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滬倫通」正式啟動,有大陸網民稱,這下不需要香港了。但有財經人士表示,「滬倫通」雖然跟「滬港通/深港通」名稱相似,但不是一回事,要讓它替代香港的金融地位還很遙遠。

「滬倫通」啟動以後,再加上近日香港200萬市民上街抗議港首林鄭月娥強推《逃犯條例》,大陸很多「五毛」在網上藉機說:「香港終於被邊緣化了」、「中國不再需要香港了」。但有香港業界人士表示,「滬倫通」跟「滬港通/深港通」並非同一回事,難以取代香港的角色。

香港《信報》登載財經評論人士高天祐的分析認為,首先,「滬倫通」不是「滬/深港通」,大陸和倫敦有7至8個小時時差(視乎夏令或冬令),兩地股市交易時段完全不重疊。其次,該機制並非讓兩地股民直接買賣對方股市的股票,而只是容許兩地上市公司赴對方股市發行存託憑證,分別名為CDR和GDR。

而根據國際經驗,這類境外存託憑證大多交投稀疏,一來當地投資者對異地上市公司的認識和興趣往往不大;二來即使是對某地股市有濃厚興趣的投資者,通常也會尋求直接參與該地股市,而不是透過「買賣兩閒」的境外存託憑證進行交易。所以,現行「滬港通」和「深港通」機制乃是讓外國投資者參與A股市場的最直接方法,名稱相近的「滬倫通」與之相比,不可同日而語。

《香港經濟日報》也認為,中共嚴管資本海外投資,「滬倫通」象徵意義大過實際。而且「滬倫通」開通不涉及投資者跨境,料對A股流動性影響有限。

滬倫通即上海證券交易所和倫敦證券交易所互聯互通存託憑證業務。據中國證監會、英國金融行為監管局聯合公告顯示,起步階段對滬倫通跨境資金實行總額度管理,其中東向業務(倫交所上市公司在上交所掛牌中國存託憑證,CDR)總額度為2,500億元(人民幣,下同),西向業務(上交所A股上市公司在倫交所掛牌全球存託憑證,GDR)總額度為3,000億元。

大陸券商華泰證券17日發行的全球存託憑證(GDR)在倫交所掛牌交易,成為首間通過滬倫通進行交易的中國公司。#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