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是一種糊塗不清、混淆是非、煸動仇恨、吹祟暴力、充滿黑色能量的魔性學說。它的出現給人類帶來了深重的災難和苦痛,這是有目共睹的。

《九評》出現,揭露出了它的本質,讓真相大白於天下。不過,一些善良的民眾,依然被它的一些似是而非的理論所迷惑,覺得有「道理」。

在古老的中國,上古流傳下來的文化,雖然倍受中共的毀壞和摧殘,但有一些還是頑強地存活了下來,比如《易經》等。這裏運用相關文化的原理,從另外一個角度,來分析馬克思主義,大家看一看,如何?

在馬克思的理論中,他不斷地強調,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自古以來,是經濟基礎決定了上層建築,不斷地經濟發展,決定了人類社會的形式。從原始社會到奴隸制社會,再到封建主義社會,進而資本主義社會,最後到共產主義社會,這是社會的規律。

這理論的迷惑性很強。從人類社會來說,經濟水準在不斷地發展,而社會形式也在不斷地變化。如果說經濟水平決定相應的社會形式,貌似也有道理。

不過,如果我們對照一下現實的話,看出了問題。

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在朝鮮半島,相同的經濟水準卻建立了不同的國家制度。南邊韓國是民主國家(資本主義),而北邊朝鮮是共產主義國家;台灣和大陸一水之隔,也是如此。這是甚麼原因呢?

就是在現代社會,世界上相同的經濟基礎,經濟、政治等制度不也是千姿百態的嗎?這又是甚麼原因?

其實出現這種現象很正常,也是符合社會原理的。經濟是一種基礎,而它並不能決定產生甚麼性質的政權。社會制度是由政權建立的。

如果建立了共產黨的政權,那就是共產主義(社會主義)制度;如果民主國家政權,自然是民主制度。

換句話說,經濟基礎決定不了國家的制度;不同的政權「產生」了相應的國家的制度。注意,這裏是產生,不是決定。

有人會問,那麼如何解釋經濟基礎和政治、經濟等制度的關係呢?

中國古老的傳統文化認為,政治、經濟等制度是遵循社會發展規律的,或者說,是由 「天意」、「道」等所決定的。

從人類社會這個層面上看,是由許多系統相互作用的產物。經濟基礎對政治、經濟等制度有刺激、支配和控制等作用,但絕對不是決定。而制度本身是由政權產生,但也受到社會文化、環境、民眾的具體構成、素質、需求和欲望等等因素影響。

比如,在毛澤東在中國搞的「計劃經濟」,餓死了幾千萬人,大陸的經濟到了崩潰的邊緣。這樣的經濟基礎自然導致了後來鄧小平的經濟改革。經濟制度雖然變化了,但政治制度沒有發生根本的改變。馬克思也看到了經濟和社會制度有一定的關係和聯繫,但沒有得到正確的認識,是偏激、片面和充滿謬誤的。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的理論,本質上是物質決定意識的機械推導。說到底是為了他的「社會五階段論」等一系列的謊言打基礎的。

總而言之,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的謊言,並不難看穿,但共產國家的教育是運用暴力和謊言在封閉的環境下全方位的洗腦,要想明白這個問題,有一定的難度。如果大家能看一看《九評》和《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應該大有裨益。◇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