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想一下,假如你知道自己永遠不會再來這家餐廳,你還會給服務員小費嗎?也許吧,因為這就是我們大多數人的社交方式。但是,假如你知道服務員永遠不會知曉你是否留下小費呢?沒有來自其本人的激勵,你還會依舊慷慨嗎?

當邁阿密大學的學者們著手回答這個問題時,他們發現,人類在很久以前就本能地學會了慷慨公平地對待他人,但是,當與陌生人相遇時,如果我們知道自己的行為並不能給自己帶來益處,那就會迅速地拋棄這種善意的合作行為。

該研究發表在近期的《自然人類行為》(Nature Human Behavior)期刊上,其主要作者、心理學家William H.B. McAuliffe和Michael E. McCullough教授解釋説,當我們生活在一個小團體中時,我們認識這個社交圈中的每個人,而且也不知道自己會在何時需要誰的幫助。因此,隨著時間的推移,出於自身利益的需要,我們自動學會了善待別人。

McAuliffe進一步解釋到,人們通常相信,自己如何對待周圍的人是會帶來後果的,無論我們用善或惡的態度對待別人,遲早有一天那人會同樣地還回來。

但是,他們展開的名為「匿名互動的經歷減少了直覺性合作」的研究卻發現,如果我們知道自己的行為不會帶來任何正面的回報或負面的後果,那麽,已經在我們大腦中形成的要讓自己慷慨或公平的「認知捷徑」會被輕而易舉地關閉。

研究團隊將200名志願者暴露在這樣一個社會環境中:無論志願者如何對待他人,都不會得到任何回報或懲罰。隨後,研究人員追蹤他們的行為如何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化。

這些志願者以小組的形式兩次前往研究人員的實驗室,之間間隔一個月。他們被要求玩三場遊戲並做出決定,是否進行投資、是否與房間裡的其他人分享意外的收穫、並是否最終會與慈善機構分享收穫。

第一輪研究顯示,志願者們表現出了可預見的行為:根據他們日常經歷所塑造的習慣,他們公平地將意外收穫與陌生人分享,並將其收穫的一半分給慈善機構。但是,在一個月後的第二輪研究中,他們不再那麼慷慨,平均分享的次數減少了約20%。

「適應新環境後,他們意識到這與他們在日常生活中所處的境況截然不同。」McAuliffe表示。志願者們意識到,「我做什麽無關緊要。它不會產生任何社會後果。假如我慷慨解囊,不會有人走過來拍拍我的背。假如我不慷慨,也同樣不會有人認為我吝嗇。」所以,當他們第二次來時,就不再按照這種認知行事,因為他們已經知道同樣的規則在這裡不適用。

在一直致力於人類行為研究的學者們看來,或許這就解釋了為甚麼和小城鎮的居民相比,生活在大都市的人看上去總是行色匆匆,而且對陌生人缺少友善。◇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