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孩子來說是否存在一個學習的最佳時間點?那時他們的大腦發育已非常適合學習閱讀、寫作或樂器演奏。讓孩子儘早開始學習總是明智的嗎?

我們都想讓孩子的人生有個好的開始,但是要想知道何時才是開始學習語文、數學、音樂的最佳年齡卻是件困難的事情。隨著孩子的成長、經驗的積累和大腦的發育,一定存在一個有利於學習的「機遇窗口」。

哈佛大學的一篇研究論文認為,孩子的大腦發育過程好比是建一棟房屋,父母的遺傳提供了建房所需的藍圖,健康的環境提供了建房材料,孩子自己獲得的經驗是建造房子的技能。

針對學習的「機遇窗口」科學家還給出了一個專門術語——「敏感期」,在此期間孩子的腦神經迴路對獲取經驗是專門開放的,這個窗口一旦關閉,當然不會突然徹底關閉,大腦的學習能力會明顯下降,學習效果會大打折扣。

哈佛大學的研究顯示,在未到「敏感期」之前就試圖教授孩子一項技能,是徒勞無益的。所有的技能獲取也都有賴於「敏感期」,那麼各種技能的「敏感期」開始於何時呢?

閱讀

越早開始閱讀越好嗎?不是的,德國的兒童教育專家蘇蓋特(Sebastian Suggate)教授給出了否定的回答。他認為好好學說話就能提高閱讀能力。他的研究表明,通過聽與說這樣面對面的語言交流就是培養閱讀能力的良好開端。通過聽和說來學習詞彙,會自然掌握發音和語法,同時也會自然而然地促進閱讀。大概要到小學四年級,孩子的閱讀能力才有助於學習更多詞彙。與學習第一語言不同,學習閱讀沒有「敏感期」,成年人也能做到。

蘇蓋特教授認為:讓孩子更早的開始閱讀(比如5歲),並不會帶來長久的益處,也不會令孩子更加喜愛書本,也無助於學習更多的知識,因為7歲才開始閱讀的孩子會在11歲之前趕超上來。一項針對新西蘭兒童的研究發現,有1/3在閱讀上表現最差的兒童在8歲或9歲時就趕上了那1/3表現最好的兒童。

數學

澳洲巴拉瑞特(Ballarat)市的天主教大學高級數學講師傑爾瓦索尼(Ann Gervasoni)博士認為,學數數時,是不存在「敏感期」的。兒童在剛開始學習按順序背誦數字名稱時就如同背詩一樣,他們意識不到數字單詞所表示的數量,因此在家裏要注意和孩子探討數學的基本思想,將「多」和「少」的概念貫穿到日常生活中。

研究發現,數學在兩個方面存在敏感期,一個是建立數量(即識別多與少)的概念時,一個是學習使用符號時。與孩子玩耍時可用兩根小棍(即數量)表示兩個朋友,進而再用一條彎彎曲曲的曲線「2」(即符號)來建立數字「2」的概念。

研究還顯示,在3、4歲至7歲期間幫助孩子建立多與少的數量概念對他們的生理發育非常重要。

幫孩子建立數量概念時可以藉助實物來比較,而完全不必去數數,比如要想知道在一個組裏是人多還是蘋果多,可以觀察一下組裏是否每人都有一個蘋果。

第二語言

學習第二語言卻是個例外,的確是越早開始越好。在媽媽肚裏孕期25到30周大的寶寶就能夠聽懂媽媽講的話了,而且還知道媽媽是否在說不同的語言。從出生就開始學習是掌握雙語的最佳方式。出生6個月之後,寶寶的大腦會激勵他們的耳朵辨識母語之外的聲音。到12個月大時,大腦對第二語言完全關閉,除非寶寶經常聽到第二語言。但如果孩子6歲了還只會說英文,也不必太失望。語言研究員皮爾遜(Barbara Zurer Pearson)發現,只要7歲以前開始學習第二語言,孩子都能流利使用第二語言。

事實上,幼兒期之後孩子們的舌頭更靈巧,可以重複更長的詞句,有更好的記憶力,能更好地理解單詞和句子。

然而,要是到了青少年時期才開始學,並要達到接近當地人的語言水平則要困難得多(儘管不是不可能),而且或多或少總會帶有一些口音。

要想達到像當地人一樣的水平,開始學習的年齡尤為重要。當然,語言環境也很重要。皮爾遜的研究表明,每天、每周或每月至少要用20%的時間來接觸第二語言,才有可能達到當地人的水平。

樂器

至於甚麼時候開始學習樂器最好,這可沒有簡單的答案。研究表明,兩個月的嬰兒就能夠辨別兩個音在一起聽起來是協調還是刺耳。幼兒可以學會音階,但要到6至12歲時才能掌握和聲。一般來說,10歲之前大量接觸音樂對於在大腦中培養「音樂細胞」至關重要。

研究發現,4至5歲的兒童學習鋼琴或小提琴一年後,他們大腦的聽覺皮層比同齡沒學音樂的兒童更大。當然,也有兒童因為遺傳因素顯示出較高的音樂天賦。

花5千小時練習一種樂器可能成為一名好音樂家,花1萬小時可能成為傑出的音樂家,然而讓幼兒花太長時間練習樂器(如小提琴)卻未必是個好主意,已有兩項研究顯示,兒時練習的時間少一點,成年後反而能達到更高的水平,這可能是因為在幼時孩子與音樂建立了良好情感。◇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