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是中華民國國父孫中山152歲誕辰,台灣各界人士今天上午紛紛到國父紀念館向國父銅像獻花致敬。

國父孫中山當年發動武昌起義,推翻滿清建立民國,創立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中華民國,所做犧牲奉獻,受到兩岸景仰與尊崇。每年都有兩岸人士在孫中山誕辰時,在台北國父紀念館向國父銅像獻花致敬。

中國國民黨主席吳敦義12日上午在副主席兼秘書長曾永權等人陪同下,赴國父紀念館向總理銅像獻花致敬,他感謝孫總理締造中國國民黨與中華民國。吳敦義表示,今天向總理銅像致敬時,看到一旁的〈禮記禮運大同篇〉,提到「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在國父紀念館有107字的〈禮記禮運大同篇〉,充份說明中華文化的精神是國父全力貫徹的。

11月12日是國父孫中山152歲誕辰,中國國民黨主席吳敦義上午在副主席兼秘書長曾永權等人陪同下,赴國父紀念館向總理銅像獻花致敬。(國父紀念館Facebook)
11月12日是國父孫中山152歲誕辰,中國國民黨主席吳敦義上午在副主席兼秘書長曾永權等人陪同下,赴國父紀念館向總理銅像獻花致敬。(國父紀念館Facebook)

吳敦義說,孫總理締造中華民國就是秉持〈禮記禮運大同篇〉的宏遠目標,這也是中華文化最重要精神,「我們一定要朝這目標同心協力、共同努力,締造一個更繁榮興盛的中華民國。」

台灣國父紀念館表示,為紀念國父誕辰152年,在11日、12日舉辦「紀念孫中山:公平正義與社會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預計發表23篇相關學術論文,有來自日本、越南、新加坡、馬來西亞、大陸與台灣的學者及各界貴賓共同參與。日本、新加坡、越南等國學者從東亞、東南亞的角度,探討孫中山思想於華僑社群的發展與影響;日本、越南、新加坡學者則就孫中山與各國史蹟的關係作詳細介紹。

台灣國父紀念館說,回顧21世紀以來的國際局勢,孫中山先生的思想言論,至今仍影響著海峽兩岸甚至全球華人的社會發展,在紀念國父誕辰的今日,以博大公正、中庸調和、具彈性開放的中山思想,期望能對當代社會發展產生啟示與影響,乃是學術界深切關懷的重要議題。

此外,台灣國父紀念館在當天下午2時舉辦「紀念國父誕辰152年──青春、幸福、活力」活動,特別邀請景美女中樂儀旗隊、視障科班音樂人所組成的妙音樂集國樂團、多元族群組成的台北市律動舞蹈推廣協會、台北市新節慶合唱團、中正紀念堂志工合唱團以及中華民國團結自強協會合唱團等表演團體共襄盛舉,由館長林國章等人共同主持,帶動現場民眾參與這場多元藝文饗宴。

台灣國父紀念館表示,藉由文化的「遊於藝」,以推動族群和諧。最後,所有參加演出的團體與現場觀眾合唱國父紀念歌、中華民國頌等歌曲,希望讓歌聲帶動全場氣氛,激發民心士氣,凝聚國人向心力,提升民眾對國家的認同感,以表達對國父的崇敬及對國家社會的愛。

推翻滿清建立民國 孫中山受尊崇

中華民國國父孫中山名文、號逸仙,1866年出生於廣東省香山縣翠亨村;在日本宣傳革命時,孫中山以「中山樵」自稱,之後大家習慣稱其「中山先生」。

「我們國父,首創革命,革命血如花,推翻了專制,建設了共和,產生了民主中華,民國新成,國事如麻,國父詳加計劃,重新改革中華⋯⋯」一首國父紀念歌,道出國父創建中華民國的艱辛。

孫中山展開革命大業,可以從成立興中會開始談起。1894年甲午戰爭那年,孫中山上書北洋大臣李鴻章提出「人能盡其才,地能盡其利,物能盡其用,貨能暢其流」的主張,希望求見但遭拒後,更加堅定他推翻滿清的決心,於是在美國夏威夷檀香山成立興中會,這是孫中山領導革命運動成立的首個團體。

隔年1895年,甲午戰爭清廷戰敗,被迫簽下馬關條約,割讓台灣給日本,孫中山發動第一次廣州起義,但不幸失敗,陸皓東等人壯烈犧牲。值得一提的是,中華民國國旗是孫中山以陸皓東於廣州起義的青天白日旗為藍本,加上象徵先烈鮮血的紅色所設計。廣州起義的失敗,沒有動搖孫中山的革命決心,1897年,孫中山曾派陳少白來台成立興中會台灣分會,1899年孫中山更親赴台灣,在台北長沙街與台灣志士共謀惠州起義。

結合興中會、華興會等組織於1905年成立中國同盟會後,孫中山策劃多次起義,屢敗屢戰,這個階段是革命過程的重要時期,許多民眾明了孫中山的革命決心進而支持。一直到1911年3月29日,革命烈士黃興領導的黃花崗之役,率人進攻兩廣總督府,經過激戰,因寡不敵眾,最後宣告失敗;雖然黃花崗起義失敗,但卻引起全國矚目,才有同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的成功,推翻滿清,史稱「辛亥革命」,這是一場改變歷史的戰役。

隨後孫中山被選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定1912年為民國元年,1月1日為中華民國開國之日,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中華民國誕生。孫中山提出「民族、民權、民生」的三民主義作為建國理想。孫中山在病逝前的1924年廣州演講中最後提到,「如果能把三民主義詳細來讀過,詳細來了解,那麽,諸君就懂得怎麽樣來立志救中國。」

1924年1月,中國國民黨召開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決議開辦軍官學校,創立國民革命軍。孫中山任命蔣中正(蔣介石)為陸軍軍官學校(黃埔軍校)籌備委員會委員長兼粵軍總司令部參謀長。1月28日,孫中山選定廣東省廣州市黃埔區建立陸軍軍官學校。5月孫中山親自任命蔣中正為陸軍軍官學校第一任校長。

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積勞成疾,臨終仍喊著「和平」、「奮鬥」、「救中國」,他的政治遺囑「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仍然是眾多華人的心聲。蔣介石繼承孫中山遺志奉行三民主義並推行文化復興運動,他們都是中華文化的保衛者。

1940年4月,國民政府明令全國,尊稱孫中山為中華民國國父。因為感念孫中山,台灣各縣市多有中山路;位於陽明山的中山樓,則是紀念國父誕辰百年而建造;總統府也於2015年將正門進入後的2樓大廳命名為「中山廳」。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