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江陰銀行和蘇農銀行股價連續20天「破淨」,即市淨率(PB)倍數低於1,從而觸發了此前制定的穩定股價預案。而有數據顯示,大陸A股32家上市銀行中,有將近一半的銀行股價「破淨」。

6月20日,蘇農銀行發佈公告說,自2019年5月17日起至2019年6月14日,該公司股票連續20個交易日的收盤價低於每股淨資產,觸發公司穩定股價預案。

江陰銀行6月20日也發佈了公告,公告顯示該行股票同樣是在上述時間段內持續「破淨」。

兩家銀行都選擇由股東或高管增持股份來保股價。蘇農銀行採用持股5%以上的股東及時任公司董事、高管人員增持股票的方式履行穩定股價的義務。江陰銀行領取薪酬的時任董事、高管均應以累計不少於任職期間上一年度從本行領取的薪酬累計額的20%、但不超過50%的自有資金增持本行股份。

而在今年1月份,杭州銀行也曾因同樣的原因觸發預案。

這三家銀行都屬於銀行股中的次新股,上市均未滿三年,且都在上市之前根據監管要求制定了《關於上市後三年內本行股價低於每股淨資產時穩定股價的預案》。

海外評論人士文小剛則認為,這幾家地方中小銀行近期「破淨」和包商銀行被接管有很大關係。包商銀行被接管暴露了地方中小銀行債務危機,讓這些銀行的債務風險第一次擺到桌面上來,令投資者對中小銀行的業績預期下滑,也打擊了投資者的信心。

中共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曾剛披露,目前有相當一部份上市銀行的股價長期處於「破淨」中。

財新網的資料顯示,截至6月21日,A股32家上市銀行中,有將近一半的銀行股價「破淨」。其中包含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等大行及股份制銀行中業績排名靠前的興業銀行。

而彭博財經專欄作家特裏維蒂(Anjani Trivedi)及任淑莉(Shuli Ren)19日文章認為,中共監管機構5月24日接管包商銀行後,引發漣漪效應使銀行同業市場借貸失靈,企業違約的「雙頭危機」加大。中國面臨情況類似於2008年雷曼兄弟破產後的金融體系凍結處境,即使雷曼兄弟規模與金融機構互連度遠大於包商銀行,但中國銀行和企業在所經營的各地區嚴重相互依賴,中國的金融體系在影子銀行創造出來的大量活動下,風險程度和嚴重性都不為外界所知。

此前,中金公司發佈研報,將A股和H股中小銀行2019年/2020年的利潤預測分別下調1%~10%、4%~13%。#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