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制美國企業技術轉讓是美中貿易戰的核心問題,既是川普政府施壓中共的緣由,也是中共竭力想要「洗白」污點的對象。 

《華爾街日報》在9月26日發表題為〈中國如何系統性獲取美國企業技術〉的文章,指中國(中共)政府動用一系列手段來獲取美國企業技術,有時甚至使用強制手段;但中國(中共)則認為,這是換取市場准入的門票。 

該文使用多個實例力證中共侵害美知識產權的真實存在,諸多從未見諸報端的內容更震驚美國政商學界。比如:《華日》引述知情人士的話說,1月在美全國商會華盛頓舉行的晚宴上,與會企業高管希望美駐華大使布蘭斯塔德(Terry Branstad)不要在技術問題上對中國(中共)「過度」施壓。 

「如果有人在黑暗小巷裏被捅刀,你在第二天早上之前不會知道是誰幹的。但凶殺案確實發生了。」IBM國際商業機器有限公司副總裁帕狄拉(Christopher Padilla)告訴布蘭斯塔德,中國(中共)有很多報復方式。 

這些內容讓人不寒而慄。隨後,該文作者之一魏凌鈴(Lingling Wei,音譯)在推特感謝點讚時透露,完成這篇報道相當不容易。 

美企一直抱怨中共政府強迫其轉讓知識產權,這種擔憂在近期被進一步加劇,從化學品、電腦晶片到電動車等行業都湧出一批中共扶持的「冠軍企業」競爭對手,進而部分美國企業轉變立場,開始要求美國政府為他們出面發聲、解決中共的強制技術轉讓問題。 

中共當局採取的措施是一概否認。在9月25日高調推出「白皮書」指,多年來美國在華企業通過技術轉讓與專利許可獲得了巨大的經濟利益,是技術合作的最大受益者;更說美國公司是自願與中國企業建立合作夥伴關係。

美調查報告5個月前已駁回中共詭辯

有意思的是,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在3月出台的《301調查報告》專門對中共的詭辯做出回應。 

報告中寫道:「對於調查中,一些代表中國利益的中國貿易協會和律師事務所為中國的技術轉讓制度辯護,認為技術轉讓決定是沒有『政府干預』的『自願協議』的產物。他們還稱,合資企業和技術轉讓安排不同於更廣泛的國家產業政策,國內和國外公司可以選擇何時以及是否建立商業夥伴關係。此外,他們表示沒有中國(中共)法律或法規明確強制外國投資者轉讓技術,中央政府已經指示地方政府不要求技術轉讓。」 

USTR回答是:「調查清楚地證明,中國(中共)的技術轉讓制度是美國企業在中國的一個長期問題。」 

USTR的《301調查》在總統川普授權啟動後,經過7個月的調查、取證,匯總成逾200頁報告,所有過程、報告均公開可查。網絡上也有民間的中譯本流傳。 

報告指,中國(中共)政府使用各種工具,包括不透明和酌情行政審批程序、合資要求、外國股權限制、採購和其它機制來管理或干預美國公司在中國的業務,以要求或壓力將技術和知識產權轉讓給中國公司。此外,許多美國公司報告面臨模糊和不成文的規則,以及與中央政府規則不一致的地方政府規則,這些規則是由中國(中共)政府官員以有選擇性和不透明的方式應用於壓力技術轉讓。 

報告指,技術轉讓應該在自願和雙方同意的條件下進行,且不受政府干預或扭曲。但中國2001年加入世貿組織之後並沒有停止要求技術轉讓,只是從過去公開明確要求用技術換市場准入,變為用口頭指示和閉門會議施壓。 

美國智庫信息技術與創新基金會(ITIF)在遞交給USTR的書面陳述中指,這種做法使得跟「有書面要求一樣有效」,但又能逃避被起訴;同時讓外國公司擔心遭受中國(中共)政府報復和喪失潛在商業機會。

通用電氣與商用客機C-919合作是雙贏嗎?

