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特朗普開啟首度亞洲之旅,將造訪中國之前,《時代周刊》前所未有地以中英雙語在封面打出醒目標題:中國贏了(China Won)。但有分析認為,獨裁制度或有較高管治效率和經濟增速,但最終難免以崩潰收場;要說美國時代結束了還為時尚早,其實美國手裏有很多王牌。

學者:獨裁終會崩潰

《時代》雜誌本月最新一期(亞洲版)封面以「中國經濟準備好贏得未來」為題,作者伊恩布雷默(Ian Bremmer)稱,中國已成全球經濟中唯一最具實力的國家。據經濟與商業研究中心的數據,儘管美國經濟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但中國利用國有企業提升國內外影響力的能力,確保在2029年超過美國的GDP。該文引起外界熱議。

《自由時報》評論認為,這可真是笑話,畢竟中國國有企業的腐敗世界聞名,連印度可能都趕不上,還能超越美國嗎?中國的GDP多半是靠外資撐起的,國有企業有何能耐?

一篇題為「《時代雜誌》不知吃錯甚麼藥?!」 的署名評論文章還說,歷年來,死在獨裁者手中與高官權力鬥爭下的人民何止千萬?如果共產主義是世界潮流,那麼東歐與俄羅斯等國家,為何早已紛紛向西方國家看齊?

文章認為,中國如果也實施民主制度,的確可以維護國家與政權的合法性,才是真正以人民為主人的國家,真正有助於世界和平與穩定發展,贏得舉世肯定。只是這麼一來,許多權貴與其子弟的特權何在?

「官員老爺多年來已將中國天文數字的財產,以『五鬼搬運』法的方式,偷偷轉移到國外,以致其經濟有如不定時炸彈,何時會爆開,不得而知。」

《蘋果日報》則援引中國問題專家、中文大學客座教授林和立的話表示,布雷默的文章令人回想起上世紀6、70年代冷戰時期,由於前蘇聯傾一國之力發展軍備及太空武器,特別是1957年發射人類第一顆星,一度令西方媒體大讚共產制度優越,但僅二十多年後蘇聯和東歐共產國家大崩潰。

林和立指,極權國家在社會管治上確比民主國家有效,更容易以舉國優勢去發展某些方面,但獨裁制度有天生缺陷,就是缺少監督,一旦決策錯誤,國家容易陷入危機,二戰前希特拉納粹德國及中共毛澤東時代,「即使中國經濟看似強盛,但貧富懸殊嚴重,人民無幸福感,且富豪和知識界紛紛出走西方,這也說明不少問題」。

美國有四張大牌

《金融時報》7日也在頭版發表文章評論〈美國時代結束了嗎?〉文章說,美國手上有地理、貿易、能源和美元四張大牌,那些宣稱美國時代結束的人應考慮這些潛在因素。

首先是地理因素:美國兩面臨海,陸上鄰國依然保持友好。而中國有14個鄰國,與印度、日本、越南存在領土爭端,這限制了它的軟實力。

其次是能源:10年前,美國似乎註定要依賴進口能源了。但是頁岩革命讓美國從能源進口國轉變為出口國,國際能源署(IEA)預計,北美可能在今後10年實現能源自給自足。而中國日益依賴來自中東的進口能源。

再者是貿易:中美經濟高度相互依賴,而中國對美國的依賴程度更高,損失也會更大。蘭德公司估計,如果太平洋爆發一場常規非核戰爭,美國會損失5%的GDP,但中國會損失25%。

最後看美元:在世界各國政府持有的外匯儲備中,64%是美元,只有1.1%是人民幣。中國不具備深厚的資本市場、誠實的政府和法治。人民幣在國際支付中的份額在下跌。

有關美國的事實

對於「美國時代結束了」這一命題,維珍尼亞州奧多明尼昂大學的政治學教授史蒂夫耶蒂夫(Steve Yetiv)也曾撰文質疑,並闡述有關美國的幾個事實。

據「世界經濟論壇」的數據,在過去數年中,美國是世界上最具競爭力的主要經濟體。只有一些小國,如瑞士、瑞典、芬蘭等,偶爾會超過美國。《2017~2018年全球競爭力報告》顯示,美國第二。而中國排在第27位。

而且,美國有世界上最優秀的企業家隊伍,在世界500強中,美國企業的數量遠超他國。美國仍牢牢佔據未來技術的前沿,如生物技術、納米技術等,在網絡空間中也佔據優勢。今年7月《財富》世界的500強排行榜中,美國公司有132個。

此外,美國仍是世界上最具魅力的移民輸入國,吸引了數百萬計既聰明又勤奮的人才。聯合國2015全球移民報告稱,2015年,最大移民輸入國是美國,持續保持第一,而中國是最大的移民輸出國。

美國的軍事實力遠超對手,可以採用多種獨特的方式,部署超遠距離的軍事行動。公開資料顯示,美國是世界上軍費最多的國家,共7,193億(2012年),約佔全世界軍費開銷總計的47%,其綜合軍事實力無可比擬。

美國還是全球民主運動的急先鋒,在過去的一百多年的征程中,一直如此 ── 而不是共產主義、法西斯主義、新納粹主義、獨裁政治、激進的伊斯蘭主義或其它任何形式的統治形式。

據南加州大學外交研究中心及英國波特蘭公關公司發布的報告《軟實力30》,美國多年來被列為前三甲。而中國去年排25位。◇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