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材料,它輕便、防水,能隔熱且隔音,其柔軟的質地能保護其它物品不受傷害,取材便利,製造價格低廉,壽命極長。如此多好處的材料,絕對是人類步入工業化社會百年來最得意的「發明」——發泡膠。然而,發泡膠生產出來後很難自然分解,它的「長壽」給人們帶來了困擾,僅2017年棄置在堆填區的發泡膠廢物約有3.04萬公噸。香港堆填區即將爆滿,如何處理這龐然大物,成為了目前人們不可小覷的問題。由一班有心人發起的「迷失的寶藏:發泡膠回收行動」項目已經運作了近三年,在全港各區設立多個發泡膠回收點,並設回收中心處理,積極探索棄置發泡膠的出路。

一箱箱發泡膠被推送至荃灣的一個工廠大廈,兩千多呎的回收中心被發泡膠堆得滿滿的,甚至需要如螃蟹般側身而行,方能穿過這片「發泡膠海」,到達壓縮處理發泡膠的工作區。能來到回收中心的發泡膠是幸運的,它們可以有機會重生,透過一系列工序,還原成塑膠再生物料,再變成實用的塑膠產品,重新為人類服務。然而,還有大量不幸的發泡膠被送往堆填區,成為遺臭萬年的垃圾,因不易降解,會長年佔用堆填區的空間。還有那些被沖入海中的發泡膠,則會威脅到其它生物的生命,且循環往復經過食物鏈威脅人類自身的健康。

兩千多呎的回收中心被發泡膠堆得滿滿的。(曾蓮/大紀元)
兩千多呎的回收中心被發泡膠堆得滿滿的。(曾蓮/大紀元)

如何處理這令人又愛又恨的發泡膠,且隨著一班有心環保的義工朋友的腳步,前往全港唯一由政府資助的發泡膠回收中心一探究竟。

左:從街市回收的2.5千克的發泡膠,可以製成一塊膠磚;右上:生果盤是PS發泡膠,需要撕去表面PE薄膜方可回收;右下:即棄餐盒、食品盤屬於PS發泡膠。(曾蓮/大紀元)
左:從街市回收的2.5千克的發泡膠,可以製成一塊膠磚;右上:生果盤是PS發泡膠,需要撕去表面PE薄膜方可回收;右下:即棄餐盒、食品盤屬於PS發泡膠。(曾蓮/大紀元)

發泡膠處理流程

發泡膠有著重量輕但體積大的特點,大量發泡膠經回收處理後,所製成的塑膠原料並不多,其物流和回收運作成本高昂,因此香港目前並沒有大規模商業性的發泡膠回收經營活動。如今推行中的發泡膠回收項目,獲「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環保基金)撥款贊助,回收來自工商業、教育機構的發泡膠,中心也與不同社區團體及部份環保基金資助的社區回收中心合作設立回收點,市民可將個人儲存的發泡膠交予回收點。

當中心透過不同途徑回收各類發泡膠後,需要人工去除其中所有的雜物、污漬,撕去標籤貼、封箱膠紙、去除生果底盤的膠膜等,再對發泡膠進行種類及顏色分類。在發泡膠回收中心內,有兩個熱熔機,它們是工場內的「功臣」。發泡膠經機器打碎,透過熱熔工序,將其壓縮成長條狀,並製成膠磚。中心職員則會聯絡回收商,將膠磚在本地其它工場或東南亞國家加工,生成塑膠再生物料——膠珠,最後再送去中國大陸的工場製造出相架、室內裝飾的牆腳線、膠袋等產品。

膠珠可送去大陸的工場製造出相架、室內裝飾的牆腳線、膠袋等產品。(曾蓮/大紀元)
膠珠可送去大陸的工場製造出相架、室內裝飾的牆腳線、膠袋等產品。(曾蓮/大紀元)

回收發泡膠的種類

生果網是PE發泡膠,材質較柔韌,伸展性好,所以街市內的蔬菜、水果都是用它做包裝。(曾蓮/大紀元)
生果網是PE發泡膠,材質較柔韌,伸展性好,所以街市內的蔬菜、水果都是用它做包裝。(曾蓮/大紀元)