《華日》的報道中提及一個貌似「成功」的案例。2008年中共當局啟動首款大型商用客機項目C-919,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簡稱商飛)明確表示,只會從外國合作夥伴願意分享技術的中外合資企業購買部件。然後,美國飛機製造的重要公司通用電氣(GE)最終默許了商飛的要求。 

隨後,通用與中國國有公司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中航工業)成立合資企業,新企業目前是中國國產C919飛機航空電子系統的一個主要供應商。 

通用的前任和現任員工告訴《華日》,合資企業使通用陷入困境的航空電子系統部門避免了資產減記的命運。 

通用表示,該公司航空電子系統業務從未發生減記,也沒有減記的風險。而在《華日》問到知識產權問題時,通用表示,公司對保護知識產權高度敏感,無論是在全資業務還是合資企業。 所以,通用與商飛合作大飛機,真的是它自述的雙贏嗎?美商會在《中國2013年民用航空白皮書》中稱,由於中國商用飛機的需求規模(購買力),中國(中共)有效地對國外飛機製造商施加了壓力,要求形成合資企業關係以及進行本地化生產。 

「許多美公司擁有的知識產權是其競爭力和盈利能力的來源,但他們有時需要(含蓄或明確地)將此類知識產權轉讓給其合資夥伴,以換取兩種商業機會——向中國國有航空公司銷售商用飛機和向中國製造的飛機銷售飛機部件。」該白皮書中寫道。 

據美律師協會知識產權法部門調查,近年來許多美國公司都有起訴在華合資夥伴盜用商業祕密的案件紀錄,其中包括美國超導(AMSC)、康寧、杜邦、禮來和通用汽車等。在這種大背景下,通用真有自信在中國保全自身的知識產權嗎?

技術轉讓的深層威脅 2025年美國還剩下甚麼?

中共強制美企技術轉讓對美國造成的還有更長遠的威脅。外交關係協會的經濟學家塞斯特(Brad Setser)在推文上指出,C919或許是個體成功,但在更廣泛的層面上,將對美國產生不利影響。 

他提出了一個問題,從川普發起貿易戰開始之前,中國(中共)就從美大量進口四個行業:飛機/發動機、半導體、特種化學品以及汽車,並在積極嘗試本地化生產、減少進口。

根據中共公布的「中國製造2025年計畫」,到2025年實現70%的「自給自足」,包括航空航天設備和航空航天設備在內的廣泛行業的核心部件和關鍵材料。到2025年美國還剩下甚麼?

USTR的《301報告》指,中國製造2025將重點擴大到占領全球市場份額,而不僅僅是中國市場的主導地位,也是「利用國家資源在全球範圍內改變和創造這些領域比較優勢的更廣泛戰略」的一部份。 

另外一個擔憂是美國的先進技術被中共獲取後,從民用轉到軍用。報告指,中資企業可能通過合資項目或併購,以此為翹板推進中國本土的無人機技術、發動機開發和航空電子能力,因為這些正是中國(中共)欠缺的技術。 

像通用航空電子技術(GE Avionics)既為C919提供核心航空電子系統,同時也為波音787提供核心航空電子系統。雖都是民用技術運用,但這項技術的前身是英國的史密斯航空航天(Smiths Aerospace)公司開發,該技術被用於颱風戰鬥機(Eurofighter Typhoon)以及F-22猛禽戰鬥機。 

USTR的《301報告》寫道:「從這個意義上講,中國(中共)的技術轉讓體系直接加重了對美國等類似經濟體的經濟增長引擎——創新生態系統的破壞。」

僅12%外企 願在華合資運營

中共當局強制外企技術轉讓真的是出於企業自願嗎?根據美國商會2013年的調查,42%的先進技術領域的受訪者擔心「事實上的技術轉讓需求是市場准入的條件」。 

歐盟曾對1,000家駐華公司進行了類似的調查,結果顯示,大多數(52%)選擇全資擁有企業,32%的企業希望能獲得比合資企業更大的所有權股份,只有12%的受訪者表示他們會選擇與現在的中國合資企業合作。

美國對中共 IDAR技術戰略說不

USTR的報告說,中國(中共)政府在指導和協助中國工業技術發展中制定的戰略是「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IDAR),這一戰略尤其在過去10年中對引進國外技術的方式產生了深遠影響。 

而幾乎同時,僅2010~2016年6年間,中共高層在表面上又就技術轉讓與美國達成了10次雙邊承諾,承諾允許技術轉讓由企業獨立協商。 

「這是(中共的)戰術,但我想理性的人會看到、會說中國(中共)過去17年都沒行動,現在也不太可能會做。」美國貿易代表萊特海澤(RobertLighthizer)9月25日在紐約出席Concordia峰會上公開點評中共的對美戰略。他表示,美國幾十年來與中國(中共)政府進行了各種各樣的「對話」都失敗了,所以,川普政府才試用別的方制定關稅對華施壓。 

「總統不會讓這種情況繼續下去」,萊特海澤補充說。◇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