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的一帶一路、安倍晉三的復甦經濟兩大計劃,發展擴張到東南亞諸國。前者因大陸供過於求而竭力向外輸出產能,而後者受制於本土人口老化而必須越洋尋找商業契機。兩大經濟強國同時南下開拓市場,於越南、馬來西亞等地撞個正著,中日分別搬出其技術、資金和關係等拉攏基建項目,以穩固離岸基地,作長遠經濟部署。

直至2040年,市場預測僅電力基建方面投資總額已高達12,000億美元,成為兵家必爭之地。日本投資東南亞早了二、三十年,著了先機,但中國優勢在於能夠提供大量融資,尤其是當跨國銀行正逐步限制煤電項目的貸款。

張良計智鬥過牆梯

先算湄公河一帶,大陸搶佔了老撾和柬埔寨,日本則握有泰國和越南,在緬甸則兩方算得上平分秋色。中越關係因石油問題數年前起開始惡化,越南甚至發生大規模反華行動,兩邦友好不再,寧與日本合作。

中國控制著湄公河上游,中下游諸國形勢被動,必須配合才能求得生存空間,否則後果不堪設想,尤其是毗鄰中國、地處內陸的老撾。此河平均入海量為4,750億立方米,居東南亞之首,中國早在多年前已於雲南境內建成漫灣水電站(1996年)和大朝山水電站(2002年)等。

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布•拉扎克因身陷一場10億美元的腐敗醜聞,而失去了盟國支持,中國趁此「良機」向其招手,果然一擊即中。由碧桂園(02007)的龐大住宅房產,到印象馬六甲等文化項目,在過去數年洶湧而至,當地分析師驚訝道:「錢太多了,都是一帶一路?」

泰國最懂生存之道

角度一轉,從東南亞人眼中又如何理解列強招商。泰國工業地產商Amata的始創人VikromKromadit曾經這樣形容道:「日本好像一條鱷魚,不多作聲,但威力十足。」並表達十分願意與他們合作。

19世紀時期,英法大舉於全球進行殖民地競賽,亞洲多國屈服,唯泰國獨善其身。同樣在二戰,日本侵佔全亞,但泰國卻保全完整無缺。何解泰國在兩次亞洲浩劫均能安然無恙?當年,英駐緬甸,法駐越南,泰夾其中,本應九死一生;但他們聰明地看透英法底牌,分別向雙方表示讓泰國安於緬越間,可隔開兩勁旅衝突。二戰時又向日本表明泰國崇尚佛教,對它進行侵略并無好處。

今天,覬覦東南亞市場的有中國、日本和美國。泰方經濟學者認為最有利的做法,乃重施故伎,斡旋三方,使其互相牽制、鬼打鬼。◇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