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營環境惡化,媒體報道,台商紛紛撤資,以東莞、深圳為例,早已出現「逃命潮」,台商撤資金額一年估算動輒500億。隨著美中貿易戰升級,台商面臨巨大衝擊,製造業者加速撤離中國。

台商撤資中國

據《遠見雜誌》報道,台商撤資風聲鶴唳,更讓台幹失去舞台。一名台商坦言,撤資情況最嚴重的東莞、深圳,被喻為「逃命潮」,其次是上海、崑山,大陸經營環境惡化,像他們公司,「最高峰時聘了200多位台幹,至今只剩50多人。」

報道引述一份調查詢問具有大陸經驗的台幹,自評身在大陸工作的競爭力,竟只有9%自認仍有優勢,高達73%的受訪者悲觀指出,現在已不如以往。若是想回台灣工作,一名台幹把履歷拿回台灣卻沒人用他,原因是兩岸遊戲規則差太多,在中國累積的經驗,在台灣無法加分。

受到台商撤資的衝擊,台幹也受到嚴重影響,淪為「台流」的人數越來越多,40、50歲的台灣人在中國到處找工作,從一線城市退到二、三線城市,且很多都是已赴中國工作十多年以上,甚至擔任過高階經理的資深台幹,最後在職場不上不下,這些人在台商撤資後,只能跟中國當地年輕人搶工作機會。

貿易戰升溫 台商盤算撤出中國 吹起回台熱

彭博社報道說,藉著生產蘋果公司零件而成為億萬富豪的鴻海集團總裁郭台銘先前拔得頭籌,在美國心臟地帶的威斯康辛州投資100億美元開設面板廠,這一步頗有先見之明。

美中貿易戰持續升溫,台灣科技業仁寶、英業達等全世界許多電子產品幕後的製造大廠,現在正準備將生產版圖移出中國,轉向東歐、墨西哥與東南亞等地區。

《商業周刊》報道,8月24日美國開啟第二輪制裁,從電單車到半導體都被課徵25%的關稅。在中國生產的成本優勢不再,台商吹起回流熱。生產iPhone手機印刷電路板的嘉聯益,從去年底全台獵地。另一紡織大廠宜進一口氣砸下新台幣70億元,相當於其去年稅後淨利10倍的金額買地。

單車龍頭巨大集團董事長杜繡珍坦言,原已計劃從中國生產、行銷全球,但現在必須分散產能。該公司正將20萬輛單車、接近年銷售量5%的產能,移回台灣。一位不願具名的政府官員透露,電子五哥中,已有廠商積極在台灣找廠、搶人。仁寶、和碩、英業達、廣達,正評估將部份產能移回台灣。

全球電源供應器龍頭台達電,是第一波赴中國設廠的大型科技企業,因應美中貿易衝擊,公司在產地上做調整。台達電決定投入27億元在南科建立3萬坪新廠,計劃在台北總部旁投入15億元購地建研發中心。

網通大廠中磊指出,一旦2,000億美元的關稅實施,中磊竹南另一生產線就會開出,產能可增加一倍。據傳廣達已向庫卡(KUKA)採購機器手臂設備,在林口廠開始生產伺服器,而仁寶,也已規劃啟動桃園平鎮廠因應,預估年產能可達300萬至500萬台筆電。

美中貿易戰 製造業者加速撤離中國

福布斯雜誌(Forbes)報道,美中貿易戰升級,引發正將業務遷往東南亞的製造業者加速撤離中國。新創企業Sourcify行政總裁瑞斯尼克表示,他往返中國多年,中國的生產成本變得越來越貴,隨著美國祭出關稅,為何不將一些生產業務遷往其它國家?嘉里物流集團總裁馬榮楷則說,他們的客戶早在3月就已經將部份生產線撤出中國,遷往其它亞洲國家,客戶在這些國家已經有設廠,這可說是全球生產基地的重新佈局。

中國寧波供應鏈創新學院院長劉少軒則指出,美國關稅的一項長期影響可能是加速一些製造業從新興市場回流美國等已開發國家的趨勢;中國製造業已經面臨勞動力成本上升的壓力,美國關稅導致成本進一步上揚。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