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在小鎮中心商業街上發生的那兩件小事,我大概不會像現在這樣珍視和理解我所居住的區域,也永遠無從了解,英國人在自己同族、外來移民,還有做人做事的原則上,會做出怎樣的選擇。

在這座英格蘭中東部的城市,我們買的房子,算是在一個比較傳統的中產階級區域。居民們以英國白人佔絕大多數。

這一帶的房屋在1966年左右建成,全部是帶前後花園的獨棟House。因為距離一座中東部著名的大公園很近,加之背靠一座屬於自然保護區的碧綠小山,所以當初建成之後就吸引了不少大學老師、政府公務員和退役軍人在此安家。

隨著老一輩人故去,現在又有一些年輕的英國家庭和移民家庭陸續搬來。

一天中午,我牽著女兒的小手,在小鎮中心的Co-operative連鎖店選了幾樣東西,去排隊結帳。收銀台前有五、六個人在排隊,鬆鬆散散拖得滿長。

我跟女兒排在最後,與前面人隔著些距離,在英國這是一種禮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空間,無論是走路還是排隊。保持一點距離,是對人的尊重。離人太近了,就要說「對不起」。

排在前頭的一位中年男子轉身回望了一眼隊伍,又轉了過去。

收銀台前側低矮的貨架上,擺放著當天打折的商品。一位滿頭銀絲、穿著淺色風衣的老太太提著購物籃在那兒遲疑了一會兒,也沒有回頭看看,就下意識地排在了我前面。

這時候,那位男士恰好又往後看了一眼,他驀然發現我和女兒前面多了個人。隔著幾位顧客,他聲音不高不低地對老太太說:

「抱歉,夫人!我剛看見後面的女士在隊伍裏,她應該在您的前面!」

老太太一怔,說:「哦,是嗎?真不好意思!」提著籃子就要走到我後面去。

畢竟是芝麻小事,再說又是個老人,也不是有意為之,我低聲勸道:「沒關係,您就站我前面!」

老太太微笑著搖頭,堅持走到後面。

在中國文化裏長大的我,早已習慣了人們對於許多不公的小事輕慢而麻木,今天在英國,被英國人如此溫柔而慎重地尊重,我既驚訝又感動,心裏五味雜陳、感慨萬千。

要知道,他們都是英國人,而我是個黑頭髮、黑眼睛的中國移民!

還有一次,是在小鎮中心的銀行。三歲的女兒每次陪我去銀行,都喜歡玩門內牆上一個方形按鈕,那是方便殘疾人開門使用的。每個去銀行的小孩子都喜歡這麼玩,按下方形小板,看門開、門關。那是一個令小孩子樂此不疲的遊戲。

那天我在銀行辦事,頑皮的女兒趁我不備又跑去玩門,一個和她差不多大的小女孩也來和她一起玩。可能是爭搶按鈕,那個女孩推了女兒一把,女兒傷心地嚶嚶哭泣起來。

在幼兒園裏,老師嚴格要求小朋友「不可以推人」。

我過去拉著女兒的手,正要說甚麼,卻看見負責迎接顧客的那位金髮女職員走到小女孩身邊,俯身嚴肅地說:

「你不應該推人!去對她說對不起!」

那個女孩過來向女兒道了歉。

當時,女孩的媽媽就坐在一邊的圓桌旁,她看見銀行職員批評教育她的孩子,未動聲色,臉上沒有任何不悅。

這是兩件很小的事情,卻觸動了我,令我震動!

面對一個外國移民, 一邊是同族裔,一邊是「不能插隊」、「不能推人」連小孩子都知道的做人做事原則,你會選擇哪個?

是保持做人做事的立場,不顧事涉同胞或是外來移民?

還是放棄做人做事的原則,一味姑息同族裔?

小鎮上的英國人選擇了前者。他們沒有因為我是一位中國移民,就放棄做人做事的「原則』,以狹隘的「民族主義」無原則地傾向於自己的同胞。

他們這麼做時,周圍的英國人沒有人對他們「有異議」,也沒有人嘲笑他們。他們有一種共同的對文明的契約。因為對於大多數英國人而言,公正和公義是至上的。他們為此而自律自愛。小鎮雖小,但窺斑見豹。我更加喜歡我們家生活的區域了,感謝小鎮人用小事闡釋文明的涵義。◇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