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研究機構AidData近期發佈的研究報告顯示,中共的海外援助金額雖與美國相仿,但兩國花錢的方式及援助項目卻大相逕庭。中共的大手筆投入給自己帶來了「面子」和影響力,但卻阻礙了民主化進程,使得很多受援國債台高築,爆發多重危機。

前文介紹了中美援助資金各自是如何花掉的,以及中共的援助貸款對受援國推動民主進程的阻礙。本文將會圍繞中共援助貸款模式的影響,以及昔日的馬歇爾計劃模式為何對當今的受援國無效展開敘述。

接上文:中共對外巨額援助 有你不知道的秘密(上)

中共的「安哥拉模式」為人為己帶來了甚麼?

中共在不少受援國家採取「安哥拉模式」,對部份資源豐富的國家提供基建所需資金,以換取當地原材料。2004年,中共向安哥拉提供了45億美元的資金,換取當地石油的供應;2008年,中共向剛果共和國提供了90億美元換取「鈷」原材料。這種模式引人猜疑,中共正在非洲開啟另一種「新殖民主義」。

傳統援助國批評了中共的援外方式。雖然很多非洲獨裁政權歡迎來自中共的援助,但其人民似乎從未感受到這份來自中共的「深情厚誼」。

那些指控中共的聲音說,它對非洲的援助主要是為了開發利用那裏的自然資源;它無條件地支持非民主和腐敗的政權;損害了傳統西方捐助者所倡導的良好治理和環境政策。中共在非洲到處興建體育場、高速公路等項目,僱用上百萬來自中國的工人,對改善當地生活幫助很少,卻讓非洲很多國家背上了繁重債務。

現時非洲不少國家仍未能走出經濟困境,仍面對貧窮、失業等問題。北歐非洲研究所教授梅伯爾(Henning Melber)認為,非洲只有原料,中共只注重生產商品,這種合作關係無法扭轉剝削、不平等、不正義的格局。

前尼日利亞央行行長薩努西(Lamido Sanusi)2013年曾在《金融時報》上發表評論說:「中共這些項目使用從中國運來的設備和人力,卻不轉讓技術給非洲當地。中共拿走我們的原材料,然後賣給我們製成品,這是實質上的殖民主義。」

薩努西的評論,關鍵性地指出中共在博茨瓦納(Botswana)和納米比亞(Namibia)的狀況,如搶奪當地公司的生意、工作環境差以及眾多中國移民人口大量湧入,並開始佔據很多非洲國家的商業市場,掏空了地方產業,甚至阻礙了非洲的民主化進程。

肯雅的《民族日報》2014年發表文章,對中共一項巨額鐵路投資提出質疑,這個項目一期工程就將烏干達的外債增加了三分之一。文章指出,像這樣的項目,肯雅應該通過世界銀行尋求融資,成本只相當於向中共貸款的三分之一,只是貸款程序比較費時,要競標、歷經嚴格的環境和可行性研究。

前《紐約時報》記者、現任哥倫比亞大學副教授弗倫奇(Howard W. French)表示,中國建築公司在非洲拿到了很多高速公路合同。通常中國公司修路的速度非常快,但是用料很差,所以公路很快便出現斷裂。這種生意對那些公司和地方官員來說是「一路順風」,可是對其他人來說,可就顛簸難過了。

中共提供援助的國家當中,很多現在都受到原材料價格全球性下跌的衝擊,而價格下跌當然與中國自身的經濟減速關係巨大。肯雅、迦納、尼日利亞都在面臨經濟衰退威脅。安哥拉與委內瑞拉類似,也在面臨著越來越大的償債困難,而這些債務中很多都是中國的。

