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份的中共兩會,有好幾個高層人事任命讓外界跌眼鏡。其中比較突出的是「二楊」,即「意外」出任監察委主任的楊曉渡和未能成為國務院副總理的楊潔篪。

擔任中共中央外事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中央外辦)主任兼國務委員的楊潔篪在中共十九大上躋身政治局,令不少人猜測他將在相隔20年後,重演錢其琛以副總理分管外交的戲碼。不過,實際結果是王毅成為了分管外交的國務委員,同時兼任外交部長,楊潔篪落選副總理。

這樣的結果意外嗎?其實不意外。

中共建政後,前四屆的國務院只有副總理,沒有國務委員,那時的副總理不是現在的4人標配,一度多達16人。直到第五屆國務院屆中的1982年,成功將華國鋒趕下了臺的鄧小平啟動了對國務院的大改組,首次設立國務委員共11人,大部份副總理被「降級」為國務委員,副總理減為2人。到了1998年,副總理穩定為4人,國務委員穩定為5人,此格局延用至今。

中共的國務委員與副總理級別相同,但地位略低,實質上近似於「準副總理」。兩者在國務院體系內各自分管一些部委局,但互不隸屬,職能也不重疊。

在此意義上,要麼由王毅擔任分管外交的國務委員,要麼由楊潔篪擔任分管外交的副總理,兩者只能留其一。

而已經熬了10年正部級的王毅再過半年就到齡退休,如果中南海想讓在對台、對日事務均有經驗的王毅留任,繼續應對當前的外交困境,除了給王毅晉升到副國級,別無他途。

二選一之下,當局選擇了由王毅出任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楊潔篪不任副總理就幾乎成為必然。

從另一個角度來講,外交部表面上屬於國務院序列,實質卻受中共中央管轄(這樣的部門在國務院內比比皆是),所以楊潔篪是否擔任副總理其實並不重要,在當前習近平親自主導外交的格局下,楊潔篪會否在黨務系統中手握外交大權才是關鍵。

有消息指,中共擬將中央外辦和中聯部整合為外事委員會(參見前文《假如王岐山挑擔外事委》)。如消息為真,目前已是外辦主任的楊潔篪,在升級版的外事委裏很可能仍擔任秘書長之類的要職,與按慣例將以國家副主席身份出任中央外事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的王岐山合作。

可以料想,中共外交頂層的習近平、王岐山、楊潔篪、王毅四人組很快就會魚貫登場。如中美貿易戰開打,雙方成敗幾何,我們不久就會看到結果。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