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灣海濱夜涼如水、爐石塘街道的童年時光、培貞校舍內的師生情誼⋯⋯伴隨著劉全艷女士的腳步,邁入五、六十年代的老澳門,在溫馨的文字中體會那個年代的人情味。在《童年憶舊話澳門》中所描繪的,是寧靜、樸素、充滿著生活氣息的小城故事,如一壺熱茶,餘香繚繞,溫暖人心。

劉全艷女士分享兒時故事。右圖為《童年憶舊話澳門》封面。(左:曾蓮/大紀元;右:出版社提供)
劉全艷女士分享兒時故事。右圖為《童年憶舊話澳門》封面。(左:曾蓮/大紀元;右:出版社提供)

在近日舉辦的新書發佈會上,劉全艷女士動容說道:「我情牽澳門60年,這份情超越了半個世紀,直到今日,從來沒有褪色過。」她自3歲起隨家人離開廣州移居澳門,11歲離開澳門定居香港,33歲移民加拿大至今。雖然在澳門只有短短8年的童年時光,卻是她一生中最寶貴的回憶,歷久彌新。

重拾五六十年代樸素人情

 《童年憶舊話澳門》新書封面,余達明先生手繪。(出版社提供)
《童年憶舊話澳門》新書封面,余達明先生手繪。(出版社提供)

在《童年憶舊話澳門》中,劉女士以細膩入微的筆觸,用一個小女孩的角度,描繪了澳門昔日生活的點點滴滴,五、六十年代的街坊、學校、商店、節慶,再次重現在讀者面前,栩栩如生。

如今物質生活豐富,澳門已經發展為一個繁華喧囂、酒店林立的國際旅遊都市,當年的碎石小路和守望相助的街坊情誼已一去不復返。劉女士分享:「我們為甚麼懷念五、六十年代?第一,那時候父母健在、兄弟姐妹在一起,一家人齊齊整整;第二,那時候的生活簡單,人與人之間有較多的接觸、交流,人情味很濃厚,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很近。在澳門,一落街,街坊每一個人都認識的。」也正是那縈繞心裏的那份濃濃人情,給予她動力,希望能記述她所經歷過的生活,帶領讀者重新體會半個世紀前的澳門。

書中記述了15條大大小小的舊街,許多街道已今非昔比,店舖也大換面,但是對於作者而言,街道中所留下的是人與人之間的回憶,是不可磨滅的。

因為感恩 所以銘記

「得人恩果千年記,得人花戴萬年香。」這是劉女士母親最常掛在嘴邊的話,意思是要銘記幫助過自己的恩人,有機會就要報答人家。這句話深深銘刻在她的心中。在爐石塘(又名庇山耶街)的童年歲月,有不少令她感激的人出現在生命中,如好心提供攤位給父親擺熟食檔的酒舖老闆祺叔,時常給她帶來小禮物的客人伯伯、熱心向母親推薦學校的太太、培貞小學的修女們、伴隨她成長的兒時玩伴⋯⋯如今已到花甲之年的劉女士感恩他們的方式,就是用她的文字把他們的事跡記錄下來,儘管都是生活瑣事,讀起來卻別有一番滋味。書中70篇雜記隨筆,字裏行間均透著濃濃的感恩之情。

劉女士感言:「為甚麼不感恩?這些那麼好的人,那麼好的事情,我不會讓他們在歷史的洪流中消失,我要將他們一一記錄下來,讓這些那麼好的人重新活起來,讓這些好事永遠固定在紙上,永遠不會消失。」

細味親情及師生同窗情

貫穿全書的主線,是一個「情」字,但是劉女士並沒有將這個字直白地寫出來:「我的書名,其實應該是『童年憶舊話澳門情』,但是我沒有將『情』寫出來,我想讓讀者在書中,在字裏行間去體會、去領悟、去品味、去追尋。」

