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中共強調「加強黨的領導」,其黨組織不僅滲透在大陸各階層中,甚至對外輸出中共價值觀。中共控制的資本大肆收購西方高科技企業,竊取對方的智慧財產。這種不正常的滲透,早已引起美國、德國、澳洲、日本及歐盟等自由國家的警覺和憤怒。以美國為首的西方自由社會陣營正在以各種方式反制中共。

中共要加強「黨的領導」 外企憂心

「十九大」以來,中共要求「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要求」,並強調「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

同時,中共強調加強黨在企業中領導地位,一些合資企業將重大決策交由黨組織定奪。中共稱,「企業建立黨組織有利於促進企業內和諧的工作關係。」

長期以來,容忍共產黨在企業內部設立黨支部已成為外企在中國做生意不得不面對的一個現實。

據報,截至2016年底,中國14.7萬家國有企業中有93.2%建立了黨組織,273萬家私人企業中有67.9%建立黨組織,10.6萬家外商投資企業中有70%的在華外企建立了黨組織。

路透社引述知情人的話說,中共企圖在外企營運當中扮演越來越大的角色。去年7月底,十幾名歐洲在華公司高管聚集在北京,討論他們對於此事的擔憂。

一名參加會議的高管告訴路透社,一些公司迫於「政治壓力」,修改跟中共國營機構合營企業的章程,允許共產黨對企業營運和投資決策擁有決定權。這名西方高管說,改變的合資協議令高管們深深擔憂。他的公司迄今抵制這個做法。

據《華爾街日報》消息,中共勢力也在滲透中國私營企業的同時,更加加強對國有上市企業的控制。去年有幾十家在香港等地上市的中國國有企業更改企業章程,這些企業的董事會需要徵求企業黨委的意見。

報道援引知情人士消息說,面對私企不斷壯大,中共的互聯網監管機構正在討論持有騰訊、微博和優酷土豆等公司1%的股份。

中共控制企業的最主要表現是,在企業中建立層層黨委、黨支部、黨小組等結構。香港著名政治評論員練乙錚教授在《紐約時報》的文章中指出,現代中國經濟是一個共黨與企業凝結在一起的利益集團,而不是真正受市場調控的企業。

因此,中國經濟在這種黨組織的體制下,永遠不可能是自由地發展,而是按照黨的意志營運。

時政評論員夏小強表示:「中國在政治和意識形態上的左轉,使得國際社會更加深了對共產主義紅潮來襲的恐懼和擔憂,這又使得中共統治下的中國陷入更大危機之中。」

中興事件本質透視:一切都是「黨惹的禍」

最近發生的美國制裁中興通訊事件,一個小小的晶片擊垮了中共靠宣傳營造的「強大」幻象。

美國商務部4月16日宣佈,將禁止美國企業向中興出售任何電子技術或通訊元件,這一禁令為期長達7年,直到2025年3月13日。除了中興通訊外,被美國國會報告點名從事「經濟間諜」的還包括華為、聯想。

這距離上一次中興被制裁才剛過1年。2017年3月,美國商務部決定重罰中興,理由是美方聲稱中興違反了美國相關出口禁令。隨後,中興與美國政府達成協議,同意支付總計8.92億美元的罰款,以及3億美元的暫緩罰款。

2012年,路透社發佈了關於北韓和伊朗禁運的調查報道,稱中興與伊朗簽訂合同,從美國一些知名科技公司運出價值數百萬美元的硬體和軟件。

被稱為「頭牌高科技公司」的中興是中國手機第二大廠,被稱為「中國通信設備製造業的開拓者」。在2017年年報中稱,中興是「全球領先的綜合性通信設備製造業上市公司和全球綜合通信信息解決方案提供商之一」。

就在美國宣佈禁售令生效的當天,包括高通、英特爾、IBM、賽靈思、德州儀器等多家美國公司,立即向中興發出終止合作的通知,包括中興及其上下游的生產線,也傳出員工被迫休假及停工的事件。

從中興事件的本質上來看,「一切都是黨惹的禍」。

紐約時事評論員朱明表示,世界上許多國家,如加拿大、瑞士、丹麥、紐西蘭,都沒有自己的手機晶片。但這些國家,老百姓都過得很好,也不會受到外界威脅。而中共虛假的教育宣傳,賦予中國人屈辱感,甚麼都要「趕英超美」,而不是融入自由社會一道發展。因為共產體制的殘暴、欺詐本質讓自由社會不敢跟你分享一些關鍵技術。古巴、北韓受到制裁就是因為這一點。中共現在大張旗鼓「加強黨的領導」,當然惹來國際社會警覺。

美企站出來發聲 指責中共竊取知識產權

除中興外,中國另一家電信設備製造商華為也面臨刑事調查,或面臨著比中興更為嚴重的後果。路透社報道,紐約聯邦檢察官至少從去年開始就一直在調查華為,了解他們是否違反美方出口和制裁法令,將產品運往伊朗和其它國家。

