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晝,那遭人遺棄的美麗國度閃耀著, 到了黑夜,換成航向故國的恐怖回歸在發光。白晝在她面前呈現的,是她失去的天堂,夜晚所展示的,則是她逃離的地獄。

作者簡介

米蘭‧昆德拉  Milan Kundera

捷克著名作家,出生於捷克斯洛伐克的布爾諾。1975年流亡法國,1981年歸化為法國公民。早年參加了1968年「布拉格之春」的改革運動。在其第一部作品《玩笑》中,竭力諷刺共產主義的極權統治。1989年天鵝絨革命前,他的作品在捷克斯洛伐克長期被禁。

1984年,發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1988年,美國導演菲利浦·考夫曼將其改編成電影。曾獲得六次諾貝爾文學獎提名。晚年稱自己為法國作家,認為自己的作品應歸類為法國文學。

打從流亡的最初幾個星期,伊蓮娜就作了一些怪夢:她坐在一架飛機裏,飛機改變了航向,降落在一個陌生的機場;穿著制服、全副武裝的男人在空橋下等著她;她額頭上沁出了冷汗,因為她認出那是捷克的警察。

在另一個夢裏,她在法國的一個小鎮上閒逛,看見了一群奇怪的女人,每個人手上都拿著一只大大的啤酒杯向她跑來,用捷克語斥責她,個個都笑得那麼真誠卻又不懷好意,這時,伊蓮娜嚇壞了,她發現自己身在布拉格,她放聲大叫,醒了過來。

她的丈夫馬丹也作同樣的夢。

每天早上,他們都跟對方訴說著對於回歸故鄉的恐懼。

後來,伊蓮娜跟一個波蘭朋友(她也是流亡者)說起來才發現,原來所有的流亡者都會作這種夢,每個人都作,沒有例外。

她先是因為這些素不相識的人們在夜裏團結友愛的表現而感動,後來卻有點不快:如此私密的作夢經驗,怎麼能以集體的方式來體驗呢?那她獨特的靈魂何在?

可是問這些永遠沒有解答的問題又有何用?可以確定的是:成千上萬的流亡者,在同樣的夜裏,以無可數計的變體形式,作著同樣的夢。流亡的夢:這是二十世紀下半葉最奇特的現象之一。

這些夢魘對伊蓮娜來說,確實是神秘莫名,因為在此同時,她也為無法遏止的鄉愁所苦,她感受到的,是另一種完全相反的經驗:故鄉的景物在白晝時分兀自出現在眼前。

不,這不是悠悠長長、有意識、刻意的白日遐想。這完全是另一回事:一幕幕的景物在她腦海裏兀自亮了起來,出乎意料之外,突兀、迅速,乍現即逝。前一刻,她還在跟她的老闆說話,轉瞬間,如閃電霹靂,她卻看見一條橫越田野的道路。前一刻,她還擠在地鐵車廂的人群裏,突然間,布拉格一片綠地上的小徑卻閃現在她眼前。

整個大白天,這些轉瞬即逝的影像不時來造訪她,舒緩了她對失去的波希米亞的思念。

執掌潛意識和夢境的,是同一個導演。白晝,他把洋溢著幸福光影的故國景物一幕幕送給伊蓮娜,到了黑夜,他策畫的回歸卻令人驚惶,目的地是同樣的國度。白晝,那遭人遺棄的美麗國度閃耀著,到了黑夜,換成航向故國的恐怖回歸在發光。白晝在她面前呈現的,是她失去的天堂,夜晚所展示的,則是她逃離的地獄。

共黨國家都忠實地追隨了法國大革命的傳統,放逐了流亡者,對他們詛咒撻伐,將他們斥為最最可憎的叛徒。這些留在國外的人,都在缺席的情況下,在他們的國家遭到審判、定罪,他們的同胞也不敢和他們有所接觸。

然而,隨著時日久遠,嚴厲的放逐令也漸漸弛緩了,在一九八九之前的幾年,伊蓮娜的母親──一個新寡又沒啥害處的退休公民──就拿到了簽證,在國營旅行社的安排下,去意大利度了一個星期的假;第二年,她決定到巴黎待上五天,偷偷去看她的女兒。

伊蓮娜滿心感動與憐惜,心底浮現了一個年邁母親的形象,她幫母親在旅館訂了房間,還犧牲了一部分的假期,準備好好陪伴母親,片刻不離。

「妳看起來還不錯嘛!」見面時母親這麼對她說。

母親一邊笑一邊又接著說:「其實我也不壞。出境的時候,邊境的警察看了我的護照,對我說:夫人,這本護照是假的!上面的出生日期不是您的!」

這會兒,伊蓮娜突然在母親身上找到以往她認識的那個樣子,她感覺到,這近乎二十年的時間似乎甚麼也沒改變。她對一個年邁母親的憐惜突然消失了。

母女兩人面對面,宛如置身時間維度之外的兩個存在,宛如不具時間性的兩種本質。

分離了十七年之後,母親來看女兒,女兒看到母親卻不開心,這樣的女兒不是太糟了嗎?

伊蓮娜動員了全副的理性、全部的道德感,好讓自己的行為舉止像個孝順女兒。她帶母親去艾菲爾鐵塔二樓的餐廳吃晚飯;她帶母親去搭遊河船,沿著塞納河介紹巴黎的風光;既然母親想看展覽,她就帶她去畢卡索美術館。

在第二間展覽廳裏,母親停下腳步說:「我有個朋友是畫家,她送給我兩幅畫當禮物。妳一定想像不到那兩幅畫有多美!」

到了第三間展覽廳,母親說她想看印象派畫家:「在網球場美術館有個常設的展覽。」

「這個美術館已經沒有了,」伊蓮娜說:「印象派已經不在網球場美術館了。」

「不是,不是的,」母親說:「他們還在網球場美術館。我知道的,而且我沒看到梵谷是不會離開巴黎的!」◇(待續)

——節錄自《無知》/ 皇冠出版公司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