以委內瑞拉為例,委國政府一直在盲目「學」中共,其核心是用石油出口向中共借外債,搞社會平均主義。2014年後的國際油價走低,造成委國經濟不振,在委國經濟破產的同時,與其保持戰略夥伴關係的中共政府、國有銀行以及中資石油公司更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石油價格下滑後,外界明顯表示,擔心委內瑞拉既不能履行債務原則,也不能維持向中國繼續輸出石油的承諾。中共在委國的數百億美元的投資也打了水漂。2016年,中委兩國官員會面後,一名中共官員稱:「雙方達成共識不再繼續投入新的資金⋯⋯中共領導層傳達的信息非常明確:隨他們去吧。」

面臨國內陷入政治、經濟及人道主義的多重危機後,委內瑞拉人民在美國申請難民的人數近年來激增。美國移民局今年初發佈的報告顯示,去年有18,155名委內瑞拉人提交了庇護申請,比2015年增加了150%,是2014年的6倍,也首次成為庇護申請的最大群體之一。

清華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教授陳懋修表示,委內瑞拉的根本問題是民主治理的潰敗。在前任總統查韋斯患癌病逝後,繼任總統馬杜羅繼續堅持獨裁專政、惡化民主制度,造成區域國家和多邊組織對委內瑞拉投入的努力收效甚微。

美國研究機構AidData執行主管帕克斯(Bradley C. Parks)擔心,中共的這種援助做法可能使委內瑞拉其在10-15年後債台高築,並且難以償還中共的眾多貸款。

昔日的「馬歇爾計劃」模式為何現在不好用?

「馬歇爾計劃」是二戰歐洲戰場勝利後,為幫助歐洲盟國恢復因世界大戰而瀕臨崩潰的經濟體系,並同時抗衡蘇聯和共產主義勢力在歐洲的進一步滲透和擴張,美國憑藉其在二戰後的雄厚實力而提出的計劃。

該計劃於1947年7月間正式啟動,並整整持續了4個財政年度之久。在這段時期內,西歐各國總共接受了美國包括金融、技術、設備等各種形式的援助合計130億美元。

當該計劃臨近結束時,西歐國家絕大多數參與國的國民經濟都已經恢復到了戰前水平。在接下來的20餘年時間裏,整個西歐重新整頓,經歷了前所未有的高速發展時期,社會經濟呈現出一派繁榮景象。該計劃同時也使西歐各國在經濟管理上系統地學習和適應了美國的經驗。

那個時候的歐洲雖經過戰亂,但民主體制和文化傳統並沒被摧毀。美國的援助,基本都在民主制度保障、新聞自由監督的情況下,受援助的歐洲國家作出周密的經濟計劃,有效地使用了援助款。

而在非洲,多數國家都沒有健全的民主制度,西方國家希望借鑑馬歇爾計劃的成功經驗,在向他們提供援助時要加上一些「民主改革」之類的附加條件。這自然觸動了當權政府的神經。這個時候,中共的援助政策便贏合了他們的口味,這樣一來,當地的民主化改革也就無從談起。

有批評說,由於中共只求以金錢換取資源,不求審視受援國家領導人社會責任的做法,導致許多受援國政府變得更糟。知名政治社會學家、香港科技大學教授丁學良認為,假如受援國政府或主要領導者胡作非為,那麼不附加條件的援助會造成非常負面的結果,大量的援助被貪污或浪費了。

結果導致,非洲不僅仍是全球最貧困的洲際,而且很多國家比二十年前更窮。有些國家甚至幾乎全靠援助而生存。例如在埃塞俄比亞,援助金已佔了90%的政府預算,另有七個非洲國家,也已佔財政預算的70%以上。

一位到過贊比亞參加援非項目的中國工程師撰文說,他在贊比亞看到的該國總統車隊,全是奔馳、寶馬等高級轎車。當地朋友告訴他,外國援助,多被政府高官拿去揮霍了,尤其是買車。非洲國家的部長們開的都是世界級的好車,住的是佔好大一片地的兩層小樓。

總言之,民主改革對國家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只有受援國意識到了民主化的重要性,才有可能實現經濟上的可持續發展。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