾故傷聖心。」

徐皇后薨逝後,極度悲痛的朱棣為她舉行大齋,他感嘆道:「以後入宮,再也聽不到皇后的良言了!」

朱棣追思皇后不已,輟朝百日,素服將近一年,終身不再立后。

徐皇后的屍身棺槨一直置於南京皇宮內,直到北京昌平的長陵落成,朱棣千里迢迢將徐皇后的靈柩從南京運至北京安葬。葬禮隆重異常,徐皇后是入葬明十三陵的第一人。

十五年後,朱棣病逝於遠征漠北的途中,後與徐皇后合葬於長陵。徐皇后被朱棣封諡號為「仁孝皇后」。

仁宗時,尊仁孝皇后諡號為「仁孝慈懿誠明莊獻配天齊聖文皇后」。◇

(SHUTTERSTOCK)
(SHUTTERSTOCK)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