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英雄人物

成吉思汗雕像(維基百科)
成吉思汗雕像(維基百科)

成吉思汗即元太祖,名:鐵木真,是蒙古帝國的奠基者。他曾擊敗金國、臣服西夏、消滅西遼,為日後建立大一統的元朝、結束中原五百多年割據,及確立中國遼闊版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他的大舉西征也衝破亞、歐的界限,促進了中西經濟、文化的交流。

元太祖皇帝像(公有領域)
元太祖皇帝像(公有領域)

當時蒙古各部族均屬金朝管轄範圍。金世宗在位時,為了防止蒙古壯大,每隔三年即派兵北上大肆殺戮一番,加上各部族的自相殘殺,給蒙古人民造成深重的災難。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統一和安定成為蒙古人的共同願望。

鐵木真崛起後,以卓越的政治和軍事才華,順應歷史的潮流,統一了蒙古高原。

他先是爭取到札答刺部首領札木合和克烈族首領王罕的支持,打敗了塔塔兒、蔑兒乞等部族;然後與王罕合兵,擊敗札木合;接著與王罕決裂,消滅了克烈族;最後又征服乃蠻族,實現了蒙古人統一的願望。

他統一蒙古後被推舉為大汗,並尊稱為「成吉思汗」。「成吉思」蒙古語是「大海洋」的意思,「汗」代表偉大崇高,所以成吉思汗是「大海洋之王」,也是「全世界之王」的意思,由此可見蒙古人對他崇拜的程度。

◎不斷發動征服戰爭

鐵木真在北方稱「汗」時,南面是金、夏、南宋等三國鼎立的局面。建國後,開始他的擴張行動,他首先大舉進兵西夏,迫使西夏求和;又出兵攻打金朝,圍攻中都燕京,金朝被迫投降。此後,黃河以北盡為蒙古所有,金朝也被迫遷都汴京。

與此同時,發生了花刺子模國(位於中亞西部)殺害蒙古使者及商人的事件。成吉思汗於是將矛頭轉向西方,親率二十萬大軍攻打花剌子模。大獲全勝後,又繼續往西攻打,占領了中亞細亞各國,隨後又殲滅南俄八萬聯軍,一直攻打到歐洲東部、伊朗北部以及印度等廣大區域,才帶兵回國。

成吉思汗取得廣大領土後,為了便於統治,就將領土分封給兒子,隨後在歐亞大陸逐漸形成:金帳汗國、察合台汗國、窩闊台汗國和伊兒汗國等四大汗國。

成吉思汗西征時,曾要求西夏發兵相助,可是西夏不但拒絕出兵,且和金朝結盟。他回來後,便親自帶兵攻打西夏,將西夏京城圍攻半年之久。此時,他忽得重病,臨終前他看出西夏即將征服,因此叮嚀諸子在他死後祕不發喪,避免敵軍增強反抗的鬥志。不久,西夏果然戰敗,西夏王朝至此滅亡。

◎來如天墜 去如電逝

生長在草原上的蒙古男子,自小就接受騎馬、摔跤和射箭這三項通稱為「男兒三技」的訓練。騎馬是放牧、遷徙的需要;摔跤可強健體魄、提高格鬥技能;射箭是狩獵、對抗外族侵犯時不可或缺的技能。蒙古人深信從小熟習「男兒三技」,長大後才能在惡劣的環境中生存。

成吉思汗根據遊牧民族這個特點,發展出一系列的戰術。其中最突出的是蒙古人馬術精湛,每名士兵往往擁有二至三匹馬,可以輪流騎乘,加上蒙古人飲食簡便,因此蒙古騎兵有速度快,可長途奔襲的特點,令敵人措手不及。如成吉思汗派兵攻打金國時,騎兵在一晝夜間就行進了五百里。由此可見,蒙古騎兵「來如天墜,去如電逝」的威力。

成吉思汗的大軍之所以能百戰百勝、所向披靡,除了他善用蒙古人驍勇善戰的特點外,善於利用聯盟、孤立敵人,從而將敵人逐一擊破,也是他軍事生涯中的得意計謀。

如建國前,他就是透過不斷與其它部族聯盟,從而統一了蒙古高原;他消滅塔塔兒部時,也曾經與金朝結盟;攻打花剌子模時,他也企圖與西夏結盟;他臨終遺言也指示了聯宋滅金的方略。這些都是他善用聯盟取勝的證明。

