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國風.召南.鵲巢》

維鵲有巢,維鳩居之。

之子于歸,百兩御之。

維鵲有巢,維鳩方之。

之子于歸,百兩將之。

維鵲有巢,維鳩盈之。

之子于歸,百兩成之。

維鵲有巢,維鳩居之。 之子于歸,百兩御之。

喜鵲辛苦築完巢,布穀鳥來居家。這位姑娘要出嫁,新郎用一百輛車去迎接她。(兩,音亮;御,音迓。)

此處採用「興」的寫詩方法。用「鵲有巢,鳩居之」來借喻一件事情。鄭玄箋:「鵲之作巢,冬至架之,至春乃成,猶國君(之子)積行累功,故以興焉。」此句大意是:「喜鵲很能築巢,一般是冬至的時候就開始築巢,到立春的時候才完成。比喻諸侯國的世子經過德行和功績的積累(如鵲之作巢)才娶妻,所以採用興的寫詩方法。」而其他的朝廷官員絕大部份也是由多年寒窗苦讀的學子、經考查德藝周厚的讀書人組成的;讀書及考取功名的過程,就好比是喜鵲在辛苦的築巢。所以,中華傳統的婚姻觀念是這樣的,要求男方(貴族子弟及讀書人)必須考取了功名(世襲功名也算),有德行彰顯於外了,才稟告自己的父母,由他們安排結婚的事情。而普通百姓家的男人,最起碼也要刻苦學習一門手藝出師了,有能力養家餬口,才稟告父母操持婚姻之事。所以我們看到《周禮》中把男的結婚年齡上限規定在三十歲(超過三十歲,還不娶妻的要受罰,儒家觀念: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其實也是充份考慮了男方必須學業有成的問題,請參看《周禮.地官.媒氏》。

當然古代也有一些讀書人年紀接近三十歲了還沒考取功名,那也只好先娶妻了,再接著參加科舉考試,不然就有違《周禮》的規定及儒家的傳統觀念(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但是他們一般都會去找一些事情做,比如開私塾,教一些學生,收一些束脩養家餬口。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夫妻之間是有恩義在的,男人要對得起上天安排的這個緣份,就應該要有擔當。

我們再接著講「維鳩居之」。前面介紹了,太姒是中國古代賢妻良母的典範,而且她美麗端莊,舉止優雅合乎禮儀。周文王當時因為是國君的嫡長子,這是他世襲的功名,而且他又有德行彰顯於世,所以周文王算是有了「鵲巢」,現在這個「鵲巢」讓太姒來居住,所以說「維鳩居之」。詩作者的用意還借用鳩(布穀鳥)的特性來讚美太姒,通過筆者前面的介紹,我們知道布穀鳥有「均壹」的特性。均壹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不管是國君、后妃、公侯貴族還是普通百姓都應該具備。國君應該均壹的對待自己的子民,才不會有所偏頗;要廣納賢言才不會偏聽偏信。皇后在管理後宮的時候,也要做到均壹,才不會造成積怨難平。對自己的親生子女和其她嬪妃的子女也要做到均壹,不能溺愛某一個造成賞罰不均。在這些方面,太姒做得非常好,周文王有幾十個子女,太姒親生的就有十個,太姒把家庭操持的井井有條,均壹對待每一個子女,讓周文王專心國事,沒有後顧之憂。太姒還培養出了周武王這位一代明君。

李白的〈白鳩辭〉其實是對古代名家《詩經》註釋的一個補充。「白鳩之白誰與鄰」,借喻未婚女子貞潔無瑕。「霜衣雪襟誠可珍」,借喻未婚女子氣質清雅高貴。「食不噎」,借喻未婚女子即使在進食時,都能保持優雅舒緩的儀度。「性安馴」,借喻婚後女子對待夫君婉約溫順。「首農政」,借喻婚後女子在一些重要的事情上要提醒夫君,自己也要做好本份。比如:每年祭祀時,后妃要提醒國君親耕籍田,要帶九嬪等到桑田勞作,還要親自替國君製作祭祀穿的衣服,等等。不同階層的已婚女子,也要做好她們那個階層的本份之事。「鳴陽春」,因為「陽春」在古漢語中可以比喻「德政」,所以此處借喻后妃或諸侯國君夫人要協助夫君宣教德政。

