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氣候寒冷,皮膚血管收縮,水份供給減少,皮脂腺的出油量也減少,加上空氣濕度低,皮膚的水份更容易散失在空氣中,使得皮膚層的保護力變薄,易受到刺激而搔抓。

「冬季癢」是冬天最常見的皮膚病,又稱為「乾燥性濕疹」,困擾著不少人,「血虛」的體質特別容易冬季癢,一到冬天就開始這裏也癢,那裏也癢,甚至乾燥脫屑,有時候癢到睡不著,該怎麼辦?寒流一到,最近有許多市民因為怕冷,用溫度很高的熱水洗澡或者去泡溫泉泡太久,容易將皮膚保護層的油脂洗掉,造成皮膚乾燥搔癢加重,真是苦惱!

還有冬天最愛吃的麻辣火鍋和薑母鴨等補品,這些食材偏燥熱,助長身體的火氣,而身體的陰血就好比是水份,火越大越容易把身體的陰血津液等滋養濡潤的物質燒乾,身體更加缺水!無法滋養肌膚,也會加重搔癢的情況。

為甚麼血虛體質者在冬天皮膚特別癢?中醫如何調理?又有哪些「滋陰養血潤燥」的食物可以幫助對抗冬季癢呢?

中醫調理冬季癢個案分享

黃小姐是個家庭主婦,每年一到冬天,手背、手臂和背部就開始起紅疹,並伴隨著乾燥、搔癢、脫屑,晚上搔癢比白天嚴重,甚至經常抓破皮,已經反覆發作多年。她時常自行買濕疹藥膏來擦,擦藥膏後症狀稍微緩解,但過沒多久又開始搔癢難耐,因此前來求診中醫調理體質。

經詳細問診,發現黃小姐平時經常熬夜看電視,冬天喜歡吃麻辣火鍋及麻油雞,因為肩頸僵硬,習慣洗比較燙的熱水澡來放鬆肌肉,冬天也喜歡泡溫泉,搔癢的情形隨著上述的情況更加重;觀察她手背、手臂及背部的皮膚,因為經年累月搔抓出現色素沉澱及增厚的苔蘚樣變化,皮膚摸起來乾燥粗糙還有小皮屑。她還抱怨勞累時容易頭暈、心悸、怕冷、經血量偏少,這些症狀都是屬於中醫「血虛」體質的表現。

長期熬夜耗傷陰血,加上喜歡吃辛辣炸烤等燥熱刺激食物,加重血虛的情況,使得皮膚更加乾癢甚至脫屑;而熱水或溫泉也會洗去身上的保護性油脂,造成皮膚過度乾燥而搔癢泛紅,只靠外在擦藥膏來消炎止癢是不夠的,還要從內在調理體質才能「治本」。治療方向從「養血潤燥止癢」著眼,選用:熟地、白芍、生地、當歸、川芎、何首烏、白鮮皮、荊芥穗、防風、蟬蛻等藥材加減,經過三個月的調理,黃小姐乾燥性濕疹發作的面積和狀況逐漸消失,連帶頭暈、心悸及經量少等症狀也明顯改善。

為何血虛體質在冬天奇癢

「血虛」體質為甚麼容易有冬季癢?是因為血具有濡養滋潤全身臟腑組織的作用,皮膚的水份來自體內血液循環供給,如果血液虧虛不能濡養全身,表現在皮膚上就會出現乾燥搔癢脫屑的現象;尤其在冬天容易發生,因氣候寒冷,皮膚血管收縮,水份供給減少,皮脂腺的出油量也減少,加上空氣濕度低,皮膚的水份更容易散失在空氣中,使得皮膚層的保護力變薄,易受到刺激而搔抓。

老年人因為陰血不足無法潤澤肌膚,經常發生冬季癢的症狀,現代年輕人也越來越常發生,多半是因為長期熬夜耗傷陰血,加上喜歡吃辛辣炸烤等燥熱刺激食物,加重血虛的情況,使得皮膚更加乾癢甚至脫屑;而熱水或溫泉也會洗去身上保護性的油脂,造成皮膚過度乾燥而搔癢泛紅,只靠外在擦藥膏來消炎止癢是不夠的,還要從內在調理體質才能「治本」。

中醫師建議秋冬季宜少吃辛辣烤炸食物。(shutterstock)
中醫師建議秋冬季宜少吃辛辣烤炸食物。(shutterstock)

血虛型皮膚搔癢有何特徵

特徵:多見於長期熬夜傷陰血、先天體質虛弱或年老陰血不足,無法潤澤肌膚, 秋冬尤劇,春夏轉輕。

皮膚症狀:皮膚乾燥粗糙,甚至乾裂、臉部敏感脫屑,全身皮膚脫屑如糠秕狀,遍佈抓痕,經常搔抓處經年累月之後可呈苔蘚樣改變,晚上搔癢比白天嚴重。

全身症狀:面色蒼白無光澤、頭暈眼花、心悸失眠、容易疲倦無力、怕冷、手腳冰冷、月經量少等症狀,脈象弦細,舌淡苔薄。

治則:養血潤燥止癢。

處方:當歸飲子加減,或選用熟地、白芍、生地、當歸、川芎、何首烏、白鮮皮、荊芥穗、防風、蟬蛻等藥材。◇

作者簡介:張文馨

澄觀中醫診所副院長、中醫婦科醫學會專科醫師。

美麗馨情 張文馨醫師的漢方美人書張文馨醫師粉絲團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