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6月,英國大學生都密鑼緊鼓地準備應付大考。進入大學,無疑是很多年輕人都響往的人生階段。英國地方比香港大得多,很多時學生會選擇離開家園,前往其它城市的大學升學,一方面可以多接觸新事物,亦可嘗試離開父母,學習獨立生活。

但是,大學生活有時並非他們所想像中那麼簡單。一個20歲出頭的年輕人,心智發展未算成熟,一旦置身陌生的城市和學習環境,往往適應需時。功課、交友、感情等問題,都有可能對他們造成困擾,帶來的壓力可大可小。

大學當局也體察到相關問題,已積極向學生宣傳情緒支援服務,包括處理壓力的工作坊、幫助學生放鬆心情的免費游泳及體育課程等。但這些措施似乎仍不能足以防止悲劇的發生。最近,3名布里斯托大學學生先後自殺,在社會引起很大迴響。布里斯托大學的學生對事件當然十分關注,同時指責大學未能對他們提供足夠的支援服務。較早前,四、五百個學生舉行遊行集會,敦促大學儘快改善相關服務。

大學當局表示會就這方面增加100萬英鎊撥款,但學生指這數目相對於大學準備擴充校園以吸納更多學生的3億資金,簡直是九牛一毛。他們表示,大學應首先考慮如何更有效地栽培及支援現時的學生。不然,招收更多學生只會令更多人受害。

大學應如何恰當地分配資源,當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學生自殺的帳也不應完全算到大學的頭上。但學生們以上的指責,也不無道理。大學教育邁向市場化的趨勢正不斷加劇。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教育的根本精神與內在價值,應當是追求知識、改善國民質素、以及培養健康的公民意識。大學更是培育未來社會精英及棟樑的搖籃,它們的運作模式及發展方向關係到整個國家的前途。可是,在實用主義的驅使下,教育的根本精神卻慢慢被忽略,經濟發展已支配了高等教育的方向,大學教育也往往被視為求得高薪厚職的投資工具。

英國政府近年不斷鬧窮,很多大學的財政狀況都不甚理想,紛紛謀求如何爭取企業捐獻及多收取學生,令它們進一步偏離教育理念,大學與學生的關係變得商業化。高等教育在啟發學生思考、建立正確人生觀的功能不斷褪色。這情況和學生自殺事件之間是否存在一定的關係,也是我們不能漠視的問題。

在香港,中共魔掌正肆無忌憚地伸進大學校園之時,有承擔、有理想的教育工作者,更應謹守崗位,不讓大學繼續沉淪下去。◇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