如果說「維鵲有巢」是對結婚前男子的要求,那麼「維鳩居之」就是對女子德行的要求,女子至少要具備均壹的美德才有資格「居之鵲巢」。「維鳩居之」還有一個言外之意是說,從今以後,這個家就交給這位有貞靜均壹女德的太姒來操持了,女主內,男主外。「維」除了當語氣助詞外,還含「只有」的意思。(只有鵲有巢,只有鳩才配來居之。)

「百兩御之」與「百兩將之」,講述諸侯之嫡子長女迎親和送親皆百輛車(卿、大夫、士等官員依次遞減,普通百姓最多不超過二輛,否則算逾制)。除了說明古代不同階層的人結婚有不同的迎送親規格之外,這裏還有門當戶對的意思。在古代,人們相信夫妻的因緣是天注定的,所以《詩經.大雅.大明》稱讚周文王與太姒兩人的婚姻說:「文王初載,天作之合(周文王剛一出生,上天就安排好了他與太姒的緣份)。」而上天安排的緣份,也需要有人來做,才能成事。所以婚姻禮儀中界定了婚前的男女必須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六禮之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的流程去走。父母親請媒婆去撮合時,肯定會要求媒婆在雙方家庭的社會地位和經濟狀況相當的圈子裏找尋,又經過問名、納吉等流程的把關,這樣文定的婚姻就是被上天認可的。上天安排的緣份也在其中了。這是門當戶對的一種情況。

門當戶對的另一種情況是,從皇帝、朝廷官員到普通百姓之家,基本都有宗教信仰,大部份都是尊崇儒家學說。但也有信仰道家學說的,有信仰佛家學說的。如唐朝的唐玄宗、李白等信奉道家,而同一時期的王維信奉佛家。所以官宦或普通百姓之家,在同一個宗教信仰的圈子裏為子女操持婚姻之事,也很正常。

特殊情況的如皇帝欽定的婚姻,也算是「天作之合」,因為君權天授,皇帝是天子。

維鵲有巢,維鳩方之。 之子于歸,百兩將之。

喜鵲辛苦築完巢,布穀鳥把它當了家。這位姑娘要出嫁,娘家用一百輛車子送親。

對《詩經》有研究的讀者可能看到筆者在「方」字的註釋上與歷代名家均不同。筆者個人淺見,要確切理解「方」的意思,應該參考春秋戰國時期典籍中「方」字的用法,因為《詩經》是孔子在春秋時期編輯的。所以筆者列舉了那個時期典籍的用法,「方」的意思是「等同、相同」。「維鳩方之」的言外之意是說:新娘嫁過來之後,她在家中的地位與新郎是相同的。

為甚麼說婚後男女雙方在家中的地位是平等的呢?《禮記.昏義》:「婦至,婿揖婦以入,共牢而食,合巹而酳,所以合體同尊卑以親之也。」此段文字大意是:「新娘到,新郎向新娘作揖並攜新娘入新房,兩人吃同欄牢裏養的牲肉,剖一瓠為兩瓢,新婚夫婦各執一瓢,斟酒以飲。象徵著夫妻倆體同一心、不分尊卑、相親相愛過一生。」

所以,四書五經、二十四史,並無「男尊女卑」這一說。古代的史學家也沒有人敢這樣寫。因為這不僅是對自己母親的不孝,也是對皇后的大不敬。宋朝的史學家、文學家司馬光說: 「皇后敵體至尊(皇后與皇帝的地位相同),母儀四海。」見《論后妃封贈札子》。

維鵲有巢,維鳩盈之。 之子于歸,百兩成之。

喜鵲辛苦築完巢,布穀鳥住進興旺了它。這位姑娘要出嫁,夫家娘家各用一百輛車子迎送親來成全她。

筆者認為「盈」在這首詩中是個多義字,「維鳩盈之」的言外之意是:只有這位有著貞靜均壹等美德的姑娘(維鳩)嫁過來後,這個家才會(婚姻)美滿、(家業)旺盛、(衣食)豐足、(子孫)眾多。

這首詩以鵲巢起興,講述了中國古代正統的婚姻禮儀。男子在結婚之前須經過努力考取了功名(或世襲功名),並有德行彰顯於外,如「鵲之有巢」;女子必須從小受過女功女德的教導,如「鳩」之有均壹的特性,才能出嫁並「居之鵲巢」。迎親及送親須按一定的規格;男女雙方結合須門當戶對。用「維鳩方之」來借喻夫妻雙方在家庭中地位是平等的。用「維鳩盈之」來比喻只有娶德行兼善的女子為妻,家庭才會興旺發達。◇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