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十年來,心理學家們一直把神經遞質多巴胺視為一把雙刃劍:大腦釋放出多巴胺作為一種獎勵,以訓練我們尋找快樂的經歷,但它亦是一種「毒品」,不斷的追求它會導致上癮。

根據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的一項新研究發現,多巴胺也會在非愉悅體驗的反應中釋放,比如觸摸熱茶壺,這可能是在訓練大腦在未來避免這些體驗。多巴胺的陰陽特性可能對成癮和其它精神疾病的治療具有重要意義。例如,在精神分裂症等疾病中,大腦不同區域的多巴胺水平會出現異常,這可能是由於大腦中獎賞回路和回避回路之間的失衡。上癮也可能是由於對快樂和痛苦的反應不平衡造成的。

UC Berkeley 的分子和細胞生物學助理教授Stephan Lammel在《Neuron》雜志上發表論文描述研究結果,就上癮而言,人們只是尋求接下來的獎勵,他們將承擔很多風險去取得濫用的藥物。Lammel表示,我們目前還不知道成癮者的某些高危行為的神經生物學基礎,例如,儘管已經證實會有死亡和發病率風險,他們還是會共用藥物用具。了解藥物如何改變與厭惡有關的神經回路,可能對研究面對負面後果時覓藥行為的持續性具有重要意義。

雖然一些神經科學家長期以來一直猜測,多巴胺具有對有害事件釋放信號的潛在作用,其雙面性直到最近才被發現,是因為釋放多巴胺以響應獎勵的大腦神經元,與釋放多巴胺以對厭惡刺激作出反應的神經元嵌入在不同的分支上。

Lammel指,研究首次揭示了大腦產生獎勵和厭惡結果的精確回路。正因為我們的大腦中有與欲求和厭惡行為相關聯的獨立神經元,所以我們在追求更大的回報的同時,最小化威脅和危險。這種接近與回避的平衡行為無疑有助於人們在不斷變化的環境中生存下來。

Lammel表示,我們已經不再把多巴胺神經元看作是大腦中負責調節獎賞和愉悅的一個單一的細胞群,現在我們根據多巴胺在大腦中的釋放位置,可以對多巴胺的作用做出更明確、更細致的描述。◇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