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反引渡惡法大遊行有13萬港人上街,是雨傘運動以來最多港人上街的一次行動。昨日台灣殺人案疑犯被高等法院判囚29個月,民主派及部份建制派皆認為港府仍有足夠時間考慮或撤回引渡惡法,不過特首林鄭月娥態度強硬,務必在今年七月前通過草案。有接近建制派的消息人士透露,今次林鄭硬推《逃犯條例》修訂,是借台灣殺人事件,暗渡陳倉,以《逃犯條例》直接取代23條。評論分析,林鄭在北京的施壓下恐重蹈當年反23條董建華的後塵。

因一宗台灣殺人案,港府借題掀起引渡惡法風波。案中疑犯陳同佳涉嫌去年二月在台灣殺死女友後棄屍,返港後利用女友的提款卡提款,並處理其手機及相機等財物。他早前承認4項在香港的洗黑錢罪,昨日高等法院法官以入獄39個月為量刑點,判他入獄29個月。

法官彭寶琴判刑時指,今次是處理洗黑錢,而非殺人,兩者不同。判刑時考慮的是犯罪複雜程度、歷時多久,及涉及得益多少。又指,偷取死者財物屬嚴重罪行,而涉案的財物由境外帶返本港,涉及國際元素,加上被告是唯一受益者。四項控罪量刑起點分別是12至39個月,考慮了被告認罪,扣減三分一刑期,部份控罪的刑期同期執行,共判囚29個月。扣減他已被還押的13個月,仍需繼續服刑。

13萬人上街  林鄭態度強硬

特首林鄭月娥結束訪京行程後,與保安局局長李家超一同見記者回應判刑。李家超表示,根據《監獄規則》,如果在囚人士行為良好,可獲扣減三分一刑期,按照過去經驗,如果陳同佳行為良好,最早可於10月出獄。

林鄭月娥則仍態度強硬,強調必須爭取在今年7月前通過修訂《逃犯條例》:「釋放日子約是今年10月,換句話說審議修訂條例有的的確確的逼切性,甚至可以說是刻不容緩。必須要爭取在2018至19立法年度,即是今年暑假休會前要在立法會通過,讓我們有足夠時間做跟進工作。」至於周日13萬人上街,她則表示,希望在審議法案的過程,消除市民疑慮。又說會很認真考慮,處理議員提出的建議。

民主派促林鄭回應撤惡法

民主派與民陣召開聯合記者會回應周日遊行及陳同佳判刑。民主派會議召集人毛孟靜表示,周日遊行參與人數比預期好,政府不應自欺欺人,要回應民意,馬上撤回或擱置草案,包括考慮民主派提出加入「日落條款」和擴展本港法院域外法權的方案,「連國際新聞都覺得很罕有的畫面場景,她都認為是不必在乎的話,她是貽笑國際大方,林鄭現在在香港的管治已到臨界點,我們希望她要認真考慮,而不是說他們純粹是政治口號不用擔心,不然我們警告她是林鄭下台。」她又要求林鄭月娥儘快與民主派見面商討。

民主派要求政府撤回現有方案,否則特首林鄭月娥應下台。(蔡雯文/大紀元)
民主派要求政府撤回現有方案,否則特首林鄭月娥應下台。(蔡雯文/大紀元)

公民黨立法會議員楊岳橋指今次法院的判刑,顯示政府有充份時間處理台灣殺人案,要求政府撤回現有方案,「草草立法只會後患無窮,......如果繼續冥頑不靈,這只會是與民為敵,13萬人只不過是一個開始,只會惹起更多的民憤,只會有更多人出來反對他。」

法律界議員郭榮鏗也強調陳同佳案的判決反映修例並無需要匆匆通過,目前仍有足夠時間讓政府撤回草案,「台灣殺人案,下午的判詞證實了根本無需要政府要匆匆在一兩個月內通過這方案,所以我們現在正式再次要求政府馬上撤回這個《逃犯條例》方案。」

