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9歲的華裔小孩吳耀國(Ryan Ng)是巴魯克學院的一名大一新生,他和很多普通華裔男孩一樣,既喜歡孫悟空,也喜歡鋼鐵俠。家人是香港移民的他小時候會說一點廣東話,現在則不好意思地笑笑告訴記者說他基本已經「忘乾淨了」,因為爺爺奶奶是《大紀元時報》讀者而得知這個媒體。

這位華裔男孩智商145,8歲便加入世界頂級智商俱樂部門薩俱樂部(Mensa),且還有一個絲毫不普通的第二身份——著名網絡百科全書「維基百科」的一名編輯,編輯名叫做「史詩般的天才」(Epicgenius)。吳耀國從13歲開始做編輯至今,總共創建逾1.7萬條百科條目、至少18萬項修改,相當於六年間,這位全職學生每天要做82次編輯修改。

外媒:影響美國總統大選的男孩

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期間,維基百科流量倍增,成為成千上萬民眾搜尋候選人信息的地方,有關候選人每天不斷更新的海量信息,使得百科編輯成了《華盛頓郵報》所稱的「大選中最艱難的職業」。

大選期間,還在上高中的吳耀國對特朗普和希拉莉的條目共做出了100多條編輯,得到《華盛頓郵報》的報道,並被《紐約郵報》稱為「對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產生重大影響力的奇才小孩」。

不過對於這點,吳耀國本人很謙虛,「我覺得我自己沒有貢獻甚麼影響,不過和其他維基百科編輯一起,我們對世界能產生巨大改變,是因為大家多多少少都看維基百科。」

從差點被勸退到成為畢業演講者

上初中時,吳耀國因為學校課程太過簡單而感到無聊,因此一時興起創建了維基百科的編輯帳號,從此再未停止工作。13歲時,吳耀國進入以科技專長的私立高中大道世界中學。九年級時,他在維基百科上的時間不遜於一位專職編輯——每天七八個小時,多時一個月編輯超過5萬條百科。

「老師在上面上課,我就會在下面編輯,有時被發現沒有好好聽課,電腦就會被拿走。」吳耀國笑笑說。他還會在午飯的時間編輯,於是在高中練就了一手吃飯一手打字的好本事。

被問及為何對維基百科有如此熱情時,吳耀國說,他對組織和整合信息很感興趣,「我覺得為一條百科增加信息是很有趣的事情,尤其現在很多人把維基百科作為可靠的信息來源,因為當今社會很多信息都是不可靠的。所以我感到這是我的一種責任,去提供真實可靠的信息。」

不過,當高中第一學期的成績下來時,吳耀國感到自己可能要有麻煩了。「實實在在的一串C、D和F,我覺得很失望。」吳耀國說,「當時我的平均成績還不到C-,學校的老師跟我說,如果這樣下去,我下個學年可能就沒辦法繼續上學了。」

到現在,吳耀國很感謝老師給了他機會,沒有放棄他,而是盡全力幫助,「他們一共給了我三次機會,把成績衝上去。」吳耀國的父母也開始有些著急。當時,吳耀國的父母要求他每天從學校拿到老師的簽字,證明他在學校有好好聽課寫作業,回家才能碰電腦。同時,他也把每天的編輯量減少到四五個小時,花更多時間在學業上,到十年級時,幾乎所有的科目都拿到了A。

內向小孩以真誠取勝

吳耀國把自己定義為很內向的孩子,「我覺得很多中國孩子都比較內向吧。」在美國,學校總是鼓勵孩子們大膽說話,不過,內向並不意味著沒有思考、沒有故事。高四上學期,吳耀國的學校開始接受畢業演講的申請,吳耀國便把自己的故事寫出來打算試一試,「我不是那種一張嘴就能做公共演講的人,我得要準備好久,而且非常緊張,但我公共演講課的老師告訴我,我的演講讓人覺得很真誠,很有熱情。」

終於,在老師和父母的幫助下, 吳耀國成為了畢業典禮上的演講者,「很多評委老師都見證了我從九至十二年級所經歷的困難,他們覺得這是一個很暖心的故事。」

不放棄追尋興趣

說起未來,吳耀國打算繼續他的編輯事業,儘管「維基百科」不會付錢,但吳耀國的動力是自己對信息的熱情,「如果這是付費的工作,我可能一開始就不會去做,因為甚麼事情只要一涉及到錢,就會變得特別複雜。」

而對於和他曾經一樣面對課業壓力和追尋興趣之間選擇的學生,吳耀國表示要儘量對課業負責任,但他鼓勵他們不要放棄自己的興趣,「我覺得你應該去努力追尋,不要害怕嘗試新的事物。」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