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日前宣佈對從中國進口的600億美元商品加徵關稅後,中美貿易衝突升級。大陸財經分析人士葉檀撰文認為,中國經濟有三大軟肋,經不住貿易戰。

3月23日凌晨,特朗普宣佈對從中國進口的大約500億到600億美元的高端產品(航空產品、現代鐵路、新能源汽車、高科技產品等)徵收25%的特別關稅。葉檀27日發表在「葉檀財經」上的文章稱,早在3月1日,特朗普宣佈對進口鋼鐵和鋁產品徵收重關稅,徵收的稅率分別為25%和10%,劍指中國。

文章稱,對貿易戰當局要有底線思維,以下三大進口商品,涉及中國經濟命脈。

高科技產品

中國絕大多數晶片靠進口,根據海關數據,2016年,中國集成電路進口3425.5億塊,同比增長9.1%,進口金額2270.7億美元,同比下降1.2%;2017年,集成電路進口金額達2601億美金,增長了15.6%。

如果晶片進口下降,中國就不是全球電子產品中轉站,不知有多少在電子產業園的農民工會失業。而且歐、日、韓企業也會趁火打劫,提高售價獲取壟斷收益是大概率事件。

中國石油、天然氣

美國能源部下屬能源信息署(EIA)1月31日發佈的數據顯示,中國2017年全年的日均原油進口量為840萬桶,成為全球第一大原油進口國。

文章稱,美國封鎖能源,中國跟中東、俄羅斯、巴西搞好關係也不行。2017年11月,美國原油產出達到1000.4萬桶/日,創1970年來新高,2019年美國或將成為世界最大產油國,頁岩氣企業復甦。

中國天然氣進口依存度也在上升。最近3年,中國天然氣消費總量平均在1900億方左右,平均進口650億方左右,天然氣的對外依存度35%左右。

而國內天然氣產量短期內難以大幅提升,去年土庫曼斯坦減少了供應,中亞天然氣管道日供應量比計劃低4000萬立方米左右,恰好國內推行煤改氣,增加了30%左右的使用量,就出現了大規模的氣荒。

糧食

文章稱,根據食品工程博士崔凱的文章,過去的30年,中國大量使用化肥,導致了嚴重的環境污染。「繼續污染下去,沒有轉基因,咱們就得餓死。」

而中國三大主糧中,小麥、水稻和玉米的自給率約為95%,大豆和牛奶、白糖等農產品則需要從國外進口。大豆進口量從1995年的30萬噸飆升到2017年的9500萬噸,佔全球大豆貿易的三分之二。

中國糧食貌似挺安全,可仔細想想,中國從加拿大進口最大量50萬噸小麥,不過是人均1斤而已。最可怕的是,如果中國出現糧荒,儘可能地從國際市場上進口,到時全球糧價就會大漲。

近日,關於中美貿易戰對中國不利的觀點不少。美國時事評論家章家敦撰文說,中美貿易戰,笑到最後的可能將是美國。因為中共越來越依賴美國市場,其經濟處於債務危機邊緣,增長的終極驅動力是投資。而美國經濟穩定,規模遠大於中國經濟,中國紡織品和服裝關稅不會讓美國的生活成本上升,中共拒買美國產品不會對美國經濟造成顯著影響。

章家敦還說,幾十年來,中共領導人將統治的合法性建立在提供經濟繁榮的基礎上。貿易戰將不僅威脅中國經濟,而且將威脅共產黨的政治制度。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