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廿三日,選舉管理委員會公佈明年十一月區議會選舉的劃界建議,除新增廿一個議席外,亦有128個選區要重新劃界。這些重新劃界的選區,不少對原區民主派區議員形成不利影響。簡言之,是其原有「票倉」被劃走,因而要爭取連任困難大增。

這些劃界工作,基本上是由民政署的公務員完成,再交選管會通過;一般相信,選管會未有仔細監督劃界的工作。選管會表示,劃界的主要考慮是人口問題,即每個選區應有16,600人左右,上下限不應超過百分之廿五;並無政治考慮。但事後不少泛民區議員投訴不公,顯示劃界工作欠缺公信力。

另一類投訴是訊息傳達的不公平。受影響的泛民區議員普遍認為建制派的區議員事先得到劃界的資料,因此能預早部署,掌握先機。這種不信任由來已久,由曾蔭權年代的「親疏有別」到梁振英年代視政府與泛民的關係為「敵我矛盾」。泛民區議員自然不相信公務員就區議會事務會秉公辦理,一視同仁處理各黨派區議員的訴求。

泛民區議員經常認為建制派區議員在各個區議會佔有多數,因此在資源分配上採取「勝者全取」的手法,對泛民區議員及其選民極為不公。他們亦觀察到不少為區議員服務的有關公務員經常優先為建制的政黨和區議員服務,有違公務員中立的基本原則。

目前劃界被視為不公,最可笑的證據是來自元朗區議員李月民在有關電台節目的言論。他抨擊其選區「嘉湖北」中的嘉湖山莊麗湖居三座樓宇在明年的選舉會被撥入「嘉湖南」選區。他表示「懷疑政府係咪當咗我係泛民?」

李月民之言盡洩天機,連建制派議員都公開承認劃界針對民主派區議員是可預見的。林鄭政府上場,宣稱要改善與泛民的關係,最起碼的起點是要公務員隊伍秉公辦事,不要偏袒建制,針對泛民。劃界不公顯然會導致選舉不公,破壞區議會選舉和區議會工作的認受性。

劃界主要是因應選區人口的變化,不應有政治考慮;但重新劃界很容易影響現任區議員及有意競逐者的利益。政府有責任儘量避免破壞現有的政治生態平衡,把重新劃界的政治影響減至最低限度。

可行的辦法包括劃界工作開展時,諮詢要重新劃界的選區內各有關政治團體的意見。選區人口增加,要把若干樓宇劃出原選區,一定有多個可行方案;在選擇方案時,應該考慮區內各有關團體的意見。

即使要減少諮詢工作,起碼也應該在公佈劃界結果前,查詢一下受影響的政黨的意見,讓選管會做最後的考慮。

泛民區議員不信任劃界工作中立,自然破壞他們與有關公務員隊伍的信任,影響政府基層工作的順暢。◇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