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印度與不丹今年6月在中印邊界錫金段的洞朗(Doklam,印方稱多克蘭)高原發生對峙,期間中印還爆發互擲石頭的小規模衝突,一度讓各界擔心戰爭隨時可能一觸即發,雖然兩國在8月底協商後,雙方軍事人員終於撤離,結束了兩個多月的對峙,但引發中印危機的邊境主權問題卻仍然存在。

國立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教授蔡東杰表示,中國與印度兩國邊界全長約兩千公里,兩國邊境問題由來已久,主要包括東段、錫金段、中段和西段四個部份。甚至曾在1962年、1967年與1987年三度爆發直接軍事對抗,2006年也曾因西藏南邊的阿魯納洽爾邦主權爭議問題,而瀕臨動武邊緣。

不過,雙方也未曾放棄用和平對話方式解決問題,1991年到2002年間,中印曾進行兩階段、14輪的磋商,並確立先解決問題原則,再落實成框架協定,最後進行實際劃界的「三步走」戰略,而後至2016年又進行第三階段共19輪的會談。

「一帶一路」致中印關係持續緊張

雖然印度是最早承認中共政權的國家之一,但因為中共50年代進軍西藏,因而從地緣政治面上挑動印度的敏感神經,進而使印度決定佔領達旺地區,為雙方邊界衝突埋下伏筆。

再加上近年中國崛起後,造成區域間平衡動搖,中共近年又力推「一帶一路」政策,剛好由南、北兩側對印度形成環狀包圍,對印度造成很大壓力,使雙方關係持續緊張。

而印度雖然聲稱此次中印雙方邊界爭議的引爆原因,是因為中共試圖建造從亞東縣延伸至洞朗地區道路,從而侵犯了不丹的主權,不過,蔡東杰認為,實際上是因為2006年青藏鐵路通車後,人流、物流不斷穿越,對印度造成很大壓力。

2014年時,青藏鐵路又延伸至日喀則,等於可同時兵分兩路,一路東向通往林芝地區,另一路則計劃向南穿越喜馬拉雅山,通往尼泊爾加德滿都,這些都為印度帶來龐大的地緣壓力。

除此之外,雙方的經濟衝突也不容小覷。蔡東杰說,雖然中印雙邊貿易總額由1991年的2.6億美元,飆升至2016年的711.8億,中國已成為印度最大貿易夥伴,但印度對中國的貿易逆差也從2000年的2.1億,升高至2016年的476.8億,因此,此次邊界挑釁,也可視為印度為建構雙邊談判所累積的籌碼。

而且,此次危機時間點也選得很巧妙,蔡東杰表示,印度看準了中共在9月3日至5日於廈門舉行2017年金磚國家高峰會,作為年內兩大「主場外交」,愛面子的中共勢必不想因為邊界問題而砸場,加上19大即將在10月中召開,為了權力穩固,中共勢必會作出退讓。

蔡東杰說,這次中印危機,雙方雖然以撤軍收場,但這樣的結果只是暫時性的,中共如果無法處理好與印度之間的邊境主權問題,「一帶一路」的布局隨時可能會被印度截斷,因此,未來局勢的走向,需等中共十九大召開完、中國最高領導人習近平對內權力穩固之後,再看雙方如何出招。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