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信巨頭華為持續擴張20多年,如今已成為全球化的跨國公司,並一直宣稱在5G領域佔主導地位。不過,自2018年年底華為太子女孟晚舟被捕以來,華為對世界各國構成國安威脅的問題備受全球矚目。

美國情報部門指,華為網絡設備可能開設「後門」,或讓中共藉此從事間諜行為。美國為此呼籲抵制華為的滲透,並敦促盟國跟進。儘管華為如今在海外屢屢碰壁,但仍宣稱形勢大好。展望5G新時代,在美國抵制華為滲透的角力中,到底誰勝誰敗?

5G技術大戰

5G是指第五代移動通信網絡,其峰值理論傳輸速度可達每秒數10Gb,比4G網絡的傳輸速度快數百倍。能夠連接更多的終端設備,為機械人、自動駕駛汽車、遠程教育和醫療等提供服務網絡,讓物聯網、虛擬現實和人工智能得到更廣泛的運用,社會各領域都可能隨著5G的運用而發生重大變革。

在升級消費者體驗的同時,5G網絡發展也會帶來國家安全的風險。5G網絡所依靠的複雜軟件有很強的適應性,會進行自動更新。這意味著5G服務商可以在用戶不知情的情況下更改數據,甚至插入「後門」,攔截政府、情報機構和企業通信。

從2018年開始,美國政府因國安考慮,開始嚴審華為的設備和技術。去年8月,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法案,禁止美國政府人員與政府承包商使用華為與中興技術、產品與零件,並敦促盟國跟隨。

特朗普政府認為,5G是一個戰略領域,任何主導5G技術的國家,將在未來擁有經濟和軍事上的優勢,與美國意識形態不同的專制國家中國(中共)如果佔據這個優勢,將使美國和盟國陷入危險的境地。

美國國會議員、政府和情報官員們普遍認為,華為的設備可以被中共用來蒐集情報。中共的《國家情報法》第七條規定,任何組織和公民都應當「依法」支持、協助和配合國家情報工作。

自去年以來,美國以「安全問題」為由,敦促包括歐盟和其他一些「盟友」禁止華為參與當地的5G建設。近期,美國國務卿蓬佩奧表示,他對說服歐盟強硬對待華為存有希望。但「由於情報官員是實用主義者,而非政客,他們需要在現實世界中管理風險。」

4月初,《華盛頓郵報》報道稱,美國安全官員正在思考如何阻止網絡互聯帶來的破壞性攻擊和潛在間諜行為。報道稱,雖然美國官員尚未放棄敦促其它國家阻止華為參與5G建設,但他們也認識到,很多國家已經在5G建設中使用低成本的華為設備。

而在另一篇報道中,直接將美國官員現在的做法稱為「後華為未來」的備選方案「B計劃」。他們已經開始討論採取加密、分段化網絡組件以及設置更高安全標準等手段保護關鍵系統。

華為佈局發展中國家 再向發達國家滲透

華為於1987年由具有中共軍方背景的任正非創立。經過30餘年的發展,目前已成為全球第一通訊設備供應商、全球第三大智能手機廠商。

據《華為管理變革》一書介紹,1994年,任正非提出,「10年後,世界通信行業三分天下,華為將佔一分」。

華為在1996年進入了俄羅斯市場,1997年進入拉丁美洲市場,1998年進入非洲市場,2000年進入亞洲市場。截至2005年,華為已經擴張到世界各地,建立了很多海外子公司。

華為在初期採取了在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進行「撒種子」的策略,即把國際化重點放在了發展中國家和新興市場上,然後再慢慢地向發達國家市場滲透。

任正非在一次講話中稱:「當我們計劃國際化的時候,所有肥沃的土地都被西方的公司佔領了。只有那些荒涼的、貧瘠的和未被開發的地方才是我們擴張的機會。」

到了2008年,華為銷售額的75%都來自中國以外的市場。

《華為管理變革》指,2009年,華為建立第一個5G研發團隊。近年來,為了開發5G,華為開展了一系列合作活動。

華為與紐約大學、哈佛大學、史丹福大學、劍橋大學和香港科技大學等20多所大學,與德國電信、沃達豐、NTT DoCoMo(日本一家電信公司)、Telefonica(西班牙電話公司)、TeliaSonera(北歐一家電信營運商)和Etisalat(阿聯酋電信)等20多家營運商,與其它行業的領先企業(如寶馬、大眾、沃爾沃、西門子和博世等),以及10多個5G全球行業機構建立了密切合作關係。