中心工作人員Elsa介紹,目前可回收的發泡膠包括PS(6號)及PE(4號)兩類物料,它們各有特色,功用也不同。她向參與活動的朋友展示當前最為常見的回收種類:PS發泡膠材質較硬朗,易碎且脆,包括即棄餐盒、食品盤、保鮮箱、發泡膠板、電器外部防護包裝等;PE發泡膠材質較柔韌,伸展性好,包括生果網、珍珠棉、填充粒、電器內裏軟質防護包裝等。

回收中心工作人員Elsa在講解發泡膠的分類與回收處理流程。(曾蓮/大紀元)
回收中心工作人員Elsa在講解發泡膠的分類與回收處理流程。(曾蓮/大紀元)

發泡膠根據潔淨度也有分類。純白、無污染的發泡膠料屬於最高等級(A Grade),有污跡及雜質的屬次等(B Grade),雜色及黑色則屬最低級(C Grade)。由這三種等級發泡膠製成的壓縮磚回收價格也有所不同,最高等級的回收價可達每公噸500美元,次等則有300至400美元,最低等級則是200美元。

發泡膠經機器打碎,透過熱熔工序,將其壓縮成長條狀,並製成膠磚。(曾蓮/大紀元)
發泡膠經機器打碎,透過熱熔工序,將其壓縮成長條狀,並製成膠磚。(曾蓮/大紀元)

發泡膠透過熱熔工序可壓縮成長條狀。(曾蓮/大紀元)
發泡膠透過熱熔工序可壓縮成長條狀。(曾蓮/大紀元)

經處理製成的膠磚。(曾蓮/大紀元)
經處理製成的膠磚。(曾蓮/大紀元)

將膠磚在本地其它工場或東南亞國家加工,生成塑膠再生物料——膠珠。(曾蓮/大紀元)
將膠磚在本地其它工場或東南亞國家加工,生成塑膠再生物料——膠珠。(曾蓮/大紀元)

Elsa表示,該項目截至2018年12月底,共回收了約100公噸發泡膠,但對比起每年堆填區逾三萬公噸的發泡膠棄置量而言,能處理的數量只是微乎其微。以工場目前人手、租金的狀況,每日要處理七公噸的發泡膠,才能做到收支平衡,目前尚未能達到。項目屬非牟利性質,如有收入須撥回項目,以抵銷項目的成本。項目如今已經獲批延期,會在之後的兩年繼續為市民服務,也會繼續加強教育,令更多機構、市民認識到發泡膠對環境帶來的威脅,鼓勵從源頭減廢。

凝聚有心人 共同努力探索出路

「迷失的寶藏:發泡膠回收行動」項目的開展,凝聚了越來越多的有心人關注香港發泡膠的問題,更有不少「不是垃圾站」幫助宣傳、回收發泡膠,開拓了不少公眾回收渠道。

筆者在參觀回收中心當日,亦與中心員工、一眾義工一齊前往荃灣街市回收生果網、生果盤,歷時約兩小時,回收約5.5千克的發泡膠。近三年的項目開展過程中,員工們與街市的檔主建立了很好的關係,當一行人來到檔口時,不少檔主主動拿出儲了一周的生果網、生果盤,還有部份檔口當日未開檔,員工也知道回收物的儲存位置,熟練地取出。

羅小姐是中心的兼職員工,每逢周末便前來幫忙,她十分熱心支援項目,她表示與檔主建立關係的過程也令她感動,街市內地方狹小,檔主幫忙儲存回收物也不容易,但有一批熱心的檔主願意儲存,對他們的行動表示支持。羅小姐認為,只要人人出一點力,便可以讓這個世界少一些白色污染,保護屬於我們的地球。

*********

近日有關發泡膠的使用、棄置及回收的議題在立法會討論,環境局書面回應立法會提問,稱正在積極籌備推展都市固體廢物收費計劃,並就管制或禁用即棄塑膠(包括發泡膠)餐具的可行性、範圍及機制進行研究,研究結果將於2020年完成。發泡膠議題引起政府的重視,是不少有心人努力的結果。發泡膠在百年間帶給人們不少便利,但如何減輕其對環境的危害,留給子孫後代一個綠色的家園,則是我們仍需探索的道路。◇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