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港督彭定康訪港宣傳新書,昨日出席外國記者會午餐會,他不評論近期幾宗正在審訊的案件,但就直指早前「雙學三子」案中,律政司司長袁國強提出覆核刑期是政治決定,令外媒報道香港出現政治犯,質疑是否還有法治,認為袁作此決定前一定知道有連串後果。他並回應近日出現的殺人言論,強調言論自由應有底線,不能發表仇恨言論。他又重申反對港獨,但認為政府應與民眾對話,又強調大學應是獨立自主。

前日抵港的彭定康昨日起一連三天出席多項活動宣傳新書《First Confession》。昨午第一場在外國記者會演講,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曾任彭定康私人助理的前財政司司長曾俊華,以及在彭定康政府任內任行政局議員的恒生銀行董事長錢果豐均有捧場。

覆核黃之鋒刑期  袁國強「應知道後果」

彭定康演講中被問到對雨傘運動示威者受審的看法,他不願評論香港司法程序中的案件,但就提到當年身為港督時非常重視法治,花費兩年事件向中方官員爭取終審法院設外籍非常任法官,並制定《人權法案》保障公民權利。他指黃之鋒、周永康及羅冠聰案被上訴覆核刑期,是律政司司長袁國強作出政治決定。他說,袁國強已是成年人,「他一定知道行動會帶來連串後果,以及會對世界其它地方發出怎樣的信息,否則我覺得是有點幼稚(naive)。」

彭定康說,雙學三子案件令世界各地的新聞頭條都在質疑香港還有沒有法治。他引述路透社指袁國強堅持上訴,認為袁應該聽取自己部門的意見。他又說,幾個月前曾經邀請袁國強到牛津大學就法治話題演講,「他談到香港是亞洲的國際法治樞紐,我非常支持他的講法,但我不確定目前所發生的事是一個實踐(法治)的最佳例子。」

重申反對港獨  嘆官員不願與學生對話

對於近期大學校園出現「港獨」標語引起風波,彭定康重申非常反對港獨,認為會沖淡對民主訴求的支持。他憶及上次來港時曾在港大演講,現場學生提出一些尖銳的問題:「對於他們所爭取的事,我提出了反對的觀點。當時我尋思,港府有多少官員曾經願意跟學生對話,跟他們解釋他們的想法並不怎麼理性呢?」

他透露以前曾跟魯平理論,應該給予香港人更多民主:「如果把爭取民主的任何人逼到牆角,只會令他們走向激進。」

他強調自己身為牛津大學校監,也反對一些觀點,並引用哲學家伯克(Edmund Burke)一段名言:自由必須有所約束才能夠保存(liberty must be limited in order to be preserved)。他說:「在英國,你不能無所顧忌的談論所有事,你不能發表仇恨言論,你不能說出持某些政治觀點的人應該被殺。」這番話明顯指向建制派立法會議員何君堯日前稱港獨份子應殺無赦的言論。

「殺人」仇恨言論不能接受

他在會後見記者時,再被追問港獨等社會熱話。彭定康重申港獨不可行,言論自由也要在一定約束下行使:「去歡迎別人自殺,或者恭喜意味諾貝爾獎得主之死是不對。我想所有人都要冷靜下來。」他希望各方言論應冷靜,並進行對話。

他再次不點名的回應何君堯的殺人論:「例如《基本法》是反對安樂死,反對同性婚姻,但沒有人會說學生不能討論。要阻止別人討論是非常困難的,但有某些言論,例如仇恨言論,我相信在絕大部份國家的法律都是禁止的。我認為不應該讓人呼籲去殺死某些人。」他重申在多數司法管轄地區,仇恨言論和誹謗是受法律約束的。

重申院校自主 予校長處理

彭定康重申希望大學繼續獨立自主的運作。「香港明顯與中國大陸不同,是一國兩制,而非一國一制⋯⋯我認為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則是尊重大學院校自主,我希望(港獨)這個議題能留給校長,他們肯定會適當地處理。」他以英國學生在大學爭取蘇格蘭獨立為例,「校監會去跟他們溝通,並解釋為何他認為這是壞主意。但他不會去制止他們討論。」

盼對話代替對罵 年輕人非「失敗者」

上次訪港一年後重返,彭定康表示香港是很特別的地方,他熱愛這個城市,希望她繼續繁榮,並希望人們重新對話,改變互相對立對罵的現狀,「你不能單單期望無需講解,別人就會去接受你的價值與政治判斷,你不能把不同的理念踐踏在地上。」他又稱幾星期前曾去信特首林鄭月娥,表示理解對方的難處,並歡迎她團結香港社會,又相信她能夠展示香港需要的領導才能。

彭定康又認為,愛國者與堅信香港獨特的價值之間並無矛盾。彭定康相信,香港人是希望中央承諾香港的會做到,指香港被承諾落實一國兩制,「而不是一國1.25制,或者一國1.5制」。

對於港大校委會主席李國章指香港學生提倡港獨,逃避和內地生競爭,是失敗者的思維,彭定康指,牛津大學約有一千二百名香港和內地學生,都是聰明的人,不認為他們是失敗者。他又說上次來港時,很多人問2047年以後怎麼辦,他笑言要靠這一群被形容是「失敗者」的年輕一代。◇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