《華爾街日報》報道,華為全球化佈局,主要市場有中國、歐洲中東非洲(EMEA)、亞太、美洲等地區。2012年和2013年歐洲中東非洲(EMEA)地區是華為最大的營收市場。

中共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網站稱,華為為非洲超過50個國家部署了超過一半的無線基站、超過70%的LTE高速移動寬頻網絡以及超過5萬公里的通信光纖網絡。

去年以來,華為在一些西方國家受挫,但仍有電信行業分析師認為,發展中國家會出於成本考慮繼續選擇華為。

美國智囊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的報告指出,在中共政府資金的支持下,華為的電信網絡成本比其它競爭產品低20%至30%,華為還為外國客戶提供慷慨的租賃或貸款條件。許多國家受到大幅折扣的經濟誘惑,拒絕華為的產品意味著要為安全支付「溢價」,這往往受到經濟部門的反對。

去年11月,華為常務董事、營運商BG總裁丁耘在倫敦舉行的第九屆2018全球移動寬頻論壇期間宣稱,華為已經簽署22份5G網絡合同,並正與「全球50多家營運商」合作進行5G測試。

美國等國家為甚麼抵制華為?

近年來華為因為後門風波、安全風險、多國抵制,頻頻登上國際媒體的頭條。

華為長期被指控從事間諜活動、竊取商業機密,以及從事美國情報部門指出的違規行為,但華為一向對這些指控予以否認。

4月20日,英國《泰晤士報》(The Times)引述消息人士報道,美國中央情報局(CIA)指控華為接受來自中共的國家安全委員會(China's National Security Commission)、中共軍隊(People's Liberation Army)與中共國家情報網(Chinese state intelligence network)等安全機構提供的經費。

美國對華為的懷疑由來已久,理由是擔心中共在華為設備中安插「後門」,盜取美國的機密信息。儘管目前鮮有證據證實華為參與了間諜活動,但專家指出,問題焦點不在於華為是否已經替中共政府進行了間諜活動,而是中共的專制本質,導致企業和政府間的界限正在消失。

據美國之音報道,美國聯邦調查局局長克里斯托弗.雷(Christopher Wray)表示,中共政府與表面上的民營企業之間的界限「模糊不清」,尤其是合法行為及公平競爭與撒謊、黑客行為、欺詐以及偷竊之間的界限模糊不清。

許多西方機構認為,中共的專制體制意味著,如果被要求與安全機構合作,無論是私營企業還是國有企業,都將不可避免地被迫合作。而且,中共的《國家情報法》就明確要求中國企業支持、協助和配合國家情報工作。

有消息稱,美國業界人士估計,中共大約向華為提供總數在1千億至兩千億美元的補貼,試圖通過華為在世界的擴張,控制全球通信系統。

美國中情局(CIA)在2011年10月的一份公開調查報告中披露說,在過去三年裏,華為從中共政府拿到近2.5億美金的資助,為中共提供情報服務。華為類似於前蘇聯克格勃式的情報部門。

美國國務院高官今年2月6日說:讓華為進入5G就是助中共擴大監控。美國政府的表態清楚說明了抵制華為的原因。

眾所周知,華為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任正非曾是中共軍人。有關華為與中共政府的關係、以及作為非上市公司所有權關係的不明朗,在許多國家都引起質疑。

美國眾議院情報委員會2012年的一份報告再次引發美國對華為是中共間諜工具的擔憂。報道警告說,華為為中共軍隊的精英網絡戰機構提供特別網絡服務。

日本媒體2018年底披露,華為通信設備內被發現有「多餘零件」。澳洲戰略政策研究所(ASPI)2018年7月發佈報告,披露華為或與非洲聯盟的重大數據洩漏事件有關。

澳洲信號局局長麥克.波格斯(Mike Burgess)在一次採訪中分析了西方國家拒絕華為5G服務的原因。他說,「如果未來的5G網絡突然中斷,國內的電力和供水系統可能將跟著中斷,金融部門或其它重要機構也可能會受到影響。」在一開始建設5G網絡前,首先應確保國家安全問題,他強調「這是一個基本問題」,並對華為的網絡設備可能被用於網絡攻擊和間諜活動表示擔憂。

美國共和黨籍參議員湯姆.卡頓(Tom Cotton)在一份聲明中寫道,「華為實際上是中國共產黨的情報蒐集工具,其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任正非)曾是中共軍隊的工程師。」「如果像華為這樣的中國電信公司違反我們的制裁或出口管制法律,就應該得到『死刑』(death penalty)。」