其實,中國作為半導體消費大國,自給率很低。半導體產業主要依賴進口,國產化率僅1/3左右。

中國所有的高科技產品均嚴重依賴美國,中國想在短時間內完成晶片取代美國?這個答案是不可能,因為中國在這領域至少落後美國20年。網絡上自稱有10年電子行業經驗的工程師的結論是:20年來,中國的晶片研發,毫無寸進。

根據美國知識產權盜竊委員會的估計,中共每年盜竊美國知識產權給美國經濟造成2,250億美元至6,000億美元的損失。到目前,有越來越多的美國企業站出來發聲,指責中共竊取知識產權。

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系講座教授陳一新在媒體撰文表示,在打擊中國包括「中國製造2025」在內的產業計劃的背後,特朗普政府的戰略思維與國際政治的攻勢不謀而合。特朗普政府整合與善用資源,確立一套「反中政策」,目前已贏得政界、產業界、學界、軍界的支持,將中國打成國際政經體制內的自利者。

文章認為,這次美中貿易戰,美國和日本、加拿大、墨西哥、澳洲、德國、法國等國家一起,對中國課徵高關稅。中興在美投資多年,遭此沉重打擊後,將很難在美國再起。

李書福收購丹拿 引發歐洲對中共擔憂

此外,近年來,陸企大舉海外投資併購歐洲企業,已引起歐洲多國的擔憂。除了擔心技術外流,中資的不透明,也令歐洲各國感到不安。

今年2月,已經買下瑞典富豪汽車(Volvo)的中國吉利汽車董事長李書福以90億美元大手筆收購德國平治母公司丹拿(Daimler)汽車近10%的股票,成為丹拿的最大股東。此舉據信是為了取得丹拿的電池等技術。

消息傳出震撼德國政壇,吉利持股之高,連丹拿高層也感到意外。因為吉利此前並未透露其收購比例超過3%和5%的監管披露門檻。德國金融監管局表示,正在調查該案是否違反了披露規則。

除了擁有富豪汽車,李書福一年來入主富豪卡車、蓮花(Lotus)跑車、馬來西亞Proton及英國黑色的士生產商LEVC,並且投資研究飛行汽車的初創企業Terrafugia。

大陸媒體騰訊網報道,李書福投資丹拿的資金「主要來源於中國某地方的官方資金,另有少部份境外資金」。報道稱,吉利這次或許像8年前收購富豪一樣,有黑龍江省大慶市政府作為國資參與其中。

今年1月,國際知名諮詢服務機構安永公佈報告顯示,2017年中資企業在德國投資額達137億美元。去年中資企業共併購德國企業54家。

針對一些中資企業進行高調併購活動,德國政府和民間對此感到不安和擔憂上升。德國政府去年加強限制,把持股25%的門檻擴大到更多的商業領域。

據德媒報道,歐盟委員會基於安全考慮,打算審查對重要戰略領域企業的收購;在必要情況下,甚至有可能出面叫停。

此外,近十年中,中資已併購法國波爾多葡萄酒區的150家酒莊。過去兩年中資已在法國中部買下2,600公頃的麥田。這些舉動也引發法國輿論反彈。

中共國企海外併購頻失敗

去年以來,特朗普政府以國家安全為由,多次否決中資企業併購美國高科技公司。如中資高科技的博通併購美國高通、中共支持的凱橋私招股權公司收購萊迪思半導體、阿里巴巴旗下的螞蟻金服收購速匯金等併購案。

此外,中共國家核電技術公司投資英國核電廠、鴻海併購日本東芝、中資企業投資或併購澳洲高科技公司等案失敗,背後都有美國的身影。

今年1月,馬雲旗下的螞蟻金服在美國收購速匯金(MoneyGram)以失敗告終,這宗高達12億美元的收購案被美方拒絕,外媒指是因為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擔憂中資併購存在的數據安全性問題,可能被用來識別美國公民的信息。

外界認為,螞蟻金服收購案受阻後,會令中資在海外收購進一步受挫,尤其是在美國。

據湯森路透的數據指,2017年全年中資企業境外併購交易數量,下降至866宗,按年跌幅為5.7%,而金額的跌幅較大,為1,419.2億美元,較2016年的2,181.6億美元下跌了35%。

另據羅兵咸永道今年1月底發表的報告顯示,去年中資併購活動交易價值從2016年的歷史高點回落11%至6,710億美元,基本相當於2015年的水平。

去年12月,海航集團因一宗失敗的併購案在美國遭到起訴。

今年4月27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公佈2018年特別301報告,中國連續14年入列「優先觀察名單」。華府表示,保護美國的知識產權,是特朗普政府的首要任務。◇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