◎各種宗教並存

為達到「因其俗而柔其人」的統治目的,成吉思汗對各種宗教採取相容的態度。他統一蒙古前,各部族即有薩滿教等信仰,隨著勢力不斷的擴張,佛教、道教和伊斯蘭教也相繼傳入蒙古。

他除了於重要場合參加薩滿教法事之外,也曾邀請道教長老邱處機講道。影響所及,他的繼承者也經常參加景教、佛教和伊斯蘭教等宗教儀式,且各大城市也陸續興建佛寺、教堂和清真寺。

雖然他對宗教採取兼容並蓄的態度,但他在位時傳統的薩滿教仍占有重要的地位。直至忽必烈建立元朝,喇嘛教才逐漸取代薩滿教成為主流宗教。

◎不殺工匠

成吉思汗不僅對宗教採取寬容態度,也能廣納敵人的優點及引進敵人的技術。例如,攻打中原時,學會了許多製造先進武器的技術;西征花剌子模時,也不忘帶各種工匠回蒙古,蒙古軍也因而有了先進的攻城武器,並組織五百人的砲兵部隊,大大提高了戰鬥能力。

因為他十分重視有技能的工匠,以致後來不殺工匠成為蒙古軍的傳統。各種工匠不斷的湧入,使中原與西方種植、織造、武器等技術陸續引進蒙古。這些外來技術,不僅使蒙古科學得到長足的發展,也使農業和畜牧業有很大的提升。

◎兵民合一的千戶制

成吉思汗進攻乃蠻部時,以「千戶制」組編軍隊,使蒙古軍成為一支組織嚴密的武裝力量。有了成功的前例,他立國後就全面推行千戶制,並以十進制的方式,把蒙古各部統一劃分為十戶、百戶、千戶,任命功臣為千戶之首。隨後,他又封「四傑」為萬戶,分區管轄各千戶。

千戶制的實行,不僅糾正以往部落組織鬆散的缺點,增強部隊的戰鬥力,也杜絕各部落貴族復辟的可能,有效保障大汗的統治地位。

◎唯才是用

成吉思汗在用人時,只重視個人的才能,不計較出身背景、部落族屬,甚至能放下私人恩怨,任用敵對部族人才。如「四傑」的木華黎勒蔑、哲別等,就是來自敵對部族。

他也善於攏絡人心,分配戰利品時,有功的人都會得到厚賞;分封萬戶、千戶時,也充份考慮到功臣的利益;他身邊的護衛軍,不僅享有各種特權,他還告誡子孫要尊重護衛軍,不可任意頤指氣使。

◎札撤大典

蒙古部落早期沒有文字,凡事都是口耳相傳或刻木為記。沒有通行的文字,要治理廣大的國家很困難,成吉思汗於是派人用維吾爾字母拼成蒙古國書,蒙古從此有了通行文字。有了文字以後,他開始著手建立國家制度。

建國前,成吉思汗曾為軍隊制定「札撒」,作為戰爭中的軍令,如戰場上不得搶奪財物、戰利品,也不得違反、退卻命令等。建國後,他成立司法部門,並根據札撒軍令、社會習慣,及治國、練兵、整理社會秩序等經驗,以新的文字頒行《札撤大典》(即蒙古習慣法),蒙古從此有了以民主為基礎的共和政體制度。

《札撤大典》是世界上第一套廣泛應用的成文法典,對於整頓蒙古社會秩序,鞏固大汗的統治地位起了很大的作用。

◎評價不一

後代學者對成吉思汗有正、負兩面的評價。馬可孛羅的《遊記》對他讚賞有加;但多桑的《蒙古史》則大加批評;日本史學家箭內亙譽之為「名君英主」。

他不斷發動征服戰爭,引起一些文人的批評。但蒙古大舉西征、南侵,也有利於中、西經濟的發展,以及文化的融和,如中國的火藥、紙幣、驛站制度開始傳入了西方;西方的藥物、織造品、天文曆法也輸入了中國。

雖然正、反評價兩極化,然而他仍是蒙古人心目中的民族英雄;西方人眼中,也是能與亞歷山大大帝相提並論的世界征服者。◇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