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兒童挫折的來源大都是屬於「追求目標受阻」或「向上比較的不足」。追求目標受阻的挫折有時候受限於孩子的能力或外在環境,是一種不可避免的挫折,純屬無奈。但是比較性的挫折卻可以避免。

6. 應付挫折的技巧: 轉念法

明明是失敗,如果換一個角度看,未嘗不能視為成功。愛迪生在研究燈泡時,其研究助理曾向他報告:「愛迪生先生,我們已經失敗一千多次了,我們不可能成功了。」愛迪生道:「甚麼失敗?我們已經發現一千多種不可能的方法。」

一位為「不會讓座的小伙子」而生氣的阿婆,如果換個角度想想:自己還年輕,幹嘛要他們讓座,反而轉生氣為喜悅。  

轉念法的另一個原理是轉換視覺的焦點。同樣半瓶酒,悲觀的人看到失去的那部份,因此唉聲嘆氣地說:「糟糕!只剩下半瓶了。」樂觀的人看到尚存的部份,因此高興地說:「不錯!還有半瓶。」在沒有人穿鞋子的非洲大陸,樂觀的人看到:「每人會買一雙鞋子!」悲觀的人看到:「沒人穿鞋,有誰會買鞋子?」

7. 培養努力價值取向

面對人生失敗挫折時,一個「努力價值取向」的人,會比「能力價值取向」的人更能忍受打擊。

所謂能力價值取向便是:一個人十分看中事情的成敗,因為成功代表高能力,失敗代表差勁、能力低。如此一來,任何失敗都是對其自信心嚴重的打擊。在一個高度競爭的環境,很容易培養能力價值取向的價值觀。在強調贏過別人的環境中,很自然會使人興起自嘆「能力不如人」的感覺。

相反地,努力價值取向者則是只問耕耘、不問收穫的人。努力價值取向的人相信:人生的價值不在個人最終所獲得地位的高低(這是與人比較的結果),而在於他一生所克服困難的多寡(這是個人奮鬥所得)。因此成功與失敗便不再是那麼重要,挫折便不會是一種打擊。

父母在管教子女時,一定要將注意的焦點放在努力的過程。凡是只要盡力而為,成敗就不要太計較。這種管教方式將能培養努力的價值觀。

8. 強調內在價值

外在價值是指個人的外表及擁有的財富;內在價值是指個人的人格及學養。

外在價值容易因時、空轉換而消失(如紅顏老去,華宅傾頹,財富可能蕩盡);但是個人的內在價值,包括:人格高尚、學養豐富、舉止優雅、待人謙虛有禮、體諒他人、慈悲心腸等等不會輕易消失,而且很容易贏得別人的友誼。

一個看重自身修養的人,就不會斤斤計較人生的財富之增減、地位之升降、事情之成敗,及人生之諸種得失。◇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