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即將走過一半,中國經濟的危機卻絲毫不見緩解,反而日見深重。

去年底,筆者曾撰文探討「七大危機圍燒中國經濟」,令人遺憾的是,如今悉數出現。

然而,隨著中、美貿易戰陷入僵局以及國際情勢的演變,目前中國面臨的經濟危機與民眾切身面對的生活難題,也有了若干變化。在此略做析論。

危機一:債務違約

鉅額債務,依然是中國當前最為沉重的金融未爆彈。

政府舉債創造GDP工程、國企舉債維持無效率營運、貪官從舉債當中盜取利益,此三項特色堪稱中國債務飛速增長的主要推手。

據國際金融協會(IIF)數據,中國債務佔GDP比率,在2007年第一季度約為180%,但在2018年第四季度,數值已經超過293%。

其中,企業債是鉅額債務的首要成份。中共央行2018年金融穩定報告的數據顯示,中國企業債總餘額已經高達GDP的164%,遠遠高於歐、美、日水準。

地方政府債也不遑多讓。標準普爾全球評級(S&P Global Ratings)去年10月指出,地方政府的隱藏性債務金額將近6萬億美元,而政府債務總額佔GDP比率已高達六成。

加上當前中國經濟前景不佳,市場投資者大幅減少購買中國地方政府債、城投債、企業債與公司債,勢必縮減政府與企業的融資金流,加重債務壓力;然而政府與企業卻只能更依賴舉債,動用政商關係繼續向銀行擴大借貸或發債,以債養債。

據中共官方數據,今年地方政府發行的地方債,截至5月已達1.94萬億人民幣,約為去年同期的2.19倍,並且已達全年度地方債務限額的63%。

這意味著,地方政府儘管債務沉重,舉債速度卻有增無減。

更糟的是,許多政府與企業已經無力償債,債務違約頻傳,加上政商權貴惡意掏空資產,帶來難以估算的銀行金融壞帳。

據經濟學家向松祚取得的數據,去年中國企業債券違約金額是過去四年的總和,達到了1,195億人民幣,違約企業高達123家,許多地方政府實質上也已經債務違約。

大量債務違約的後果,就是銀行壞帳暴增,甚至被迫倒閉。5月24日,隸屬明天系控股的包商銀行,突然由當局監管部門接管,成為首家被政府接管的銀行,即是鮮明例證。

然而,包商銀行僅是冰山一角,未來勢必會有更多的包商銀行出現引爆,一旦銀行壞帳連環引爆,政府難以掩護,勢必嚴重衝擊金融體系,甚至釀成北京最害怕的中國金融風暴。

危機二:失業海嘯

「在中國現代化進程中,就業會始終是一個巨大的壓力。」中共總理李克強在今年兩會期間坦言,就業問題是當局的龐大挑戰。

據官方數據,今年4月的城鎮失業率是5.0%,但中共官方的失業數據向來不可信,甚至有學者推估實際失業率應是官方宣稱的三倍。

姑且從其它旁證來觀察。

去年「網易」曾刊出報道,去年上半年倒閉的中國企業高達504萬家;下半年,貿易戰開打後,中共農業農村部在11月主動公佈一項罕見數據稱,有高達740萬人「返鄉創業」,隨即引發各界推測,這是中共用以粉飾失業人數的說詞。

隨著中、美貿易戰持續升溫,大量外資、台資企業相繼撤離中國,包括三星、富士康、偉創力等知名企業紛紛傳出大幅裁員;而不少在大陸就業多年的台灣青年,也在近期搬回台灣,另覓工作。

再加上今年將有834萬名高校畢業生踏入職場,再創歷史新高。面對快速萎縮的就業市場,這群缺乏經驗的社會新鮮人有多少人能夠找到工作?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5月24日黨媒《人民日報》又刊登一篇「走,回鄉創業去!」報道,試圖誘導失業農民工「回鄉創業」,不僅堪稱「此地無銀三百兩」,更投射出當局對失業問題失控的焦慮。

儘管就業數據向來是中共諱莫如深的絕對機密,但從種種旁證跡象來看,不難看出中國就業市場早已籠罩在強烈風暴中,大規模失業海嘯將是今年中共中央及各地政府的嚴峻挑戰。

危機三:消費萎縮

中、美貿易戰擴大延燒、中國生產成本逐年攀高,帶動當前方興未艾的企業外移潮,也帶來了大規模失業潮。

許多中國公司即使沒有外移,卻也陸續放起「無薪假」或生產線停產。

然而,不論是失業或無薪假,都造成大量民眾收入減少、消費意願下降,各地紛紛出現「消費降級」現象。

儘管中共官方數據向來可信度不足,但從官方數據依然可以看出,2018年各季度的人均消費出現下滑走勢,顯示民眾消費力度持續萎縮與保守。

並且,今年1月至4月的零售總額也不斷下滑,顯示這波消費降級的浪潮仍持續發酵 。

民眾收入減少、消費降級,除了將造成民眾生活品質下降外,還會進一步帶動零售業、餐飲業、房地產業的營收下滑,中國真實的年度經濟產值也勢必繼續下探。

危機四:物價飛漲

物價上漲,是當前國內許多民眾不約而同的無奈。

「漲得這麼高啦?!」李克強日前在山東考察時,也對飛漲的蘋果價格大感吃驚。蘋果從去年的一斤4、5塊人民幣,來到一斤12塊。

儘管官方公佈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看似溫和,但食品類價格上漲嚴重。

以4月份為例,CPI數據雖僅2.5%,但豬肉價格卻比去年同期上漲14%,消費者食品價格上漲6.1%。當局甚至警告,今年豬肉價格可能上漲70%。

物價飛漲的主因,不僅是因為非洲豬瘟、農產歉收等因素導致豬肉、果菜價格上揚,人民幣貶值、進口關稅提高等,都是抬高物價的結構性因素。

(未完,待續)#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