資深政經評論家、資深新聞媒體人林保華表示,華為是中共反美反西方活動很重要的白手套。

加拿大卡爾頓大學(Carleton University)教授、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前戰略分析師斯蒂芬妮.卡文(Stephanie Carvin)表示,中國(共)擁有「強大的」全球間諜網絡。「華為在任何意義上都不是一家正常的公司。」她認為,華為作為被中共選中扶持的所謂「冠軍企業」,代表著中共的利益。

今年1月,波蘭當局以間諜罪名逮捕了一名波蘭籍的網絡專家、還有一名中國人。這名中國籍疑犯是華為員工,這宗案件也再度外界對中國電信巨頭藉「後門」竊取情資的疑慮。

安全問題曝光後 華為海外發展日漸艱難

去年以來,華為遭到國際社會的圍堵封殺,美國、澳洲、紐西蘭、日本等國家已先後宣佈,禁用華為5G網絡設施。

《紐約時報》報道稱,美國官方實質上阻止了華為向美國銷售其電訊基礎設備。

《德國之聲》中文網報道,除了華為的通信基礎設施產品,其智能手機也沒能按計劃進入美國市場。華為原計劃在2018年1月的拉斯維加斯消費電子展上與美國電信服務商AT&T合作推出新手機,進軍美國手機市場。而在美國國會多名議員向聯邦通信委員會發出聯名信,對華為通過美國主要通信服務商銷售客戶終端產品的計劃表示憂慮後,AT&T取消了同華為的合作。

同屬大洋洲的巴布亞新畿內亞,其通信基礎設施非常薄弱,有意進行大規模擴建升級,並且修建通往澳洲的海底光纜。華為2016年就已經同意為該國新建通信網絡。但據路透社報道,美國、澳洲等國正在發動一場強大的公關戰,試圖在競標中戰勝華為,抵制中共在南太平洋上的影響力擴張。

華為在連續碰壁之後,非常重視深耕多年的歐洲市場。在整個歐洲市場上,包括德國電信、英國電訊在內的眾多電信業巨頭都大量採購、部署華為的設備。但是在去年7月,英國情報機關的一份報告認為,華為為英國電信領域提供的眾多關鍵設備,造成了一定的安全風險。

德國政府計劃在2019年上半年舉行5G頻譜牌照拍賣,這將是一個投資規模高達800億歐元的巨大市場。對於深耕德國市場多年、早已成為德國多家電信企業主要供應商的華為而言可謂志在必得。但是,德國政府內部有聲音認為,來自中國的電信設備會威脅到德國的國家安全,呼籲將華為等中國電信設備廠商排除在德國5G通信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之外。

台灣當局則在醞釀延長針對中興、華為這兩家中國廠商的電信產品5年禁令,認為這會造成安全隱患。12月10日,立法院部份議員呼籲將華為禁令延伸到金融領域,禁止銀行、保險公司使用華為的服務器、交換機等產品。目前,華為在台灣只銷售無線電話等消費類產品。

中國的華為、中興,瑞典的愛立信和芬蘭的諾基亞被視為全球四大通信設備商,他們主導了5G網絡所需核心網絡技術的市場。而華為被認為處於領先地位。

但是也有文章表示,華為在5G領域中的發展並不是順風順水,去年9月份發佈的數據顯示,當時全球共產生了17個5G訂單,而愛立信則拿下了7個,諾基亞則是在近期先後獲得了國內三大營運商合計20億歐元的5G大單以及南非的5G市場。就拿5G訂單數量來說,華為是落後的。

各國政府對華為產品安全風險的警惕,令其海外業務發展日益艱難。

近日,Strategy Analytics的Service Provider Group發佈題為《領先5G RAN廠商比較及2023年5G全球市場潛力——愛立信、華為和諾基亞》的報告,引發一些爭議。

對此,Strategy Analytics4月17日做出澄清。其執行研究總監菲爾.肯德爾(Phil Kendall)發文表示,有充份證據表明華為在5G市場中的強勢地位,然而差距並不巨大,需要指出的是,愛立信和諾基亞在5G上也取得了很多成功和市場肯定,此外還有三星公司也取得了初步成功。

「華為、愛立信和諾基亞的市場份額大致相似,形成了強大的全球競爭格局。同時也將給予小型供應商一些健康的市場機會,使得他們可以在這三強之下找到自己的競爭空間和細分市場」。#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