夜幕降臨,父親牽著女兒的小手,由板樟堂街沿著議事亭前地走向新馬路,再由新馬路轉入南灣,把女兒抱上南灣堤岸納涼,返程時經過哪吒廟斜巷,與巷口的街坊閒聊,還不忘給女兒買杯雪糕。短短一程路,便勾勒出父親對女兒的疼愛。

議事亭前地。(陳仲明/大紀元)
議事亭前地。(陳仲明/大紀元)

板樟堂街上的國華戲院商場。(曾蓮/大紀元)
板樟堂街上的國華戲院商場。(曾蓮/大紀元)

哪吒廟斜巷。(陳仲明/大紀元)
哪吒廟斜巷。(陳仲明/大紀元)

書中也有不少筆墨描繪作者與母親相處的時光,還未上學的日子,每天早上起床後,母親總問她同一個問題:「你今天要梳甚麼?辮子、丫角髻還是馬尾?」那時她最享受的就是那把小木梳從頭頂滑落到髮梢的感覺。看母親洗衣服、晾衣服也是劉女士的寶貴經歷,當年的每一件衣服,都由母親親手洗滌,甚至熨燙;一件衣服破了,母親就會一針一線縫好。在現今的機械時代,衣服扔進洗衣機,破了的衣服扔進回收箱,已經感受不到當年的那種對物品珍惜之情了。

劉全艷女士手繪四歲時與母親在新馬路影樓所拍的合照。(出版社提供)
劉全艷女士手繪四歲時與母親在新馬路影樓所拍的合照。(出版社提供)

而在培貞小學唸書的日子,也令劉女士一生難忘。小學二年級的班主任鄺老師,常常給學生們帶來小禮物以示嘉獎,三年級的班主任余老師,常常請她和同學幫忙設計壁報,親切地與她們聊天,有時周末還會請學生們吃飯。劉女士回憶一年級時的午膳後,一班同學偷溜去校舍附近白鴿巢公園的場景,似乎還歷歷在目,不曾離開。而在臨別澳門前最後一天放學後,她與好友金燕結伴走過大三巴街,在大三巴牌坊旁的大關斜巷巷口道別,交付她一本謄文簿,裏面謄寫了她多篇暫未刊登在校刊上的作文。在劉女士的筆下,似乎時間在那一刻凝固,畫面在那一刻定格,化作記憶中美麗的一幕。

從大炮台俯瞰大三巴牌坊與聖安多尼堂區。(曾蓮/大紀元)
從大炮台俯瞰大三巴牌坊與聖安多尼堂區。(曾蓮/大紀元)

新馬路的熱鬧中秋

新馬路。(陳仲明/大紀元)
新馬路。(陳仲明/大紀元)

近十多年來,劉女士每年都會回港探親,並順道去一趟澳門。她表示自己在澳門只會住在新馬路附近的酒店,因為這裏離自己童年所在的爐石塘街道最近。

在五、六十年代的新馬路,繁華、熱鬧,也成為中秋節期間的熱門去處。在劉女士的書中記述:「中秋節的晚上,吃完晚飯後,人們扶老攜幼,到新馬路上觀賞綵燈牌樓,成為一家大小的闔家歡樂餘興節目。新馬路上人山人海,擠得水泄不通,馬路兩邊都有牌樓燈飾,人們看完這邊又跑過那邊看,真是目不暇給。」令她最為興奮的,是街上的餅家,她和姊姊每次在中秋前夕,都會一路途經餅家收集月餅紙回家珍藏。中秋佳節的美好回憶,印在她的心間。

**********************************

這不是一本旅遊書,劉女士筆下的澳門,是記憶中的那個寧靜且充滿著鄉土氣息的小城,「那時候的生活多愜意,多簡單!」劉女士露出了微笑,也希望這一篇篇精緻的短文,能喚起老一輩人對老澳門的集體回憶,令年輕一輩認識五、六十年代澳門的風土人情。◇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