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歲的高蕾妮患了淋巴瘤,父母帶她輾轉雲南、四川和北京就診。但是醫生說,即使昂貴的手術之後她能活下來,她也將喪失生育能力。

父親高江說:「我感到絕望。」

於是在同事的建議下,他轉向上海一家名為麥星國際醫療的公司。該公司通過電話會議幫助癌症患者尋找外國醫生。高江夫婦諮詢了三個美國醫生,他們建議化療。兩年後,蕾妮病情緩解,並準備入讀澳洲大學。

《洛杉磯時報》報道說,許多中國人對過度擁擠、資金不足的醫療系統保持著深深的不信任。

「中國醫生好像機器一樣。」高江說,「如果你治好了,那是你的運氣。如果你死了,那是你的命。」

成都一家醫療諮詢公司瑞可優說:「在中國誤診的機率很高,醫院無法提供可行的醫療建議。」

這樣的情況促成像麥星國際這樣的公司崛起,他們向中國的中產階級病人提供遠在三藩市和波士頓醫生的意見。

隨著病人毆打醫生的消息頻頻爆出,中共醫療制度近年受到特別關注。在2014年,不滿的病人將一名黑龍江醫生打死,一名江蘇護士被打殘。中國醫生協會2015年的調查報告顯示,有13%的醫生說他們遭遇人身攻擊。

麥星國際建立於2014年,主要幫助癌症患者尋找美國醫生。它的系統裏有400名美國醫生。

該公司收取每人3,000美元服務費,相當於一個中等家庭四分之一的年收入。公司翻譯醫療記錄、安排一個小時的網上諮詢。醫生們不開藥、不檢查病人,只提供專業知識。

麥星國際的創始人之一是克萊爾・王,他曾經在美國賓州Allegheny學院上學,常常接到國內人士幫助尋找美國醫生的請求。

「我們看到這麼多誤診或過度治療的案例。」克萊爾・王說,「如果我們可以在妥善治療的路上提供一點點幫助,我們將感到高興。」

專家們估計,中國醫生每天接待病人的數量是美國醫生的四倍。但是大多數醫生年薪不到15,000美元。這鼓勵了濫開藥、濫檢查的現象。

中國診所也缺少訓練有素的家庭醫生。許多人有個頭疼、感冒就直接去大醫院,導致門診室像火車站一樣擁擠。

「這當然不是醫生的錯。這是制度的錯。」北京大學醫藥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劉國恩說,「中國人開始意識到,當我們看醫生的時候,我們不僅僅是尋找技術服務,而且是在尋找支持、經濟承受力和舒適感。」

面對病人日益增大的憤怒,中共在2009年推出醫療改革,投入9,000億美元,但是難以加強初級保健或給公立醫院提供更多資金。

美國西東大學全球健康研究中心主任黃延中說,中共「還沒有從根本上解決看得上病和看得起病的問題」。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