公民黨立法會議員郭家麒也警告林鄭製造的假象已破滅:「如果她再衊視這13萬人對她的呼聲,死期不遠,她應盡快下台,如果中央以為今次可以透過這事奪去香港一國兩制它只會引起更多香港人不論對特區政府及中央政府更大不信任,只得一個後果:社會更撕裂,不會再有它想像中的和諧,香港會繼續在這旋渦中連我們最起碼經濟價值都會消滅。」他重申國際商家已指若通過引渡條例,香港經濟地位岌岌可危:「連我們最後的一根救命草香港經濟地位都玩完香港真的玩完。」

前立法會議員梁國雄已預測林鄭的下場:「大家知道我們特首有4個,一個是腳痛下台,董建華2003年7月1日遊行後沒多久他突然說腳痛,大家知道他現在到處走,梁振英說家中有事不競選,林鄭月娥要想想她有甚麼病,有甚麼理由體面下台。」

消息人士:暗渡陳倉計

有接近建制派的消息人士透露,林鄭今次接的政治任務,是因為特區政府遲遲未能就23條立法,有人獻計「西環」,就借台灣殺人事件,暗渡陳倉,以《逃犯條例》直接取代23條,表面上是處理嚴重刑事案件,初時估計民意不會有太大迴響,實則是醉翁之意,曲線提早完成23條。

此舉更有額外的收穫;除了針對國安有關的事項,例如中央不喜歡的外國勢力及政治對手等,還直接突破香港特區主權移交20年,各個行政部門、立法會等已經回歸並俯首稱臣,但司法機關仍是插針不入、撥水不進,沒有回歸的問題;直接把中央關 注的案件,不管是國家安全、政治、 反貪、對國家經濟有重大影響的案件 或方便自己管治的事情等等,納入大陸的公、檢、法體系。

對習近平提出之對港全面管治權,繼舖天蓋地、首無前例在香港特區政府、各個商會、同鄉會、專業界別派出宣講團,傳達兩會精神外的進一步落實,是林鄭的重要政治任務,亦是林鄭可否成為首位港人特首,日後可否進一步在中央兼任有實權的委部級官員的考試。

消息人士又分析說,「昨天不見沿途有土共叫陣,應該是接到西環高層指示,不要激發民意,悶聲發大財,不要戀戰,速戰速決,對泛民有何啟示?可見對方是非常急著完成中央交給的任務。」

建制派現分裂

經過13萬人上街後,昨日親建制的《星島日報》社評以「《逃犯例》爭論擴大政府宜暫緩再議」為題,促政府勿漠視修例硬闖關的負面影響,若不宜進就應果斷暫緩,指這才是負責任政府應有的態度。而早在上月底中共全國政協常委、星島新聞集團主席何柱國在該報周年晚宴上曾借《逃犯條例》寸特首林鄭月娥,他稱有人向他說:「今日嚟埋呢一鋪(今日來這一次晚宴),都不知下次有無機會來。」何說,聞言後追問友人何出此言,其友答道:「給人拉去坐牢都不一定。」

昨日台灣殺人案疑犯陳同佳被高院判囚29個月。有商界背景的經民聯立法會議員梁美芬認為,刑期代表疑犯不會在短期內釋放,立法會仍有時間審理《逃犯條例》的修訂,又指周日遊行人數不低,應重視市民的憂慮。

自由黨榮譽主席田北俊昨日接受傳媒訪問時再次質疑現時《逃犯條例》存在漏洞的說法,「當年我們是基本法諮詢委員會,這條條例是討論過的,誰說看漏的。《基本法》你有否留意23條要本地立法,這條遣返條例沒有說要本地立法,為什麼?當年的領導會看漏?」他又表示,自由黨正諮詢商界意見,會視乎選民意見決定是否支持修例。

