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新生代消費群體、投資趨勢潮流、創業者,這位頂級投資精英有話要說。

對創業者的5點建議

1.作為創業者,應該學會適應社會大環境,雖然創業之路很艱辛,但依然有人在走,那就值得堅持。 

2.很多創業者處於一個盲目創業期。創始人是一個團隊的靈魂,只有創始人想清楚了,知道自己要做甚麼,公司才會朝著好的方向發展。 

3.我所投的項目團隊都有一股拚勁兒。創業團隊該是一支能打硬仗的隊伍,這樣才能做實事,才能應對多方壓力、承擔創業的不易。 

4.我認為每一個行業都有一本史記。當創業者準備涉足一個行業時,首先要做的是翻看一下行業史書,看一下自己想做的項目是否有前人已經實踐過,要做到以史為鏡,知其興替。

5.多數創業者失敗是做了一個別人已經做了的事情。應該去選擇一個將熱未熱的項目,如果等到行業大火之後,創業者再蜂擁而至,實則晚矣。 

互聯網很淺 孤獨很深 

有個美國投資人說過一句話:「互聯網很淺,孤獨很深。」孤獨是每一代人都會有的,不同時代人的解決方式不一樣,甚至非常多。 

其實解決孤獨的問題就是解決社交的問題。社交方式未來會越來越多元化,也可能會有你完全想不到的東西誕生。這些都是非常好的投資機會。我不覺得用產品去解決孤獨這件事很low,除了聊天、視頻、直播,還可以搞文學社群等等很多高格調的東西。 

映客為賽富創造了意想不到的紀錄 

雖然是文科出身,但我非常欣賞產品經理的氣質。從產品經理的眼光看,我覺得映客這個應用做得最漂亮。我是一個老網蟲,從1996年就開始接觸互聯網,一直關注「聊天室」的發展。後來出了視頻聊天的功能,我有段時間對這個東西玩得很上癮。 

所以,手機直播剛開始的時候我就特別興奮,隨著4G網絡興起,這東西可能會火。它不像聊天室那樣被PC的場地限制,在戶外或者酒吧都能玩,這也讓直播更有趣。

我天天都刷蘋果的排行榜,一旦有好玩的產品蹦出來,會第一時間看到。我在排行榜上搜了所有的直播 App,選了排名最高的,就是映客。我同事先去北京見了創始人奉佑生,當天就請他飛到上海,我們在賓館聊了一個小時。 

一方面產品特別符合我的「心水」。映客最大的特點是非常簡單,沒有特別花哨、復雜的設計。另外一方面他是湖南人,他給我的感覺是執行力超強——湘軍特別善於打仗,我當時就對他有非常深的印像,很快就敲定了這筆投資。結果,無論用戶數、財務規模,抑或融資估值,映客都為賽富創造了意想不到的紀錄。 

目前的投資重點放在90後喜歡的東西上

中國三代互聯網用戶——70後是第一代,80後為第二代,而90後則作為第三代。隨著移動互聯網的興起,他們的消費、娛樂、社交習慣都在發生深刻變化,直播、網紅、IP的興起也都跟90後有很大關系。而且同70後互聯網人群相比,現在90後、95後的消費實力強,也培養起了付費意願。 

我的投資思路是:投以某一個特定群體為用戶的互聯網項目,目前重點在90後喜歡的東西上,比如電商。我們接觸如涵的時候,看點並不在於這是一家網紅電商公司。那裏係有很多淘品牌,這類電商品牌最大的問題就是流量成本很高。 

那麼多淘寶店,怎麼讓大眾發現你?得花大量費用才能讓你的搜索排名靠前,這個費用並不比你開店線下做廣告的成本低。 

如涵則是藉助網紅(那個時候還叫大V)的粉絲群和影響力來銷售自己的商品,這是個很有意思的商業模式,流量成本其實非常低,這是我們投他們的主要原因。 

人性是我做投資的 重要標準

我做投資有個重要標準就是「人性」,迎合人的喜好、不對抗人性的項目才是好項目。但凡能切入人性的某個點,這個項目就能快速起來。 

像健身相關的創業項目,方向上沒有對錯,但一定要和帥哥、美女結合起來去做營銷。不能僅僅提醒用戶每天鍛鍊,這樣違反人性的功能是吸引不到太多用戶的。 

那些已經做到上市的電商類公司或者消費服務類公司,無外乎是跟衣、食、住、行相關的。 

但我非常反感項目BP中越來越多的所謂「消費升級」。很多2C的項目,甚至最傳統的餐飲和食品行業,都可以套上「消費升級」的外衣。但這種包裝有甚麼意義呢?它除了讓這個名詞庸俗化以外,對投資和創業沒有任何指導意義。 

投資要符合 大潮流、大趨勢 

我投的項目,它做的事情須滿足宏大敘事的要求,符合大潮流、大趨勢。縱觀互聯網發展史,從最早的三大門戶、免費郵箱、mIRC或還有聊天室,到網絡遊戲、IM、搜索引擎,再到視頻平台、PC電商、網上黃頁,再到移動電商、移動IM、O2O、互聯網金融、無人機,直到最近的移動直播、內容和娛樂、VR/AR…… 

每一次熱點更替都代表了一波大潮流,並且熱點更迭的速度越來越快,從最初的三五年,到現在的3~ 6個月。一級市場的趨勢投資,就是在「趨勢將起未起」、「行業將熱未熱」時,找到合適的標的,在A輪前後投進去,寄希望於其在3~ 6個月內成為行業趨勢和熱點。如果賭中了,你可能會在一、兩年,甚至更短的時間內,帶來數倍,甚至數十倍的回報。

做創業者遇到困難 第一時間求助的人 

並不是說有了BAT,我們現在就沒機會了。即使騰訊有微信,默默不還是闖出來了嗎?創業是一個很艱辛的歷程,都是九死一生的。別看它們在外面宣傳得很光鮮,我天天跟他們打交道,深知其中的艱辛。 

雖然投資人能給很多資源,但最重要的是在心理上跟他們站在一起,我覺得這對創業者是非常重要的,你要成為他遇到困難第一時間求助的那個人。

「童心」與「好奇心」 是秘密武器 

不管是創業者還是投資人,有過一、兩次成功之後都喜歡把自己「端」著。上帝是公平的,假設一個人是端著的話,他就會走下坡路。

為甚麼呢?「端」著有兩層意思,第一層就是他可能離市場越來越遠;第二層就是他模糊了偶然性和規律之間的區別。 

對我來說,雖然年紀不小了,也有一定的經驗,但我時刻保持「童心」。把自己的身段放得很低,跟創業者們混在一起,盡量少參加各種各樣的活動,也不怎麼做 PR。這樣我才不會被一些「噪音」迷糊雙眼。 

做我們這行,如果想要持續不斷地去投中好項目,就一定要保持好奇心,只有這樣才有可能在趨勢或者機會來臨的時候,第一時間發掘出來。 

我是一個好奇心很重的人,喜歡新鮮的東西。VC 天天跟不同的產品和項目接觸,都是新興事物,像黑科技、人工智能,都是讓人興奮的東西。 

我非常慶幸能進入這個行業,值得幹一輩子。這不是一個職業了,會變成你整個生命的一部分。◇

創業版專家陣容整齊

國立中正大學企業管理學系:

艾昌瑞

雲林科技大學企管系所教授:

楊仁壽

香港財經專欄作家:

廖仕明

台灣國立空中大學商學系

行銷學類專任教授兼系主任:

江啟先

台灣管理諮詢專家:魏福田

美國南卡羅萊納大學

艾肯商學院講席教授:謝田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