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多錯多、講少錯少,唔講唔錯」是很多職場人遵循的金玉良言,以為只要做好主管交代的事,就能夠得到老闆的青睞。如果職場上每個人都遵循著這個定律,老闆真的就會賞識你,給你更多空間發揮嗎?還是你就此埋沒在一群「唔講唔錯」的人海之中,永無往上爬的機會?

突出的溝通能力 讓你逃過被裁命運 

10多年前,台灣電子產業正處於高峰期,許多職場新鮮人一畢業就以進入上市、上櫃公司為自己的目標。他們以為進了大公司,靠著公司完整的薪水福利、明確清楚的晉升管道,就能在同一個職位上做到退休。但是,一場金融海嘯改變了這些人的想法。 

當許多公司開始縮編、裁員、放無薪假,甚至關廠、倒閉時,大家才發現,原來「職場中照著主管的話做事就能高枕無憂」的論調,其實並不可靠。 

小龍在一家全球名列前100名的高科技公司當技術人員,在金融風暴裏,這家公司裁掉了22位亞太區的高級技術人員,而小龍是唯一沒有被裁掉的華人。論能力,他的英文比別人差,學歷也沒有特別凸出;論資歷,他更比不上許多被裁掉的人,但他卻有一個特別的人格特質,就是職場上凸出的溝通能力。 

小龍每天進到公司,總是開開心心的,逢人便微笑問好,當別人有困難開口要他幫忙,他一定幫,遇到愛莫能助的情況,他也不會擺臭臉。我第一次見到他時,他的這種特質馬上吸引了我,讓我覺得自己被他重視、尊重。不但如此,第一次與陌生人見面,小龍也總是可以在短時間內打開對方的心房,快速地拉近兩人的距離,這是他在職場上的獨到之處。 

裁員風波結束後,小龍的公司要求他轉調業務銷售部門,他沒有太多的擔憂便一口答應。轉做業務後,他也充份展現出這樣的心理素質,他不會為了做生意而做生意,因為他知道這種做法永遠拿不到大訂單,他只是用心關懷客戶,了解客戶的需要。 

他擁有許多一般人所沒有的特質,例如,觀察力特別敏銳。他總會注意到客戶的眼神和肢體語言,每次開會,他也會特別重視客戶想表達甚麼、需要甚麼。這種能力並不因為他是天生的業務人,而是他在工作的過程中,一直以服務客戶為依歸的心,所累積出的態度行為。 

所以,若想要在職場中表現自己的獨特能力,一定要像小龍一樣時時想到你所服務的人,這才是能讓你突出的關鍵因素。 

以對方的利益為優先 

若要在職場上出人頭地,人際溝通的技巧不可或缺。美國汽車業的傳奇人物Lee Iacocca曾經帶領岌岌可危的佳士拿,從破產邊緣反敗為勝,但年輕時的他,也曾經是一位口才笨拙、害羞、內向的工程師。透過長期人際溝通的訓練,他不但學會了團隊合作,並且懂得傾聽他人的需求,這才能真正領導一個團隊,創下美國汽車史上的歷史一頁。 

台灣哈根達斯公司(Haggen-Dazs)總經理黃潔霞也是位「做事前先懂得做人」的遵行者。她在競爭激烈的消費性產品市場工作10多年,充份了解到溝通的重要性,因此賣產品給客戶之前,她一定會先站在客戶的立場,先想客戶的需求與利益,而不是總想著自己的利益。因此,她的冰淇淋可以在隆冬時節還維持著穩定的銷售成果,讓競爭者眼紅不已。 

所以,把主管交代的事情做好,你在職場上不一定就有競爭力,反倒是應該具備與人溝通的以下幾種特質,才容易在職場上被人接受。

● 尊重別人、欣賞別人、多看別人優點。 

我有個朋友在廣告公司裏做銷售,他的部門主管總是習慣性貶低人,開會時更有意無意地將別人的意見踩在腳下,努力在老闆面前凸顯自己。 

一次會議上,客戶不小心講錯了一個名詞,她習慣性地冒出:「我看你專業素養不夠,該回去多多做功課。」從此這家重量級客戶把她列為拒絕往來戶,她也因此被公司開除,沒有人站出來替她說話。 

在職場中,她只懂得表現自己的優點,但卻不懂得欣賞、尊重別人,一旦被人抓到把柄,被她落井下石過的人,都不願出手相救。

● 以同理心對待客戶、朋友、供應商。

就如同上述小龍的例子,只要別人有困難,不論這人對自己是否有幫助,小龍都傾全力去幫忙。因為這種同理心,他在工作上總是有許多意想不到的貴人。這些人引見了更重要的人給他認識,也或多或少在主管面前讚許他,讓他的職業生涯平步青雲。 

做生意之前,別總先想著拿到生意,而是應該先把這些生意上的對像當作自己的朋友,讓別人感受到你的用心,才會有真正的機會。 

● 用心出發,用心開始。

心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的基礎,若有心,再困難的案子也能完成;若無心,垂手可得的專案也可能飛走。網路界女強人──Yahoo(雅虎)董事總經理鄒開蓮曾經說過:「願意多替別人著想、多做一步的,才是企業最想要的人。」 

企業最怕用的就是只懂得做事,但卻不懂得做人的員工。因此,要在職場上無往不利,發揮長才,建議你做事前,還是先懂得做人。 

——摘編自《PIG三角競爭法則:36則上班族打造不敗職場競爭力的關鍵秘訣》智言館提供◇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