另外,《逃犯條例》法案委員會今日(30日)召開第二次會議準備再選主席。昨日,22位建測規園界選舉委員致函建築、測量、都市規劃及園境界功能界立法會議員謝偉銓,表達對修訂《逃犯條例》的憂慮,要求他兌現競選承諾,爭取及保障同業權利及利益,並以客觀科學的方式諮詢選民意見。

信中指,修訂對香港社會及業界會產生不良影響。行內不少從業員均有參與跨境項目,專業上自當遵守各地之法律,但有些國家或地區的司法制度和法治水平和香港是截然不同的。擔憂《逃犯條例》修訂會令業界暴露於更大的法律風險,並會減少從業員參與大陸項目的意願,這與政府及學會一直推動業界參與「大灣區」和「一帶一路」項目的目標完全背道而馳。

又指,政府只須與台灣訂立長期移交安排,或以個案方式移交安排處理案件,而毋須將大陸納入有關引渡法律的適用範圍內。

大律師公會執委石書銘昨日在一電視節目中提醒港人,他強調今次政府提出的修例也包括《刑事事宜相互法律協助條例》,屆時香港執法機關可應大陸要求上門搜證:「它是香港的執法機關,只要有大陸的執法機關要求的話,可以去你家或寫字樓搜證,將你的財產凍結。拿走你寫字樓的文件,將這些資料全部送上大陸。」

硬推修訂恐重蹈董後塵

公民黨主席梁家傑說,如果林鄭繼續以一種君臨天下式的態度,唯我獨尊而漠視民意,相信23條的軌跡會在未來這段日子會出現。(蔡雯文/大紀元)
公民黨主席梁家傑說,如果林鄭繼續以一種君臨天下式的態度,唯我獨尊而漠視民意,相信23條的軌跡會在未來這段日子會出現。(蔡雯文/大紀元)

公民黨主席梁家傑回應林鄭的強硬態度,他指林鄭正重蹈董建華在2003年立23條的覆轍,包括目前多位附合林鄭急切通過草案的人士與當年極其相似;當年反23條立法,也是經過幾次的遊行將民意推到高峰,周日13萬人上街已比第一次遊行多出十倍人,他警告林鄭:「如果林鄭繼續用這種囂張跋扈的態度和漠視民意、民情的一種處理方法,我可以先行警告她,她是會跟隨董建華的足跡。」

他又說之前一地兩檢,部份市民可能會認為只要不去西九就沒有風險,但今次《逃犯條例》修訂惡過23條,加上劉鑾雄和林榮基二人迫不及待地離港令港人感到有切膚之痛。「所以如果林鄭繼續以這種這樣的一種君臨天下式的態度,唯我獨尊而漠視民意,我相信23條的軌跡其實會在未來這段日子會出現。」

科大社會科學學部副教授成名質疑特首林鄭月娥強硬態度可能有北京的施壓,定下通過修訂的死線。(蔡雯文/大紀元)
科大社會科學學部副教授成名質疑特首林鄭月娥強硬態度可能有北京的施壓,定下通過修訂的死線。(蔡雯文/大紀元)

科大社會科學學部副教授成名也認為,林鄭強硬態度可能有北京的施壓,定下死線。「特別我們看到北京透過中聯辦的高層都強調過23條立法是特區政府的責任,所以有理由相信習近平為首的現在的北京政府,對香港實施全面的管治權是包含了無論23條又好,甚至現在的移交逃犯條例都有一些比較強硬的立場。所以林鄭的回應都是反映到她其實扮演純粹是北京一個代表的角色。」

他指周日有13萬人上街反映很多港人願意挺身而出,捍衛自己的自由和人權,特別是「免於恐懼的自由」,因為海內外的律師界或人權組織皆知道中國沒有真正的司法獨立,同時今次草案比23條更嚴重,港人要押回大陸受審。他警告當局如果繼續強硬態度強推,恐觸發更大規模的一個反抗浪潮,「一個所謂群眾運動。」◇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