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一些看起來「高大上」的組織和培訓,例如,北京大學博雅教育科技研究院、中國傳媒大學鳳凰學院師資培訓等,實際都是通過冒用校名、謊稱合作、刻意誤導等方式進行虛假宣傳,招生牟利。

據《中國消費者報》報道,5 月初,一些家長和學生驚訝地發現,他們積極參與的由所謂「中國傳媒大學北廣在線」舉辦的青少年語言大賽、語言測評等活動,竟是一場騙局。

中國傳媒大學官網發佈「嚴正聲明」,稱社會上一些企業未經許可,擅自發佈該項活動,嚴重誤導社會大眾,損害了該大學的聲譽。

中國政法大學在2019 年研究生招生期間,有人以該校名義在網上發佈「2019 年同等學力碩士學位研究生招生簡章」,並向每位報名者收取近10 萬元費用。而匯款賬戶名為北京華語時代教育諮詢有限公司,該公司行為涉嫌詐騙。

這種欺詐行為並非個例,據北京大學督察室介紹,他們發現不少以北大名義在各地辦附中、附小、幼兒園以及非學歷教育培訓班、夏令營、教育基地或聯合培養授權掛牌的侵權情況。從2017 年至今,核查相關侵權事件31 宗,涉及40餘家公司,相關侵權網站、微信公眾號等達200 餘個。

全國清華系幼兒園超四百家

據《北京青年報》報道,清華大學近期已在江西多地起訴了多家以「清華」命名的幼兒園。僅在5月8 日,贛州市中級法院就審理了5宗以清華大學為原告,江西當地教育機構為被告的商標侵權案。

通過「天眼查」APP 查詢到,全國共有401 家組織或企業的名稱中包括「清華幼兒園」字樣,但其中有多少幼兒園的「清華」字樣獲得了合法商標來源,尚不得而知。

據悉,「傍名牌」行為大致有以下套路:冒用校名作為商標、商號;假冒名義辦學、辦班;號稱擁有名校師資;在校區租場地混淆視聽。

據陸媒5 月12 日報道,中國科學院大學知識產權學院副教授尹鋒林表示,傍知名高校或知名企業商標名稱,確實可能會造成公眾及相關消費者的誤解和混淆。

有評論說,傍名校背後,折射的是中國教育的弊端,以及學生、家長和學校的無奈與辛酸。◇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